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开展培训、组织实施、成果汇报、建立标准、持续推进5方面,介绍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推进品管圈活动的主要做法。通过护理品管圈活动,形成了标准化成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形成了护理质量文化。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体现了品管圈活动的科学性,主题选定与标准化成果会影响品管圈活动效果,全员培训与辅导监管可以助推品管圈活动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2.
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将品管圈纳入质量管理活动,成为一线员工落实标准的“抓手”。共开展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营养、政工、医保、后勤、影视等专业品管圈400余个,覆盖员工2 400余名,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0%。品管圈活动成果被纳入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本院急诊中心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以“降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问题解析、拟定对策、实施改进等步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经过6个月的实践,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6%下降至0.9%.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水平,收获可喜的无形成果.开展品管质量圈活动能有效减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品管圈进一步改进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方法,评价品管圈对提升临床路径质量作用。方法:根据品管圈管理实施方案,分析临床路径应用的现状,查找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提高入径率和完成率具体措施,并进一步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医院临床路径入径率和完成率显著提高;同时管理成员的无形成果也得到明显提升。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可改进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40例患者为对照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保证了护理安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93.33%升至97.92%,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形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将品管圈实践于医院有害物质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9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有害物质安全核查数据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5年6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有害物质安全核查数据为实验组。监测记录有害物质安全核查缺失率,无形成果圈员问卷调查评分。结果实验组有害物质安全核查缺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无形成果圈员问卷调查评分实验组6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以 JCI 标准中有害物质管理的衡量要素为准则,使用品管圈的管理工具,降低有害物质安全核查缺失率,提高无形成果,对提高医院安全管理水平,并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管理医院有害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管理》2016,(1):72-7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先后建立5个QCC小组,各小组均完成QCC活动目标值的设定,达标率为100%;开展QCC活动后科室在护理文书书写、急危重症病人护理、护士急救技术方面均显著优于活动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7.50%降至1.67%,急救物品缺陷率由13.33%降至5.00%,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91.67%增至97.5%,与活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能有效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护士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神经内科病区10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立"提高神经内科护士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活动主题,对改进前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方面通过发放病人问卷调查表、科内自查进行考核,分析原因,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 (1)有形成果:经品管圈活动,神经内科护士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明显提高,达到并超出了预期目标。(2)无形成果:品管圈活动在团队精神、参与意识、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护患沟通、自我认可度5个方面均有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神经内科护士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妇科手术留置尿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PDCA循环对妇科术后留置尿管健康教育知晓率低者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了四项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妇科术后留置尿管健康教育知晓率从63.085%上升至83.935%.结论:品管圈的开展可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士综合管理能力,增加护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品管圈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护理质量是衡量一家医院医疗服务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护理管理者不懈追求的方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是采用PDCA的循环模式,通过确定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关注提高护理质量的过程,以达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活动.护理质控管理开展以来细化了护理工作,明确了护理目标,但也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导致了护理质控工作上紧下松的被动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单位的一项考核管理办法,本文尝试将护理质控管理的评价指标应用于外科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当中,建立以护理质控管理为考评标准的绩效考核方案,细化了考核的内容,明确了考核的标准,这样既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通过修订护理工作各项考核标准,督促检查和评价环节质量,对护理问题不断总结改进,促使终末质量提高.结果护理质量稳步上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将护理质量管理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有效地控制了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 患儿诊治时间介于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共计儿科患者142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计入患儿例数73例,予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B组计入患儿例数69例,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对比护理整体性效果.结果 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计算值为6.85%,B组计算值为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实施护理信息管理,分析其对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探讨护理信息学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上海某三甲医院实施护理信息管理的外科护理单元,收集实施护理信息管理前后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数据,客观分析比较护理信息管理实施对于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及成绩、护理质量检查效率、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及患者住院满意率的影响。结果护理单元的质量虽未显著提高(P>0.05),但护理质控条目频次数显著增加,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上升,护理质量管理效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水平提高(P<0.05)。结论护理信息学使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提高护理管理者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护理管理由传统经验型的管理模式向科学化、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护理质量管理从“制度管理”阶段进入到“数据管理”阶段。同时护理信息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改善,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辅助护理管理角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用。方法 根据PDCA循环和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特点,在计划阶段制订具有呼吸内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在执行阶段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强化健康教育管理,加强与患者沟通,改革排班模式;在检查阶段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定期评价护理质量;在处理阶段将没有解决的护理问题转入下一循环。结果 PDCA循环应用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结论 将PDCA循环应用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可以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护理质控方法改革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质控方法.方法建立质控流程,以整体的病人为中心,分阶段、分类型,通过询问、倾听、现场检查等方法,对各项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质控.变护理项目检查为整体的病人检查.结果有利于转变护理人员整体护理理念,保证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护患沟通得到加强,病人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有利于落实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6.
过程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通过对目前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质量形成的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与护理管理者忽视质量过程管理有关,提出:护理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加强质量过程管理,发现错误和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做到防微杜渐.过程的完善,可以使质量圆满.加强过程管理可最终达到全员参与、全面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7.
护理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并预示,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护理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整体护理为内容,以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以信息控制为手段的护理质量保证管理,必将成为21世纪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阐述了人、人精神、人素质的涵义,分析了提高了护理人员人素质的必要性,提出要将人素质学习列入护理教育及培训计划中,在工作中陶冶健康的职业情感,注重人知识培养,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人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集团化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细化护理服务流程,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建立并完善护理培训机制,有计划的将集团护理人员按工作年限、职称及专业发展等进行护理理论、技术操作、护理礼仪等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使护理人员更新了服务理念,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结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多数护理人员能在患者需要之前为患者解决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了解江苏、上海两地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实施的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调查15家城市医院的268名患者,自行设计问卷展开调查。结果:床护比≥1∶0.4的医院占42.7%;71.6%的患者知道医院有优质护理服务;48.9%的护士能够介绍优质护理服务内容、项目及收费标准;53.0%的患者认为有必要开展基础护理;99.6%的患者对护士的技术满意;41.8%的患者能接受无陪护护理。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尚有提升的空间,应该在人力资源和硬件配备等方面继续努力,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