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就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所处的重要地位,中医药对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的认识,防治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的可行性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所做出的努力及成绩,重点强调了本病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防治本病的可行性,尝试为中医药防治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的总结了补肾健脾法治疗慢乙肝的理论依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伤的一种传染病。该文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理论及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出发,阐明慢乙肝发生的病因病机、病位及其临床表现与治疗,认识到慢乙肝主要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而致,病机为正虚邪恋,病位在肝脾肾三脏。以此来探索补肾健脾法治疗慢乙肝的理论渊源及科学证据,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发挥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的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3.
肝功能异常作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肝脏炎性损伤表现形式,易导致肝硬化。钟森教授认为慢乙肝所致肝功能异常临床治疗时须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临床运用"加味二至四君子汤"治疗慢乙肝所致肝功能异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田玉美教授论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经验。田老针对慢乙肝湿、热、毒、瘀、郁夹杂、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四诊合参提出治疗慢乙肝五大治则,即"清、疏、运、化、补"五法,组成治疗慢乙肝的经验方-肝炎Ⅰ号,重在健脾补肝,恢复中焦,标本兼顾,寓补于泻,以达补肝健脾,行瘀解毒之功。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程可长达20-30年。中医治疗慢乙肝有特定的优势。慢乙肝中医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了解慢乙肝不同证候及证候间的分子标签、发现生物标志物和中药作用靶点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蛋白质组学方法应用于慢乙肝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常见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慢乙肝不同证候,包括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虚证、脾胃湿热证型以及证候之间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旨在为慢乙肝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脏腑论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引起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慢乙肝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黄疽、胁痛、积聚”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临床实践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乙肝,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疗效更好。中药在慢乙肝的治疗中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现将近10余年来中医治疗慢乙肝的经验,从中医脏腑的角度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中医各证型中的作用,本课题选择临床上常见的慢乙肝湿热蕴脾证开展研究,通过动态观察慢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治疗前后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了解细胞因子对慢乙肝湿热蕴脾证病理机制的影响,进而为慢乙肝的中医辨证治疗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纤维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 (下简称慢乙肝 )是由乙肝病毒 (HBV)引起的慢性肝脏损害。是我国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 ,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西药对其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及肝纤维化有较大进展。本文整理了近年来部分文献资料综述如下。1 中医药治疗慢乙肝以辨证论治为主治疗慢乙肝 陈成攀〔1〕把慢乙肝分为五型 :湿热型、脾虚型、脾虚肝郁型、脾肾亏虚型、肝肾阴虚型。治疗 2 10例 ,治愈 12 1例 ,显效 79例 ,无效 10例 ,总有效率为 95 .2 4%。朱竞红〔2〕将慢乙肝分为四型 :肝郁脾虚、脾胃气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 ,与辨病结合治疗 ,抗…  相似文献   

9.
徐富业诊治慢性乙型肝炎血瘀证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彬 《吉林中医药》2005,25(12):6-7
徐富业教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的诊治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认为慢乙肝的病因病机大多因脾虚复感湿热邪毒,以及情志失和,肝失疏泄所引起。血瘀是慢乙肝病程中重要的病理机制,提出了“慢乙肝血瘀证”的概念。“从瘀论治慢乙肝”就是他独具特色的诊疗经验。用药特点是味少而精,注意顾护脾胃,还必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邪实正虚是中医临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病机特点,在传统中医四诊辨证的基础上,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与慢乙肝中医虚实辨证相结合,通过比较慢乙肝中医常见虚证与实证之间在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变异、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以及转录组、蛋白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等方面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差异性,揭示慢乙肝虚实证型之间分子生物学意义,为慢乙肝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中医慢乙肝辨证客观化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替比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属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高发地区,慢乙肝严重损害着广大人民的健康。近年来,我们采用替比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乙肝3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血清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TFF)3水平及其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差异性表达,探索慢乙肝诊疗新靶标,助力慢乙肝中医辨证客观化。方法将150例慢乙肝患者设为慢乙肝组,40例健康对照者设为健康对照组,然后根据肝功能水平将150例慢乙肝患者分为肝功能正常组(36例)和肝功能异常组(114例),最后对肝功能异常的114例慢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据此分为虚证组(59例)和实证组(55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ELISA法检测TFF3、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慢乙肝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不同肝功能水平慢乙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慢乙肝患者的血清TFF3水平,并分析肝功能、炎症因子与血清TFF3的相关性。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乙肝组患者血清TFF3水平升高(P0.01);与慢乙肝虚证患者比较,慢乙肝实证患者血清TFF3水平降低(P0.05);不同肝功能水平的慢乙肝患者血清TFF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血清TFF3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具有相关性,与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水平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r=0.193,P=0.020;r=0.223,P=0.007)。结论 TFF3在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且虚证患者较实证患者更为明显;推测TFF3可能参与慢乙肝免疫应答调控,有望成为慢乙肝的诊疗新靶标及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而我国为肝炎大国,据报道:我国现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达1.2亿之多,现症患者达1400万人,而且感染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鉴于中医药在治疗慢乙肝方面有一定优势,在此集名家治慢乙肝经验之萃,以期对慢乙肝的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陈建杰教授治疗慢乙肝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杰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肝病,尤其对慢乙肝的治疗颇具特色。文章介绍了陈建杰教授对慢乙肝的认识、诊治思路与组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发病特点是病程漫长,不易痊愈,治疗颇为棘手.福建省中医温病学专家陈杨荣教授治疗慢乙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认为慢乙肝发病机理责之正虚邪损,治疗强调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6.
HBV不仅是慢乙肝病变发生的启动因子,而它的持续存在是病变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抗HBV治疗成为慢乙肝治疗的关健,笔者采用干扰素(a-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扶正祛邪法治疗乙肝的理论依据,笔者曾从乙肝的发病原因——正虚邪袭以及乙肝正邪相搏、正虚和病邪同时并存的临床过程等方面作过论述。该法对处在病邪滞留,机体脏腑气血受损严重的慢乙肝尤为适宜,这已为多年来普遍采用扶正祛邪法治疗慢乙肝取得较好疗效所证明。但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其中每年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为2%、1%[1].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机体内持续感染是由病毒和机体免疫功能决定的,而Th1/Th2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比例失衡是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2].故笔者通过对轻度慢乙肝患者中医证型与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观察,探讨细胞因子与轻度慢乙肝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LAM-R)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疗效。方法以ADV与LAM联合与单独用药治疗LAM-R慢乙肝250例,以治疗中的维持联合应答(HBV-DNA阴转率与ALT复常率)同步作完成治疗分析(ITT)与意向治疗分析(PP)。结果ADV对LAM-R慢乙肝的维持联合应答率48周达55%,96周达75%,96周未发现ADV-R基因耐药。结论ADV是目前治疗LAM-R慢乙肝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乙肝拮抗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湖北省钟祥市中医医院(431900)唐光钰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是我国最常见的多发难治病、传染病。我们自1989年1月至1992年’2月采用乙肝拮抗丸(本院药厂制剂)治疗慢乙肝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