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多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椎体内外失衡影响椎动脉而出现的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症状主要有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猝倒等。笔者根据"腧穴热敏化"理论,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31-2634
目的:观察比较热敏灸与艾柱灸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中的疗效,总结热敏点出现率、热敏感传导规律。方法:收集1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艾条在颈肩部、督脉、足太阳经上探寻热敏点,灸至热敏现象消失。隔日1次,3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艾炷灸在双侧颈夹脊压痛点、大椎、双侧肩井上治疗。隔日1次,3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总体疗效、穴位热敏化规律、NPQ、Mcgil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提高总体疗效、NPQ、Mc Gil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椎为热敏高发点,可达46%;其次是完骨、天宗、肩外俞等。结论: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艾炷灸,可以有效改善疼痛症状,且热敏腧穴有其高发穴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37例、电针组37例和药物组34例。热敏灸组取双侧天柱、C6夹脊穴进行热敏灸治疗,电针组取百会及双侧天柱、C6夹脊穴进行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中成药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变化情况。结果热敏灸组总有效率为91.9%,电针组为62.2%,药物组为61.8%,热敏灸组与电针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与电针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是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在继承、学习和发扬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1985~1987年采用挑灸疗法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50例,疗效尚好,现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40岁以下者8例,40~50岁28例,50岁以上者14例。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半个月。 2.临床症状分析 50例皆有颈项部酸胀疼痛,其中左侧16例,右侧27例,双侧7例,颈部活动欠灵自感僵硬者35例。合并其它症状者11例,有反复落枕史或慢性损伤史者41例。 3.X线片分析颈推正、侧位片见颈椎生理曲度消失者47例,轻度侧弯者11例,有骨赘(包括椎体前后缘及推间关节的骨赘)形成者35例,项韧带有钙化现象者35例,椎间隙变窄者1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热敏灸组在颈肩部热敏化高发区寻找热敏穴实施灸疗;针刺组则以足太阳、督脉、足少阳经穴为主.疗程均为10d.结果 热敏灸组显愈率高于针刺,其有效以上者6个月后随访复发率低于针刺组.结论 热敏灸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7.
中药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加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6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均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的8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热敏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仰头推正法结合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及艾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仰头推正法结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 VAS)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Pain questionnaire, NPQ)评分及颈椎活动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PQ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颈椎活动度大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头推正法结合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杨晶  马德元 《光明中医》2016,(13):1932-1934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针刺配合热敏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热敏组(92例)和针刺组(62例),热敏组采用热敏灸配合夹脊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选用风池、天柱、大椎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14次。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法 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热敏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热敏组治愈58例,显效32例,无效2例,针刺组分别为26例、28例、8例,热敏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热敏灸结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崔峻  章美琼 《辽宁中医杂志》2010,(12):2432-2432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刺风池穴结合颈部风池、颈夹脊为主的热敏化穴位悬起灸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观察组愈显率43%;对照组愈显率27%;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利头目、升举阳气、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54例)、传统悬灸组(53例)及针刺组(53例),热敏灸组在患者颈项部、前臂及小腿外侧附近的经穴部位寻找热敏点施灸;传统悬灸组、针刺组均穴取夹脊穴、风池、肩外俞等,两组分别行温和灸与针刺治疗。观察各组疗效与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结果:热敏灸组有效率为98.0%(50/51),传统悬灸组为83.0%(39/47),针刺组为89.6%(43/48),热敏灸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传统悬灸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均能降低PRI评分(均P0.001),热敏灸组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优于传统悬灸组(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传统悬灸及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2.
热敏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疗法。方法热敏灸治疗38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每天1次,10d为1个疗效,治疗1个疗程后对病人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为94.74%,治愈12例,占31.58%;显效15例,占39.47%;有效9例,占23.68%,无效2例,占5.26%。结论热敏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饱和灸量组和常规灸量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热敏灸治疗,选择热敏灸感最强的2个穴位上实施艾条温和悬灸,饱和灸量组艾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常规灸量组每穴灸15min,两组均每日治疗2次,共治疗4天,第5天起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共治疗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症状与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饱和灸量组治疗后愈显率为56.7%(17/30),6个月后随访时愈显率为60.0%(18/30),均优于常规灸量组的26.7%(8/30)与30.0%(9/30)(P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饱和灸量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常规灸量组升高更明显(治疗后:22.32±4.64vs 17.43±3.21,随访:23.01±4.76vs 18.32±2.13,均P0.01)。结论:消敏饱和灸量艾灸治疗CSA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传统灸量艾灸治疗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进行总体的镇痛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各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在治疗后均降低(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疼痛程度评分、疼痛范围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和总体症状评分更低(P〈0.05),镇痛疗效和综合疗效更好(P〈0.05)。结论:以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较常规针刺远近配穴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无论是在改善症状还是在总体疗效方面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灸法治疗,观察组用热敏灸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CSR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何氏铺灸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娥  李菊莲 《中医研究》2010,23(2):69-71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早期的一型,发病率高,约占颈椎病的40%,因此,对该型的研究在防治颈椎病方面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008-08-2009-05,笔者采用本院针灸科何天有教授独创的铺灸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8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用于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更好的证据来源。方法 收集国内外各大数据库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用于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按照GRADE标准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9篇文献共8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组在提高总有效率(RR=1.19,P<0.01)和治愈率(RR=1.73,P<0.01)、降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SMD=-0.73,P<0.01)、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SMD=-1.28,P<0.05)以及NPQ颈痛量表评分(SMD=-0.81,P<0.05)方面都优于对照组;GRADE证据等级评价提示:前三者为低质量证据,后二者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 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用于颈型颈椎病在提高临床效果、镇痛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彭泽深 《光明中医》2013,28(8):1598-1600
目的研究中药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一个有效、简便、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椎动脉、基底动脉内径、血液流速、血流阻力指数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前后椎动脉血流参数中的Vs、Vm及Vd血流参数值有显著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配合热敏灸能够有效改善或消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狭窄,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管弹性,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以来,我院采用旋提手法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5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以眩晕恶心为主症。均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经颈椎X线摄片或颈部CT检查后确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5岁,平均48.5岁;病程最短1d,最长19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加实按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针刺加实按灸的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颈部不适及X片颈椎曲度恢复情况。结果:痊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针刺加实按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