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妇炎合剂(金银花、白芍)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妇炎合剂中金银花和白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4.0~100mg.L-1,平均回收率为96.91%。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妇炎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野菊花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罗杰  林蔚兰  王德勤  赵文昌 《中成药》2003,25(5):363-365
目的 :建立野菊花颗粒的鉴别、含量标准而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鉴别项采用薄层色谱法。含量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Hypersil柱 ( 4.6nm× 2 5 0nm 5 μm)流动相乙晴 0 .0 4%磷酸溶液 ( 13∶87)。结果 :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具有专属性。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的绿原酸 ,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可靠。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野菊花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复方咽痛消喷剂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金银花、冰片、薄荷脑药材,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用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金银花、冰片、薄荷脑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8~0.28μg(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102.34%,RSD为2.03%。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苓桂术甘颗粒中肉桂酸、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的薄层鉴别定性方法及绿原酸类成分、肉桂酸、桂皮醛含量同时测定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白术和桂枝;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结果:目标斑点清晰、无阴性干扰,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桂皮醛和肉桂酸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9.46%、93.46%、97.19%、103.70%、102.41%。结论:该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以有效控制苓桂术甘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农英高  莫海玲  于灿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79-1979,1981
目的研究排石I号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广金钱草、泽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排石I号颗粒中的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金钱草、泽泻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绿原酸进样量在0.01032~0.10320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1.50%(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排石I号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黄金咽喉片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项.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金咽喉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类(青蒿油、薄荷脑)及有机酸类(绿原酸、没食子酸、甘草酸)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青蒿油、薄荷脑、绿原酸、没食子酸和甘草酸.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桑菊止咳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连翘、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10∶90,V/V),检测波长327 nm。结果:TLC图中能清晰地鉴别出连翘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16.4~180.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97.66%,RSD=0.98%(n=6)。结论:建立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等特点,可用于桑菊止咳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感冒止咳冲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订感冒止咳冲剂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金银花、黄芩、葛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复方参金凝胶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方中黄柏、金银花、蛇床子、苦参、虎杖、冰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方中盐酸小檗碱、蛇床子素、绿原酸3个指标成分。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蛇床子素、绿原酸苷分别在0.12~0.60μg(r=0.999 9)、0.056μg~0.28μg(r=0.999 9)、0.08~1.60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25%、97.04%、98.99%,RSD分别为0.97%、0.71%、0.69%。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复方金银花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雪芳  陈杰  李卓明 《中成药》2004,26(11):900-904
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颗粒(金银花、连翘、黄芩)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黄芩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连翘;绿原酸在0.108~0.64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1.28%;黄芩苷在0.156~1.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0.32%.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完善祛风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防风、连翘及蛇床子进行定性鉴别;对制剂中黄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黄芩苷进样量在0.118~2.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n=5),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0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祛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4,(4):110-111
目的:建立川西千里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川西千里光中的绿原酸,采用乙腈-0.5%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西千里光中的绿原酸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可以在TLC色谱条件下检出绿原酸的特征斑点。绿原酸在0.0420.25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2%,RSD为1.6%(n=6)。结论:建立了川西千里光的质量标准。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能简便有效地控制川西千里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金银花和栀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黄芩苷在0.186~1.861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4%,RSD0.41%。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有效控制清热解毒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肠痈消炎合剂的质量标准,便于控制该制剂质量。方法制剂中的君药连翘、当归,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制剂中的连翘苷、绿原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连翘、当归的薄层色谱中,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时,连翘苷进样量在0.0718~1.07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7%(RSD=0.22%);绿原酸进样量在0.0527~0.790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5%(RSD=0.2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应用于肠痈消炎合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维药热合美康宫栓的质量标准,控制制剂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连和儿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在5.072~30.43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96%,RSD为1.7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热合美康宫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张丽  王凡  刘航 《陕西中医》2007,28(10):1406-1407
目的:建立消痤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消痤胶囊中的连翘、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定量分析黄芩苷线性范围为A=20568X-163,r=0.9997,平均回收98.67%,RSD=1.41%。结论:所选用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益气养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的黄芪、陈皮、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在20.08~602.4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76%(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方法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冬柏通淋颗粒(黄柏、忍冬藤、萹蓄)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复方颗粒中黄柏、忍冬藤、萹蓄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和绿原酸两种主成分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阴性样品无干扰;小檗碱对照品在0.108~2.16μg(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1.61%,RSD为2.53%;绿原酸对照品在0.114~2.28μg(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值为99.91%,RSD为2.3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冬柏通淋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复方茵栀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茵陈、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绿原酸在0.0125~0.40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9%,RSD为4.44%。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枫蓼肠胃康分散片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牛耳枫、辣蓼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的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芦丁进样量在0.8~1.6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2%,RSD 0.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