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60年,自治区防疫站工作组调查我县岳圩壬庄一次钩体病流行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3株,首次证实我县有本病流行。为了进一步摸清流行菌群,给防治本病提供依据,我们从1971年开始对病人、健康人、猪、鼠等作了调查,现在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洪涝灾害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洪涝灾害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影响,以便制定对策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和现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发病情况,在相关单位收集水气象资料,按全国爱卫办颁布的鼠密度调查方法开展鼠情监测。将获得的资料进行直线相关等统计学分析。了解气象水等洪涝灾害和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水气象与鼠类密度之间的关系、鼠密度和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长江水位与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和流行无相关关系,鼠密度与钩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当野外鼠密度大于10%(夹夜法)可引起钩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结论 鼠密度可作为钩端螺旋体病监调和疫情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项目和指标。  相似文献   

3.
广西玉林地区常年均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该地区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后所致的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亦较常见。我们于1978年在当地收治了22例偏瘫、双偏瘫病人,从临床表现、免疫学及颈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看,全部符合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之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世纪90年代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规律。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仙居县1991-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呈散发性,发病时间集中在8-9月份,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20-50岁的男性青壮年为主,感染菌株以秋季热群为主。结论 加强钩体菌苗的预防接种,改变耕作方法是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我县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菌群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县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在我县常有散发的疑似钩端螺旋体病例报告。由于过去对本病重视不够,对一些疑似病例没有作病原培养及血清学检查,加以证实,所以向来认为我县没有此病流行,没有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和注意,因此把本病误诊为其它疾病。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为了证实我县是否有此病流行,在县卫生办公室领导下,组成一个工作组到红江公社开展对钩端螺旋体病防治工作(着  相似文献   

6.
小儿钩端螺旋体病68例临床分析丽水市中医院儿科楼金梁,魏丽华〔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小儿,畏寒,发热,腹痛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悬殊,小儿病例又与成人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对68例小儿钩体病作回顾分析。临床资料1诊断依...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我县钩体病的流行菌群,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一九七一年起在本县范围内开展了钩端螺旋体菌群的分离调查工作。经过六年的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县钩体病流行的菌群,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洪水对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和流行规律的影响及有效防治策略。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apsall.O分析软件统计数据,研究洪水对人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结果 1960~2002年湖北省钩端螺旋体病年均发病率2.61/10万,病死率2.90%,发病时间以8月份为主,占调查总数68.69%。野外鼠类、放养的猪和牛为受灾地区主要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钩体病人感染的血清型为13群20型,其中黄疸出血群占57.29%,波摩那群28.60%,乳山型钩体抗体在我国钩体病人感染的血清中首次发现。将仙桃市、枝江县近10年气温、降雨量资料与钩端螺旋体病年均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只有仙桃市8月降雨量与钩体病发病率相关有显著性。经8万余例人群接种双价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未发现严重副反应和异常反应,安全性良好。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1针注射后1年内,对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人保护效果达95.57%,血清抗体阳性率和GMT均在6个月时达到最高峰,其黄疸出血群(赖型)和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抗体阳转率分别达96.2%和95.7%,其C,MI’分别为1:87.72和1:47.48。1年时黄疸出血群的赖型和七日热群的七日热型仍分别有53.8%和29.0%的阳性率,基本达到保护所需的抗体水平,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结论 洪涝灾害可以影响钩端螺旋体的流行,但不是决定因素。不同洪涝灾害类型对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影响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在可能暴发流行钩端螺旋体病的地区,应该采取包括加强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在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近年来陆续见有报道。湛江地区除沿河地带有洪水型钩体病流行外,散发病例终年可见。现将湛江、阳春两地自1973~1980年收治的60例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加以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南康市有 30个乡 (镇 ) ,1998年以前 ,北片山区 8个乡 (镇 )每年均有钩体病发生 ,基本处于流行状态 ,其他乡 (镇 )无病例报告。多年来 ,由于我们采取了以灭鼠 ,人群接种钩体菌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控制了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2 0 0 1年我市没有发生钩体病。为了分析我市钩体病的流行情况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1996~ 2 0 0 1年我市钩体病流行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 历年发病情况我市 1996~ 2 0 0 1年共发病 175例 ,各年份发病、钩体菌苗接种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11.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误诊与教训卢运龙(广西玉林市中心镇卫生院玉林市537000)关键词肺出血;钩端螺旋体;教训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流行颇广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流行几乎波及全球,在东南亚一带流行最为严重。在我国各省市亦有程度不同的流...  相似文献   

12.
巫溪县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调查分析刘剑波向承秋巫溪县卫生防疫站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带菌的鼠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尿排出污染环境和水体。我县是钩体病的流行疫区,1987年前有散在病例...  相似文献   

13.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流行颇广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流行几乎波及全球,在我国各省市亦有不同程度流行。但本病除以急性钩端螺旋体病形式发病外,另有少部分病人由于平素身体健康,而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则不急性起病,病原体在体内经半个月~数个月的潜伏期,在此潜伏期中钩端螺旋体则侵袭脑动脉的起始部,产生动脉狭窄以及闭塞等炎症性改变导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遵照中央关于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指示精神,对脑血管阻塞性疾病与钩端螺旋体感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便今后对防治该疾病提供依据。 钩端螺旋体病后期能出现脑血管并发症,国内有过一些这方面的报导(①~⑤)。为了进一步研究脑血管阻塞性疾病与钩端螺旋体感染的关系,我们自一九七三年以来曾采用了回顾性配对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在我国除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外,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病人或带菌动物,约58%的县有本病存在或流行。本文仅对国内近年来在钩体病病原学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分类目前,钩端螺旋体属分为两个种:一为  相似文献   

16.
“钩端”病也称“钩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它喜欢生长在老鼠肾脏里。老鼠屙尿时,钩端螺旋体就被排到体外,躲到水里、湿泥里去了。当人接触了这些水、泥,钩端螺旋体就会钻破人的皮肤而进入人体内,使人得“钩端”病。所以老鼠肾是钩端螺旋体的“窝”,老鼠是传染“钩端”病的  相似文献   

17.
1983年我县在临床上首次发现钩端螺旋体病大流行。部分病例经县防疫站钩端螺旋体血培养阳性,及猪、鼠肾组织中检出钩体而得以证实。现将我院1983年7月~10月份收治500余病例中诊断明确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41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闭塞性脑动脉炎是钩端螺旋体病的一种神经系统后发症状。在影像学诊断方面,已有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血管造影表现的报告,但其 CT 表现报道尚少。我们对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的4例颅脑  相似文献   

19.
马富诗 《医学文选》1999,18(1):94-95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为了解我县钩体病的流行特征,做好钩体病的防治工作,现对宾阳县1994年98例钩体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全县疫情报告和个案调查资料。采集病人和疫区内接触同一疫水...  相似文献   

20.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经鼠类和家畜传播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94年10日下旬至11月初,在福泉县牛场镇局部地区发生了该病流行,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