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遗留疼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4例符合论文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3、7、14 d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下腰痛功能评定表(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14,P=0.087);治疗7 d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3,P=0.028);治疗14 d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825,P=0.005)。2组治疗后7、14 d疼痛V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7、14 d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联合骶髂关节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8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的7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臭氧水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36例。臭氧水组: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药物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周、24周、48周,采用BASDAI、BASFI、BASMI与CRP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臭氧水组和药物对照组治疗第12、24、48周BASDAI、BASFI、BASMI评分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间比较,臭氧水组治疗第12、24、48周BASDAI、BASFI、BASMI评分及CRP水平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药物对照组34例患者,有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6例出现中度不良反应。臭氧水组34例患者,未见不良反应。2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联合骶髂关节注射治疗AS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功能活动和脊柱活动度,降低炎症反应,综合有疗性及安全性,优于药物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腕踝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联合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腕踝针治疗,封闭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次;腕踝针治疗隔天1次,连续治疗3周;局部封闭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的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按照自拟标准评价总体疗效。结果:联合组1例患者因未能坚持完成治疗而被剔除。治疗前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535,P=0. 594);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7. 10±1. 05)分,(2. 64±1. 18)分,t=17. 377,P=0. 000;封闭组:(6. 98±1. 07)分,(3. 23±0. 89)分,t=19. 533,P=0. 000],联合组的VAS评分低于封闭组(t=-2. 485,P=0. 015)。治疗前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367,P=0. 176);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29. 41±6. 15)分,(77. 10±7. 41)分,t=-33. 733,P=0. 000;封闭组:(31. 38±6. 60)分,(70. 95±6. 07)分,t=-30. 574,P=0. 000],联合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封闭组(t=4. 041,P=0. 000)。联合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封闭组(R_(联合组)=35. 03,R_(封闭组)=44. 85,Z=-2. 036,P=0. 042)。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腕踝针可以有效减轻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总体疗效优于局部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比针刀治疗痰湿阻滞型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滑膜皱璧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封闭组,分别为48例和50例。其中针刀组48例采用局部麻醉后小针刀治疗;封闭组50例采用局部封闭治疗。两组治疗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来评定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0±0.13)分,(6.98±0.14)分]。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0.14)分,(3.00±0.15)分]。针刀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为,t=34.530,P0.01(α=0.05)。封闭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t=32.929,P0.01(α=0.05),针刀组和封闭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02±2.41)分,(45.00±4.50)分]。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48±4.94)分,(67.04±4.42)分]。针刀组治疗前后比较,t=23.686,P0.05;封闭组疗前后比较,t=13.5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针刀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4例;封闭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经统计学Ridit分析,R=2.629,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封闭组。结论:局部封闭配合针刀治疗痰湿阻滞型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其分为玻璃酸钠组与臭氧组,其中玻璃酸钠组患者45例,单纯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臭氧组患者45例,给予玻璃酸钠联合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膝关节评分均降低,且臭氧组低于玻璃酸钠组;臭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56 %)高于玻璃酸钠组(73.3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刀松解联合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和单纯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针刀松解和臭氧关节腔注射均每周1次,共治疗2次。采用明通A830L M-tone压痛测试仪测定膝关节疼痛最明显部位的压痛值,压痛值越大提示疼痛程度越轻。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价量表评定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膝关节压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0.25)kg,(2.21±0.34)kg,t=0.348,P=0.729];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压痛值均增加(t=23.342,P=0.000;t=8.025,P=0.000);针刀联合臭氧治疗组的压痛值大于臭氧治疗组[(3.44±0.18)kg,(2.82±0.86)kg,t=10.545,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H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 055.406,P=0.000);2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HSS评分均最低,治疗结束后即刻评分均最高,然后随时间延长评分均逐渐降低[(52.47±3.08)分,(79.83±2.39)分,(74.90±2.88)分,(70.67±2.20)分,F=895.384,P=0.000;(52.40±2.94)分,(73.33±3.65)分,(69.70±3.13)分,(66.27±3.08)分,F=784.345,P=0.000]。2组患者HS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8.968,P=0.000);除治疗前外(t=0.343,P=0.733),治疗结束后即刻、1个月、2个月时针刀联合臭氧治疗组的HSS评分均高于臭氧治疗组(t=8.154,P=0.000;t=6.694,P=0.000;t=6.359,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7.368,P=0.000)。结论:针刀松解联合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在短期内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但疗效会随时间延长逐渐减退,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虎钻风散外敷结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炎性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炎性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龙虎钻风散外敷及肩部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予局部中频治疗仪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VAS评分、上肢Fugle-Meyer法评定、ADL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上肢Fugle-Meyer功能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虎钻风散外敷结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炎性偏瘫肩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跟痛症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VAS)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症状评分(VAS)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症状评分(VAS)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能改善跟痛症患者疼痛评分,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何本祥 《中医正骨》2012,24(12):23-26
目的:探讨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3例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男32例,女71例;年龄41 ~82岁,中位数65岁;病程2个月至30年,中位数4年;左侧37例,右侧49例,双侧17例.依据Lequesne-Mery膝骨性关节炎严重度评价指数评价临床严重程度:轻度18例19膝,中度37例46膝,重度48例55膝.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60膝,男15例,女38例;左侧21例,右侧25例,双侧7例;采用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60膝,男17例,女33例;左侧16例,右侧24例,双侧10例;采用关节积液抽吸加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膝疼痛、功能及积液改善情况,并对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患膝疼痛评分(30.41±8.70,30.83 ±8.64)、功能评分(25.92±4.83,26.17±4.82)、积液评分(3.42±2.35,3.33 ±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3,P=0.793;Z=-0.367,P=0.714;Z=-0.194,P=0.846);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患膝疼痛评分(45.67 ±8.31,40.58±8.88)、关节功能评分(32.33 ±4.06,30.08±4.46)、积液评分(9.50±1.51,7.83 ±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50,P=0.001;Z=-3.052,P=0.002;Z=-4.111,P=0.000);且治疗组患膝疼痛、功能、积液改善(15.25 ±3.95,6.42±2.78,6.08±2.08)优于对照组(9.75±3.11,3.92±2.62,4.50±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51,P =0.000;Z=-4.623,P=0.000;Z=-4.394,P=0.000).治疗组治愈15例15膝,显效28例32膝,有效7例9膝,无效3例4膝;对照组治愈5例5膝,显效12例14膝,有效16例20膝,无效17例21膝;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0.373,对照组=0.627;Z=-4.819,P=0.000).10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中位数18个月;治疗组复发5例6膝,对照组复发32例38膝,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36.746,P=0.000).复发患者均再次采用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1~2次(每次间隔6个月),其中治疗组1例2膝、对照组2例3膝辅以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治疗,症状均缓解.结论: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促进关节积液的吸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6,(4):299-301
目的 :探讨活膝汤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联合用药组采用活膝汤内服+臭氧关节腔注射;臭氧注射组单纯采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活膝汤组单纯采用活膝汤内服。共治疗1个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量表(WOMA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三组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臭氧组总有效率90.0%;活膝汤组总有效率80.0%,三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膝汤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独臭氧关节腔注射和活膝汤内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温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患者21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温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银质针疗法治疗,观察2组疼痛缓解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改良温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鸡胚地龙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鸡胚地龙膏,对照组外用跌打镇痛膏,疗程均为8天。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天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肿胀、瘀斑、压痛、功能障碍的积分变化情况以及皮肤过敏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4.4%、有效率为96.54%,对照组分别为76.51%和94.28%,两组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组之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对压痛的疗效优于治疗组;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鸡胚地龙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药。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药对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毅  杨艳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264-26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中药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运动导致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的患者40例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骨友灵搽剂外擦患处;实验组采用内服活血化瘀药外擦患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大多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实验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内外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软组织损伤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玄神活血消肿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实际完成97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玄神活血消肿液中药煎剂口服,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均连续服用7d。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消肿、镇痛、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压痛、肿胀、功能障碍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玄神活血消肿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确切的消肿、止痛、促进软组织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易层"贴敷疗法不同换药时间对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影响。方法: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每日换药组(A组)和3日换药组(B组),各20例,治疗时间为7天。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指标的缓解状况。结果:A组疼痛指标积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易层"贴敷疗法每日换药在缓解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疼痛中较3日换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口服芬必得胶囊,局部外涂扶他林乳胶剂.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Lequesne膝骨关节炎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定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于治疗结束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疗效标准判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8,P=0.836);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t=22.921,P=0.005).②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95% CI为(0.582 0,0.690 2),R治疗组=0.636 1;对照组95% CI为(0.399 2,0.525 2),R对照组=0.462 2].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小针刀松解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口服芬必得胶囊配合外涂扶他林乳胶剂疗法,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叶小林 《新中医》2020,52(5):88-90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医用臭氧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膝骨性关节炎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9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医用臭氧关节内注射治疗,联合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医用臭氧关节内注射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评估其疼痛、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7.96%,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VAS、Lyshol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医用臭氧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水平,从而缓解关节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以下简称臭氧水组),穴位选取对应夹脊穴、风池、肩井、天宗、天鼎、曲池(均为双侧),每3天治疗1次,共治疗5次;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取穴同上,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一天,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所有治疗结束后(以下简称治疗后)行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与功能量表进行疼痛和症状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症状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VAS评分臭氧水组较针刺组下降更明显,症状功能评分臭氧水组较针刺组提高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症状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颈肩MPS患者共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ROM)评分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 d的VAS评分中,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的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病例1例(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病例6例(复发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冲击波治疗颈肩MPS存在一定局限性,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且根据臭氧本身化学性质,可从根本上修复患者组织损伤,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组方“什伍膏”在急性无菌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方面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7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性无菌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6例)及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什伍膏”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患侧肢体疼痛、肢体肿胀程度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无菌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什伍膏”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起效迅速且止痛消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