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游文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33-134
目的对我院剖宫产率上升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2011年1~12月我院858例剖宫产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因素排位前三的依次是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结论加强产妇的管理,做好产前及孕期宣教,可望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率上升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对新生儿窒息率、窒息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994年~ 1999年剖宫产数按剖宫产率分成三个阶段 ,新生儿窒息率同步分组 ,对各阶段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逐阶段上升 (分别为 10 .5 3 %、2 5 .60 %、3 9.71% ) ,各阶段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新生儿窒息率逐步上升 ( 6.88%、7.61%、9.0 6% ) ( P>0 .0 5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逐步上升 ( 4 .0 0 %、8.11%、12 .2 2 % ) ( P<0 .0 5 ) ;剖宫产窒息儿病死率逐渐上升 ( 0、1.67%、3 .3 3 % ) ( P<0 .0 5 ) ,新生儿窒息程度无明显改善 ( P>0 .0 5 )。结论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加强孕产期监护 ,提高产科医生技术水平 ,才能做到低剖宫产率、低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影响剖宫产率上升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剖析近几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所有剖宫产病例手术指征及构成比变化。结果剖宫产率持续较高水平并遂年上升,由2005年的30.49%上升到2008年的60.23%,而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1.54%下降到2008年的0.77%。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显著升高的是社会因素,巨大儿。结论剖宫产手术指征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及防控.方法 我院2009~2011年度分娩的产妇2989例,观察产妇分娩方式并进行分析.结果 2989例产妇,剖宫产1585例,剖宫产率53.02%;剖宫产指征中难产415例(26.18%),胎儿宫内窘迫205例(12.93%),瘢痕子宫280例(17.66%),臀位44例(2.77%),妊娠并发症60例(3.78%),社会因素464(29.27%),其他100例(6.30%).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使用剖宫产,将剖宫产率控制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该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构成。结果 2002-2011年该院剖宫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41.18%上升到2011年的56.88%。我院2002-2006年来剖宫产指征中排前3位的是妊娠并发症、头盆不称、胎儿窘迫,2007-2011年排前3位的是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结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瘢痕子宫是近5年剖宫产指征上升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诊断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身长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800例,观察指标为其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与身长,调查孕妇的年龄、身高、文化程度、烟酒嗜好、孕周、孕次、产前检查次数,由医务人员核实并计算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整个孕期体质量增加值.分析上述因素是否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与身长. 结果 单胎孕妇800例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身长异常者62例,发生率为7.8%,其发生与孕妇的年龄、烟酒嗜好、孕次无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孕妇的身高、文化程度、孕周、产前检查次数、孕前BMI及整个孕期体质量增加值相关(均P<0.05). 结论 临床医师应掌握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身长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对孕妇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儿体格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研究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因素。结果出生体质量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孕前体检次数、孕前健康教育、孕前BMI、孕期增重的人群中存在差异(P<0.05);低出生体质量组与正常出生体质量组比较,结果显示:接受孕前教育(OR=0.80,95%CI:0.59~0.94),孕前BMI指数1~24组(OR=0.74,95%CI:0.49~0.86)为保护性的因素。巨大儿组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显示:孕期增重>20(OR=1.30,95%CI:1.11~1.68)为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结论为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和巨大儿的发病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需要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8.
10年来影响剖宫产率的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分析10年间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变化趋势,探讨医学和非医学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产科住院病例资料.结果 (1)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平均为44.2%,(2)剖宫产指征变化中社会因素明显上升.(3)围生儿病死率逐年略有下降.结论 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影响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01至2003年和2008至2009年在海丰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8至2009年间的宫产率明显增高;社会因素排在剖宫产指证的首位。结论基层医院产科医师及当地居民对剖宫产存在认识误区是基层医院剖宫产率迅速增高的主要原因。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2012年1~12月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寻找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613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原因。结果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165例,占26.92%,瘢痕子宫149例,占24.31%。结论提高产科工作者的产科质量,培养患者对剖宫产的认识,在医患配合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下使剖宫产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近3年来本院的剖宫产率。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所有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来本院剖宫产指征主要为社会因素占21.3%,而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占19.8%,其次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异常等。结论: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手术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无痛分娩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2008年住院分娩产妇病例,统计每年的剖宫产总数及社会因素剖宫产所占的比例,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结果:5年来本院社会因素剖宫产数与剖宫产总数呈逐年上升状态,其中,2004~2007年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由9.8%4升至15.7%。2008年试行无痛分娩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占剖宫产总数的比例下降至14.1%。结论:无痛分娩可以降低部分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14.
5年剖宫产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相关因素变化趋势,探讨控制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间的剖宫产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难产分别居第一、第二位,但比例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因素居第三位,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其他因素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年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社会因素及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上升是促使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胎儿及难产因素分别居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二位,所以控制剖宫产率,主要是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同时胎儿及难产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仍有可下降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的1584例剖官产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官产率高达59.30%,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第一位,为32.89%.结论:本院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孕妇13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给予对照组孕妇一般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围生期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具有针对性的围生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要高于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但观察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剖宫产率、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孕妇行护理干预,可以使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得到有效降低,还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产检分娩的初产妇3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在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后,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48.7%)(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赵炳鸿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8):109-11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剖宫产率迅速提高,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因素占剖宫产率的很大比例,此类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已成为困扰产科医生的一大问题。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实施剖宫产数3775例。其中拒绝试产行剖宫产数1234例,占剖宫产数的32.67%。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近5年剖宫产指征的分析,探讨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因素,为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寻找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5年剖宫产率及相关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002年6月-2006年6月3 226例剖宫产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差别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逐年下降,差别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难产分别居第一、第二位,但比例逐年下降,差别有显著性(P<0.05).社会因素居第三位,逐年上升,差别有显著性(P<0.05).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其他因素逐年上升,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和围产期保健水平,孕期合理营养,进行孕期自我监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供有效的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