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量(50mg/kg)+铁剂(1.5mg/kg)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mg/kg),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除顺铂为腹腔注射外,其余组均为灌胃给药法.[结果] 口服蒿甲醚低、中、高剂量和中剂量+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53.5%.[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铁剂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量(50mg/kg)+铁剂(1.5mg/kg)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mg/kg),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除顺铂为腹腔注射外,其余组均为灌胃给药法。[结果]口服蒿甲醚低、中、高剂量和中剂量+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53.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铁剂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不同病期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4×105个)。96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个大组,分为中期组(接种5天后)和晚期组(接种10天后);每个大组再随机分为6小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量(50mg/kg)加铁剂(1.5mg/kg)组、阳性对照组(顺铂5mg/kg)、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中期组口服蒿甲醚高、中、低剂量和中剂量加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2.0%、51.4%、42.3%和53.5%;晚期组口服蒿甲醚高、中、低剂量和中剂量加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5.8%、33.5%、38.2%和44.7%,中剂量单药抑瘤率最低;中、晚期各对应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不同病期的CT-26结直肠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期组强于晚期;蒿甲醚与顺铂相比,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与铁剂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使抑瘤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小鼠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小鼠腋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个/ml)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低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33.3mg/kg)、中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50.0mg/kg)、中剂量加铁剂组(每天蒿甲醚片50.0mg 硫酸亚铁1.5mg/kg)、高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66.6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灌胃法持续给药15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观察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每3天用电子天平称量小鼠的重量,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小鼠腋下肿瘤长a(mm)和短径b(mm),用Steel公式计算肿瘤体积V(mm3)=0.5ab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和中剂量加铁剂组血管计数分别为13±6,31±4,38±5和11±9,生理盐水对照组为49±9;蒿甲醚各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蒿甲醚能明显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齐留通对小鼠CT-26结肠癌细胞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100和200 μmol/L的齐留通作用于CT-26细胞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齐留通应用后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建立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100 mg/(kg·d)三蒸水,干预组于移植当天给予齐留通100 mg/(kg·d)灌胃,治疗组于移植第14天给予齐留通100m/(kg·d)灌胃,每组各10只,移植28 d后,检测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和血清CEA的浓度,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MTT结果显示,以时间和剂量浓度依赖方式抑制CT-26细胞增殖,100和200μmol/L的齐留通组在24、48和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23.44%和37.92%、33.64%和63.74%、50.85%和75.14%.干预组和治疗组的体积抑瘤率分别为(42.3±2.9)%和(20.1±3.9)%,瘤重抑瘤率分别为(39.0±2.5)%和(24.9±0.6)%.病理观察见干预组和治疗组移植瘤组织大片状坏死,其中干预组最为明显.干预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癌胚抗原(CEA)含量分别为(72.07±19.90)、(94.20±21.71)和(142.30±18.83) ng/mL,P=0.000.CEA含量与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4和0.785,P值均为0.000.结论:齐留通可以抑制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并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结肠癌的早期应用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SD大鼠原位脑胶质瘤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蒿甲醚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立体定位仪对48只(雌、雄各半)SD大鼠建立脑胶质瘤原位模型,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蒿甲醚33.3 mg/(kg·d)、50.0 mg/(kg·d)、66.6 mg/(kg·d);联合用药组,蒿甲醚50.0 mg/(kg·d)+ 硫酸亚铁1.5 mg/(kg·d);阳性药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法连续给予各组SD大鼠用药10天,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肿瘤体积按a2bπ∕6(a为肿瘤的短径,b为肿瘤的长径)计算。全脑标本用4%多聚甲醛固定。肿瘤组织做病理观察。结果蒿甲醚抑制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模型组和联合用药组对SD大鼠原位脑胶质瘤的抑瘤率分别为:54.5%、61.0%、64.5%和69.8%;模型组组间比较,蒿甲醚66.6 mg/(kg·d)用药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蒿甲醚33.3 mg/(kg·d)用药组;各实验组间比较,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模型组33.3 mg/(kg·d)。结论口服蒿甲醚对SD大鼠脑部原位接种C6脑胶质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肝癌H22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2ml d1~d8)、低剂量坎地沙坦组(2mg/kg,0.2ml d1~d8)、高剂量坎地沙坦组(20mg/kg,0.2ml d1~d8)和氟尿嘧啶组(25mg/kg,0.2ml d1~d6),每组12只。第9天处死小鼠取瘤组织,测瘤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表达,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另取40只小鼠以相同条件进行平行实验,每组10只,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高剂量坎地沙坦组及氟尿嘧啶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3%和50.6%,均高于低剂量坎地沙坦组的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低剂量(5.083±1.240)与高剂量坎地沙坦组(4.083±1.165)VEGF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低剂量(20.633±2.171)与高剂量(17.150±2.713)坎地沙坦组MVD均显著降低(P<0.01),且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高剂量坎地沙坦组及氟尿嘧啶组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9.5%和30.6%,均高于低剂量坎地沙坦组的20.4%(P<0.05)。结论 坎地沙坦可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brucine)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选取BALB/cnu裸小鼠,建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模型.以不同剂量马钱子碱(1、2和4 mg/kg)作用于模型动物,通过观察肿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来研究马钱子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在实验终点,马钱子碱各剂量组(1、2和4 mg/kg)的平均体质量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 6、0.041 8和0.036 2.马钱子碱2和4mg/kg剂量组肿瘤体积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毒义(P=0.048 6;P=0.012 1),抑瘤率(肿瘤体积)分别为33.8%和49.8%.马钱子碱2和4 mg/kg剂量组肿瘤质量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2;P=0.011 3),抑瘤率(肿瘤质量)分别为37.9%和40.7%.结论:马钱于碱能够改善移植瘤裸鼠体质量剧减状况,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在癌性恶病质(CC)形成中的作用并观察不同剂量吲哚美辛(indomethaein,IN)对CC改善效果。方法将鼠结肠腺癌26(colon26)细胞株皮下接种于BALB/c小鼠,构建CC模型。将6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健康对照组、恶病质 等渗盐水对照组、恶病质 IN 0.5mg/(kg·d)组、恶病质 IN 1.0mg/(kg·d)组、恶病质 IN 2.0mg/(kg·d)组。监测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去瘤体重、血清IL-6、TNF-α的水平、各生化指标浓度变化、肿瘤组织中bcl-2的表达及癌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等情况。结果恶病质小鼠去瘤体重明显下降(P<0.05),血清各生化指标不同程度的出现代谢消耗状态(P<0.05),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鼠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IN中低剂量组尤其中剂量组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生化指标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但IN高剂量组较对照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与CC的发生密切相关,适当剂量吲哚美辛有显著的逆转CC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蒿琥酯对小鼠Heps肝癌的抑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的抑瘤作用.[方法]小鼠皮下接种Heps肝癌细胞(1.2×10 5),56只NIH雌性小鼠分7组,每组8只,其中1,2,3组为Art腹腔注射(ip)组,其Art剂量分别为15mg/kg(低)、30mg/kg(中)、60mg/kg(高).第4组为Art灌胃(po)30mg/kg;第5组po铁剂6.5mg/kg同时ip Art 30mg/kg.第6组ip环磷酰胺(CY)阳性对照,第7组ip生理盐水(NS)空白对照.[结果]腹腔注射Art低、中、高剂量其抑瘤率分别为16.2%、12.2%和80.4%;高剂量Art对小鼠Heps肝癌有显著的抑瘤率(P<0.01).在该3个剂量下小鼠的脾重随Art剂量的加大而增加,提示Art似有提升机体免疫水平的作用.中剂量的Art口服与腹腔注射效果不同,前者获77.6%的抑瘤率而后者仅为12.2%.Art与铁剂合用有协同抑瘤作用.[结论]在一定的剂量下,Art对小鼠Heps肝癌有抑制作用;给药途径不同,其抑瘤效果也不同;与铁剂合用可增加抑瘤率.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9.
20.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