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中医体质研究的概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8-2007年国内正式发表的345篇中医体质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中医体质文献总体呈一上升趋势,已形成核心期刊及核心作者,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结论:中医体质在国内研究的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国内对其认识不断提高,但对其在分类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探讨,同时有必要多学科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2.
脾阴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阴学说是中医脏腑理论的组成部分,作者从中医古籍和现代研究两个方面着手,阐述了脾阴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并指出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苏建华 《世界中医药》2009,4(5):283-284
脾阴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历来被重视和研究不够,这不利于对临床脾系疾病及所有相关病症的辨证施治。研究脾阴对发展完善中医的脏象学说尤其是对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探流溯源,《内经》中已蕴含了脾阴的实质内容,具有脾阴学说的原始雏形,奠定了中医脾阴学说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此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认识国内形神学说研究的概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9—2007年国内正式发表的128篇形神文献计量学进行分析。结果:形神文献总量呈上升趋势,初步形成核心期刊,北京、辽宁、河南和江苏等地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结论:形神学说在国内研究的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国内对其认识不断提高,但对其临床疗效评价、诊断学方面等的研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5.
杨杰 《中医药通报》2017,16(5):30-32
系统整理和分析清代医家吴澄在其著作《不居集》中的脾阴观及"理脾阴"诸法,从其观念形成、治法治方创立、制方用药规律三个维度,发现吴澄创立"脾阴学说",是脾胃分治学说的系统总结和历史性跨越。吴澄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法,选方用药多取芳香轻清之品,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脾阴学说。  相似文献   

6.
程科  唐勇  姜杰  孟辉  夏清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00-1101
《血证论》一书对脾阴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脾阴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统血及濡养作用;认为脾阴和脾湿是生理和病理的两个不同的内容:提出了脾阴虚的临床症候,又论及脾阴虚导致其它脏腑的症候;提出补脾阴以开胃进食为先治疗脾阴虚。是脾阴学说研究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脾阴一号丸治疗脾阴虚型萎缩性胃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脾阴虚理论治疗脾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应用脾阴一号(丸剂)治疗脾阴虚型萎缩性胃炎36例,疗程8周。结果:总有效率91%,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70%,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应用中医脾阴虚理论创研的脾阴一号丸治疗脾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郭怡含  王欣  王琳 《新中医》2024,56(8):175-179
脾阴学说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黄帝内经》奠定其理论基础,是其滥觞;《伤寒杂病论》创制麦门冬汤、薯蓣丸、麻子仁丸,为其提供了基本的辨证组方思路,唐宋元各医家进行理论补充,明清时期该理论得以完善。至近现代,众多学者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将脾阴学说用于指导糖尿病、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治疗,有了全新的诊疗思路。脾阴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论及脾阳(气)虚的多,责这脾阴虚的少,甚至有"脾无阴虚"之说。其实临床上脾阴虚症并不鲜见。吴鞠通曾指出:"病邪有伤脾阳,有伤脾阴,彼此混淆,贻害无穷。""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从阴阳学说的观点出发,人体的脾脏,生理上应有  相似文献   

10.
脾阴是客观存在的,是对脾脏的濡养和制约阳热等生理功能的一种概称,其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脾阴虚证。脾阴虚证是中医藏象学说及脏腑辩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历史渊源、病因病机、证侯、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药及现代研究等方面阐述其规律,冀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军瑞 《天津中医药》2011,28(5):407-409
针对中医脾病辨证中对脾阴的认识不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就脾阴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类证鉴别及治疗方药等加以阐述,旨在说明脾阴脾阳同等重要,脾阴虚与脾气虚、胃阴虚不可混淆,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脾阴虚的发生确有其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儿"阴常不足、脾常不足",小儿便秘多因脾阴不足所致,脾阴不足则脾之运化功能不足,使脾主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的能力失调,水湿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输布,使肠道干涩及肠道内容物艰涩难下而致便秘,同时脾主升清的功能失调,脾不升清则胃失和降,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加之脾之运化功能不足,气机无力推动肠道内容物的正常运行而致便秘。所谓治病求因,故小儿便秘当从"脾阴虚"论治。同样便秘的治疗也在于调理脾胃,脾健则便秘调。在临床中通过滋阴健脾、行气通便治疗小儿脾阴不足型便秘常常能收到较为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证素辨证体系探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101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制定四诊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及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共获得16个公因子,进一步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知识进行聚类,依据证素辨证的方法共获得6个病性及3个病位证素,分别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热、血热与心、脾、肝。结论:对分析得出的病性及病位证素进行组合,获得4种有效中医证型,分别为阴虚热盛证、脾阳不振证、心气亏虚证及肝肾阴虚证。  相似文献   

14.
“养胃阴”思想在治疗慢性胃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胃阴"思想古已有之,在现代临床慢性胃炎的证治中,"养胃阴"亦是常用的治疗法则。通过对近十年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体现"养胃阴"治疗思想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总结了这一思想在治疗此病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并对"养胃阴"治疗思想的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提出仍需注意的几点:(1)"养胃阴"的用药特点及治疗禁忌;(2)辨证施治,不可一概而论;(3)日常调摄,顾护胃阴。总而言之,灵活应用"养胃阴"思想治疗慢性胃炎,辨证施治,知常达变,便会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叶进基于脾肾互赞理论辨治性早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娟  叶进 《山东中医杂志》2019,(10):970-973
脾肾互赞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李中梓将其总结为脾肾二脏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的关系,包括生理上脾肾相辅相成、协同辅助,临床治疗上脾肾相求。性早熟以阴虚火旺为基本病机,兼脾虚痰聚。叶进教授临床辨治性早熟即推崇脾肾互赞理论,多主张脾肾互济为基本治则,故临床治疗中以滋阴降火与健脾化痰兼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鉴于目前针对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阴虚"的内涵不完全一致的问题,为明确"阴虚"的内涵与外延,对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阴虚"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研究发现,"阴虚"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11处,其涵义有5种,分别为中土受伤,形气衰少;尺脉不足;五脏精亏;肾虚;阴经气虚。本文就正确理解"阴虚"内涵与外延,界定"阴虚"概念,为中医理论的正确运用和继承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分析技术在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信息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建立量化的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体系。将脾胃阴虚证出现的 13项主要症状、体征的出现频率用信息论原理 ,求出熵、信息传递系数和对诊断的贡献率 ,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和简化评分法建立鉴别诊断体系。并回到临床进行考核。结果 ,腹胀、嘈杂、呃逆嗳气、大便不调、胃脘不适、消瘦、善饥等症状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 (单项贡献率 >10 % )。而烦热、乏力、纳差、渴饮、脉象改变在鉴别诊断中意义相对较小(单项贡献率 <10 % )。证候的熵为 0 2 935 ,13项症状引入后传递信息量的总和为 0 2 70 8,其对鉴别诊断总贡献率为 92 %。提示鉴别的把握度较高。脾胃阴虚证各 2 5例的考核结果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超过了 90 %。初步建立了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和简化评分法的鉴别诊断的体系 ,对中医鉴别诊断的客观化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为燥热、瘀血、痰浊、水湿等。糖尿病肾病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可总结为:阴虚-气阴两虚-偏阴虚者发为肝肾阴虚;偏气虚者发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由于DN病因病机复杂,标本虚实错杂,临床辨治本病应把握总体病机,确定病理因素,明确病因,辨证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脾阴是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承,共同完成脾主运化、升清、统血的生理功能。有关脾阴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运化、濡养、成形及制约阳热等方面,甘淡实脾为脾阴虚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测脾阴虚大鼠模型体内氧自由基损伤程度和端粒长度。[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20只/组)。采用"饮食不节+疲劳过度"复合方法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再以药物损伤法,使用温热伤阴药灌胃10d复制脾阴虚模型。观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脑皮质端粒长度含量。[结果]SOD活性,GSH-Px活性,T-AOC和MDA含量脾阴虚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脑皮质中端粒长度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脾阴虚模型大鼠存在明显自由基氧化损伤和端粒长度变短,进一步验证中医脾虚衰老学说,脾阴虚处于脾虚病程哪种阶段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