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50min,切口5~7cm,出血50~100ml,住院时间10~14d。本组28例均获随访,时间4~10个月,平均5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12~18w,均无感染、深静脉血栓、髋内翻、骨折不愈合、褥疮、刀片切割、股骨头坏死、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按Har is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18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9.3%。结论PFNA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PFNA和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PFNA和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4年2~至2009年2月随机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固定28例,DHS固定30例,从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疗效等方面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平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FNA组优于DHS组;在术后疗效方面2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FNA较DHS设计更合理,操作微创,固定牢固,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18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动力髋内固定,股骨干骨折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2~8年,平均4.2年。全部病例均获骨性愈合,疗效满意。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在下肢骨折中相对较少,但处理较为复杂和困难,治疗有一定难度,使用动力髋与记忆合金环抱器同时进行内固定,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患肢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这种方法是治疗单侧肢体多处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DHS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使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发生。结论DHS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钢板治疗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率100%。无患肢短缩,无术后感染和术后近期死亡,髋内翻发生2例(7.1%),功能优良率为92.9%。结论 股骨近端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是目前理想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分析手术失败原因及预防,为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7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66例获得随访,所有骨折病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2周,平均9周,4~8周开始负重。按照董纪元等。根据老年人特点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50例,良8例,可5例,差3例。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早期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材料。方法 对75例老年患者各种类型股骨粗隆间骨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经过1-3年的随访。结果 75例无一例死亡或并发症,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和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随访6~12个月,12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按髋关节Har is法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7例,良4例,可1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7%。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按AO分型,A18例,A210例,A36例。结果随访8~24个月,平均10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全部愈合,髋内翻畸形2例,内翻并螺钉切出股骨头1例,肢体短缩2cm1例。结论DHS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蔡雪峰 《解剖学研究》2012,34(6):455-457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作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43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4例,女29例;年龄61~89岁,平均72.5岁.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28例,Ⅲ型15例.结果 43例中,均无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14例,良21例,可6例,差2例,PFNA优良率81.4%.结论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具有内固定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骨量丢失少、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固定骨质疏松件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髓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