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洲大蠊对杀虫剂敏感性及现场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洲大蠊对贵阳地区近10年来常用杀虫剂和正常杀虫剂KT50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奋斗呐灭蟑率高,3周后可达90.11%,溴氰菊酯灭蟑率3周后为34.48%,奋斗呐RPI较溴氰菊酯RPI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2.
长沙地区美洲大蠊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长沙地区美洲大蠊性腺细胞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发现在染色体数量方面,雌性腺细胞的二倍体为34;雄性为33~34,但也有少数细胞不符上述数目者。在染色体的型别方面,以中着丝粒(6对)、亚中着丝粒(4对)、端着丝粒(4对)和亚端着丝粒(3对)这一类型居多。  相似文献   

3.
美洲大蠊对杀虫剂敏感性测定及现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大蠊对贵阳地区近10年来常用杀虫剂(DDVP、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正常杀虫剂(氯氰菊酯、奋斗呐、高灭灵)KT_(50)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24h、48h、72h死亡率,前者比后者有明显降低。奋斗呐灭蟑率高,3周后可达90.11%;溴氰菊酯灭蟑率3周后为34.48%。奋斗呐RPI较溴氰菊酯RPI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4.
美洲大蠊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洲大蠊是生产康复新、心脉龙、肝龙等系列新药的重要原料,即将载入《药品标准》。因其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等多种营养成份,极易引起微生物繁殖和虫蛀。本研究用1%三氯叔丁醇为防腐防虫剂,可将其保存期由2个月延长至1年;用95%乙醇浸泡,可将保存期延长至2年以上。为美洲大蠊的储藏和隐定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洲大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芬  吕小满  王玉梅  彭芳 《医学综述》2008,14(18):2822-2824
美洲大蠊具有药用价值广、不良反应低及来源丰富的特点,在医药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作者对美洲大蠊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通常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溃疡,与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我国各地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高达16%~33%。美洲大蠊药材及其提取物具有抗溃疡作用好、不良反应少及来源丰富的特点,因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文将对消化性溃疡及美洲大蠊治疗溃疡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为二者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美洲大蠊作为治疗药物,研究其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影响,为肝癌的临床选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FU组、CTX组、美洲大蠊未脱脂粉大、中、小剂量组以及美洲大蠊脱脂粉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观察美洲大蠊对肿瘤抑制率、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未脱脂粉及脱脂粉中、小剂量组小鼠瘤重降低,脱脂型中剂量组小鼠生存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未脱脂粉及脱脂粉均对小鼠肝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是世界性重要卫生、仓库害虫,也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烈的一种仓库、卫生害虫。其雌虫可分泌一种性外激素Peripanone B来引诱雄虫已被Persoons C.J.(1977)所证实。但有关美洲大蠊产生性外激素的位置,曾见报道在头部、肠内、中肠等。为进一步探讨美洲大蠊性外激素产生的真确部位,做了一些试验,今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美洲大蠊性外激素的提取 (一)粗提物的制备将室内饲养的第三代若虫,待其雌雄若虫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即行按雌雄分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表达美洲大蠊CrPI变应原的卡介苗(BCG)进行免疫原性评估,为BCG脱敏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0^6CFU重组BCG.CrPI包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0、2、4、6、8周收集血清。使用纯化的重组CrPI被ELISA板,ELISA检测CrPI特异性IgG及IgG1、IgG2a亚类。结果重组BCG—CrPI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2用后,血清CrPI特异性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gG1及IgG2a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2a升高更明显。结论重组美洲大蠊BCG—CrPI具免疫原性,并且诱Th1优势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抗胃溃疡的作用,本文进行了大鼠应激胃溃疡型,大鼠醋酸烧灼的胃溃疡型及大鼠无水乙醇胃粘膜损伤型的动物实验观察。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应急型及乙醇型胃溃疡模型保护效果明显,但对醋酸烧灼法引起的胃溃疡模型无明显的保护效果,其保护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洲大蠊提取物来源丰富,药用价值高,不良反应低,在医药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制剂康复新液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肺结核的辅助治疗,且外用于各种创伤。本文就美洲大蠊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4种毒饵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的药效及适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蕙玲  曹敏 《医学动物防制》1999,15(11):568-570
本文采用无选择性药效测定和有选择性适口性测定,探讨了4种毒饵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4种毒饵对美洲大蠊的击倒速度、致死速度及适口性均优于德国小蠊;其中灭蟑一扫光和蝇蟑宁在施药2d后,对两种蜚蠊的杀灭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LK-88527杀虫粉剂,经过实验室及现场杀灭跳蚤试验结果表明,该杀虫粉剂对跳蚤杀虫效果十分显著,对跳蚤击倒力强,速度快,能保持23天的灭蚤效果,是比较理想的灭蚤粉剂,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美洲大蠊若虫cDNA文库中筛选黑胸大蠊抗原相关基因,以期获得黑胸大蠊有潜在药用价值的蛋白质、多肽成分。方法用黑胸大蠊若虫免疫兔血清筛选美洲大蠊若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和序列测定,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及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经三轮复筛,从多个持续阳性克隆中挑选出3个进行测序、分析,其中N1克隆为新基因,Score<50,命名为Parcxpwnx01,GenBank登录号为AY838802。该基因编码231个氨基酸,初步预测该蛋白可能为一具信号转导功能的跨膜蛋白。N2克隆与美洲大蠊核蛋白体16SRNA基因高度同源,N3与黑胸大蠊线粒体DNA高度同源。结论免疫筛选获得与黑胸大蠊若虫抗原相关的基因克隆,其编码的蛋白结构和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伟  谢光 《中国热带医学》2006,6(5):938-938,935
目的探讨几种杀虫粉刺混合配方、交叉使用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情况,为德国小蠊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用奋斗呐、胺菊脂、残杀威、蝇克星按一定的剂量比例交换混合配伍,套餐交叉使用。结果灭效提高,抗药性降低,复合性配方杀虫剂可以应用于德国小蠊的防制。结论杀虫粉剂混合配伍、交叉使用,可提高杀灭效率,并可降低抗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方法 用石油醚对美洲大蠊粉末进行脱脂,以65%的乙醇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乙腈溶解配制成美洲大蠊供试品溶液,使用Agilent色谱柱(9.4×250 mm;5μm),以纯水:乙腈=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取10μL...  相似文献   

17.
美洲大蠊初孵若虫在杀虫活性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并改进的瓶底药膜法,测定了灭多威、硫双灭多威和14个含硅氨基甲酸酯新化合物对美洲大蠊初孵若虫的触杀活性(LC_(50)),并且在确认了若虫之间的生化均一性的基础上,对胆碱酯酶以活体(in vivo)与离体(in vitro)方法测定活力的最佳反应体系及化合物的抑制作用从而提出初孵若虫作为筛选与毒理研究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方法  用石油醚对美洲大蠊粉末进行脱脂,以65%的乙醇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乙腈溶解配制成美洲大蠊供试品溶液,使用Agilent色谱柱(9.4×250 mm;5 μm),以纯水∶乙腈 = 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取10 μL,对照混合标品和单一标品对美洲大蠊供试品溶液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用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5种核苷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 > 0.9941),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佳,加样回收率均在 97.58%~103.26%之间。  结论  该法实验过程简便、结果可靠、稳定,可用来测定美洲大蠊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美洲大蠊抗性调查及其防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本市美洲大蠊对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药性产生情况。方法点滴法。结果 美洲大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达到9.53、9.14和7.92,已经产生了抗性。结论 轮换使用不同杀虫剂、剂型和施药技术,重视德国小蠊抗性的早期防制。  相似文献   

20.
诱导前后美洲大蠊血淋巴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美洲大蠊经大肠杆菌诱导后其血淋巴抗菌活性的变化.方法 将100只同龄期美洲大蠊成虫随机分为诱导组和未诱导组,诱导组虫体从腹部注射灭活的大肠杆菌菌悬液5 μL (3×1012个/L),未诱导组不做任何处理.24 h后分别采集两组美洲大蠊的血淋巴,并采用Hultmark比浊法测定各自血淋巴的抗菌活力,连续测定6 d,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诱导组美洲大蠊血淋巴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未诱导组,且在第3天达到峰值. 结论美洲大蠊经大肠杆菌诱导后血淋巴的抗菌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