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对住院患者开展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对采取分组护理可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诸葛继美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65-1866
目的为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在骨科手术室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帮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术前访视病人,手术中护理,手术后回访.结果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病人及其家属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各级护理人员分工明确,既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又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所以在骨科手术室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择期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采取以外科快速康复为理念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实验组患者对康复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满意度也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也显著更优(P<0.05).结论: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手术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同时也确保了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骨科护理当中实施品管圈护理的效果.方法:骨科护理人员当中实施品管圈护理,将实施品管圈护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护理前,实施品管圈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护理前的满意度,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方法:分析现阶段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难点,提出积极应对的管理策略。结果:该院护士职业满意度和住院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均达到95%。结论:合理配置及调配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培训,可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和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住院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要求和原则,对现有护理系统进行整改,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合理配制人力资源,强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等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前后肿瘤内科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后,肿瘤内科护理缺陷、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促进了肿瘤内科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璐 《现代养生》2014,(8):234-234
目的:在于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对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骨科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观察组的56名骨科患者对整体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2%,对照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整体护理服务,可明显促进骨科患者术后恢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构建与实施并观察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科住院患者16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住院患者18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以及对本科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本科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于骨科急性创伤患者提供护理风险管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护理风险指存在于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导致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提高骨科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及安全护理管理对策,可降低骨科疾病患者对护理投诉率及其意外伤害发生率,并提高其对骨科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骨科护理时积极推广与精心应用.结论:提高骨科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及安全护理管理对策,可降低骨科疾病患者对护理投诉率及其意外伤害发生率,并提高其对骨科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骨科护理时积极推广与精心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骨科收治的25例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观察组1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予以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增强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ongoing debate over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mbracing multiple research traditions in nursing is discussed, and the impacts of that deb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knowledge and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the discipline are explored. It is asserted that this previously healthy debate has become stalled between extreme positions of unbounded pluralism and critical exclusivism.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one possible solution may lie in connecting the elements of human living, human healing, and human wholeness in an evolving narrative that crosses paradigmatic and theoretic boundaries, and reflects the unique meanings revealed in nursing practice and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Recently, Edwards and Liaschenko questioned the validity of an argument put forward by Dr Søren Holm and Joseph Dunne concerning the impossibility of a theory of nursing.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emises of the argument, I describe how Maritain's conception of philosophy allow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a theory of nursing conceived as a philosophy of nursing art that is both practical and propositional in nature. As well, I identify how the philosophy of nursing art guides nursing art in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other kinds of artistic practical nursing knowledge: artistic nursing rules and artistic prudential nursing judgements.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of ethical knowledge to artistic practical nursing knowledge is set down.  相似文献   

13.
分级护理服务内容实施现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临床实践中分级护理服务内容的执行状况,探讨分级护理制度服务内容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将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8个普通成人病区的患者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记录患者得到的分级护理服务及护士对分级护理内容的执行情况。结果 8个病区一、二级护理患者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各病区一、二级护理患者日班所得分级护理时间平均为12.32分钟、4.81分钟,分别占总护理时间的50%和39%。各病区间执行分级护理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344),各班次间执行分级护理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其中责任班护士执行分级护理时间显著高于其他班次。临床实践中,护士对分级护理内容的执行项目:一、二、三级护理分别为21项、15项、11项。结论原分级护理制度服务内容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临床护理实践,需要顺应新的医学模式和临床护理的发展,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Recent ideological positioning on the world stage has born a startling resemblance to a form of positioning within nursing theory – that of taking complex ideas, reducing them to a simplistic binary form, and uncritically adopting one half of that form. In some cases, this adoption of a binary position has led to a passionately held form of ‘othering’ that prohibits a healthy and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ideas. As alluring as settling for the binary form may be – we argue for holding binaries in tension as a catalyst for stimulating dialogue – reasoning and exploration of new ways of wrestling with the social and moral complexity of nurs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实施护理信息管理,分析其对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探讨护理信息学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上海某三甲医院实施护理信息管理的外科护理单元,收集实施护理信息管理前后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数据,客观分析比较护理信息管理实施对于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及成绩、护理质量检查效率、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及患者住院满意率的影响。结果护理单元的质量虽未显著提高(P>0.05),但护理质控条目频次数显著增加,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上升,护理质量管理效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水平提高(P<0.05)。结论护理信息学使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提高护理管理者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护理管理由传统经验型的管理模式向科学化、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护理质量管理从“制度管理”阶段进入到“数据管理”阶段。同时护理信息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改善,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辅助护理管理角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某省二、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情况,分析某省二级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深入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8版)》,对某省13市36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及落实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某省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率为100%。评分细则39个条目得分比较,二、三级医院在人文环境、调动积极性、责任制整体护理和护理文书书写质量4个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后勤保障、仪器设备、专科培训、岗位培训、门诊护理、专业内涵团队合作、执行查对制度、危重患者风险评估防范措施等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是三级医院执行情况优于二级医院。结论不同等级医院优质护理开展工作存在较大差异,优质护理服务各项举措的落实情况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陈燕菊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1):118-118
循证护理是受循讧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中医护理进行临床实践,对中医护理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护理(EBN)是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护理理念。本文介绍了循证护理的概念,并从宣传循证护理理念,普及循证护理知识,组建循证护理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几方面论述了护理管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基础,同时详述了循证护理的实施过程。循证护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实践的科学性,促进了护理科研的发展和护理管理模式的改变,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卞超 《现代保健》2012,(25):48-49
通过阐述我国护理模式由功能性护理向责任制护理的转变继而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转变的过程,探索适合我国护理工作特点的整体护理模式,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和整体护理的深化,为推进我国护理模式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通过改变原有护理工作模式,重新界定护理组长的工作内容、制定护理组长岗位工作职责、定期对护理组长进行培训及考核,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护理质量方面,基础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护理电子病历质量都有所提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