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乃相  彭丽宏 《河北中医》2014,(10):1516-1517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及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眩晕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不同的疾病的病因也不尽相同。可涉及多个系统,颇为复杂。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病症,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递增,80岁以上的老人中其发病率可达40℅.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多认为与脑血流障碍有关.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颈椎病变所致以眩晕为主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候群.以眩晕、视物旋转、甚则晕倒或仅有头昏、眼花为主要表现,部份患者伴有颈部疼痛不适、上肢麻木、耳鸣、视物模糊、心慌、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但多无阳性体征.自2009年9月-2011年8月,笔者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患者1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2006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应用自拟舒肝利湿汤加减治疗眩晕症10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  相似文献   

5.
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缺血引起的,常在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时加重,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模糊等。我院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结合骨刺贴膏治疗颈性眩晕78例,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性眩晕是一种因颈椎退行性变或长期姿势不当,颈部肌肉扭伤,韧带钙化导致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压迫椎动脉所引起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脊柱疾病,其眩晕历时短暂,反复发作,每于头部后仰、向一侧转动时发作,甚至猝倒,改变头位后立即好转,视伴物不清、耳鸣、颈部疼痛等,用针灸结合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美尼尔氏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症的范畴。眩晕是目眩和头晕,二种症状合并出现则称眩晕。眩即有眼前昏花潦乱的感觉,晕即有旋转位移的感觉。正如《证治汇补》说:“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日眩晕”。眩晕一症,历代医家又有称:眩运、旋晕、眩冒、冒眩,或简称眩,或运等。美尼尔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具有前庭器刺激症状,如:呈突发性阵发性的有旋转性的眩晕、耳鸣、难听、恶心、呕吐、眼颤等。一、古典医籍有关美尼尔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颈性眩晕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永涛 《光明中医》2007,22(10):I0001-I0001
急性颈性眩晕是内科急诊常见病症之一,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或如坐车船,甚则仆倒为主要临床特征.笔者2004年5月-2007年4月将60例急性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配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组和丁咯地尔注射液对照组进行止晕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施红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5):318-31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好发的脑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有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或不稳感,多因头位和(或)体位改变而诱发,伴眼花发黑、视物模糊、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或晕厥等,舌质多见暗红或淡紫,且病程冗长,发复发作,缠绵不愈。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和血管、神经等组织退变劳累损伤产生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诉并有视物旋转的颈椎病。近年来医者使用针灸、推拿、牵引或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疗效不一,经临床研究实践证明,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短暂脑缺血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以眩晕为主症,多在头颈转动或伸屈时加重,或见头痛、视物不清、耳鸣、内脏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感、出汗等),重则有猝倒等症状。颈椎病、颈椎不稳定及颈部软组织损伤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眩晕又称"眩冒""头眩""掉眩""目眩""头晕"等,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已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或晕倒等症状。《证治汇补.眩晕》云:"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旋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  相似文献   

13.
浅议眩晕的临床分类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眩晕。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主观上表现眩晕,客观上其实是一种平衡障碍,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病导致的眩晕,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以位置性眩晕为特点,表现为头昏,视物旋转,头重脚轻,走路欠稳,每当低头、抬头过久或颈部转动甚时症状加重,可合并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该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兹将笔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本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牛金美 《陕西中医》2011,32(3):378-378
<正>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轻则闭目静卧稍安,重则如坐车船,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甚则昏倒,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西医所谓高血压、颈椎病、脑血管疾病、贫血等属于中医眩晕。我们针对2009年9月  相似文献   

16.
<正> 耳源性眩晕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特点。发作时:视物旋转,重者站立不稳,甚至摔倒,多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喜闭目静卧,活动、转头、睁眼均使眩晕加重,可有耳鸣或听力降低。发作期一般为五至十天。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日、数月或一年,间歇期内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度头晕、纳差、耳鸣等。参考古今治疗“眩晕”和“耳源性眩晕”的经验,自1977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耳源性眩晕30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眩晕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发作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视物旋转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候群。它包括脑动脉硬化或痉挛引起的椎 -基底脉供血不足、美尼尔综合征、前庭神经炎等。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 ,能很快控制症状 ,并防止短时间内复发 ,取得很好疗效。1 一般资料5 0例患者中 ,年龄 2 2~ 5 5岁 ,男 19例 ,女 31例。病程 5天~ 10年 ,均在急性发作时就诊。诊断依据 :发作性眩晕 ,视物旋转 ,耳鸣伴听力减退 ,恶心、呕吐 ,偶有自发性眼球震颤。注意排除颅脑占位病变和药物中毒疾病 ,必要时做颅脑 CT等相应检查。2 治疗方法2 …  相似文献   

18.
正椎-基底动脉因颈椎关节病变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而导致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减慢,出现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视物模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4例,均为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32~68岁,平均47.5岁;病程3个月~10年。临床表现以眩晕,视物模糊为主要症状,部分存在颈项僵硬,活动欠佳,发作性眩晕等症状;X线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延迟性短暂脑缺血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以眩晕为主症,可为旋转性、摇摆性、浮动性眩晕,多在头颈转动或伸屈时加重,或见头痛、视物不清、耳鸣、感觉或运动障碍、内脏性障碍(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感、出汗等),重则有短暂意识不清、猝倒等症状。一般理化检查为: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颈椎过伸过屈时椎体不稳,或环枢椎位置有变化。并经脑血流图或颈、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脑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20.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眩是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中医认为,本病主要与肝风、痰湿、气血虚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