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在腰骶神经根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0例因腰腿痛进行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常规磁共振(CMRI)及SPACE-STIR扫描图像,根据磁共振诊断对190例患者做病因学统计;对手术证实的56例60个椎间盘,比较CMRI和SPACE-STIR诊断阳性率、统计常规分型;对手术证实的57个有神经根受累椎间盘,行SPACE-STIR分型与手术分型比较。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CMRI和SPACE-STIR诊断阳性率进行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一致性资料采用 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190例腰腿痛患者中椎间盘突出139例,占73.16%,为腰腿痛的主要病因。CM RI与CM RI+SPACE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7.5%、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6)。SPACE-STIR分型与手术分型具有很好的符合性(kappa=0.906,P =0.000)。结论 SPACE-STIR序列使得病灶与神经鞘的解剖关系更加明确,对腰骶神经根病变的病因诊断、诊断阳性率的提高以及临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上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5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磁共振常规扫描图像、SPACE序列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32~53岁,平均34岁.椎间孔内侧型2例,椎间孔外侧型2例,混合型1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在平扫矢状位椎间孔层面上表现为椎间孔内和(或)外软组织肿块信号,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T<,2>WI轴位呈等或混杂信号,边缘不清,T<,2>WI冠状位呈位于孔内和(或)外软组织肿块信号,硬膜囊受压,强化扫描呈中央不强化,周边环状强化信号;SPACE序列冠状位椎间孔周围出现异常低信号,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并与线状马尾神经根相交;SPACE-STIR序列显示受压移位的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呈"腋下网球"样征象.结论:在磁共振SPACE序列上能直观地显示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空间关系,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CBASS序列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CBASS(Completely Balanced Steady State)序列在MRI检查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经Marconi Proview 0.23T开放式磁共振机CBASS序列和常规序列扫描患者及志愿者共65例,受检部位包括脊椎、头颅、骨关节和盆腔等部位,扫描方位有横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结果:经CBASS序列与常规序列扫描上述各部位对比观察结果表明,CBASS序列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受检部位的解剖结构;能够在保持常规T1加权序列所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还能使脑脊液等液体显示高信号;能够清楚显示骨骼内骨小梁及颅神经等微细结构;盆腔扫描可显示前列腺、精囊腺、子宫等结构,尤其对精囊腺囊状结构、间隔及周围静脉丛结构的显示。结论:CBASS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能够更精确地显示各组织结构的微细结构,且具有对流体不敏感,扫描时间较短等特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低磁场MR CBASS在颈椎椎间盘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BASS序列在低磁场MR颈椎椎间盘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低磁场MR上对39例颈椎分别行普通FE(GRE)T2*加权序列、普通FSE T1加权序列及CBASS序列的3mm薄层横断扫描,重建图像请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椎间盘、蛛网膜下腔、椎间盘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之间界限显示情况,评价标准分三个等级。另外,对图像显示的椎间盘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组织对比噪声比进行定性测量。结果:CBASS序列无论在显示椎间盘、蛛网膜下腔、椎间盘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之间界限都明显好于普通SE、FE(GRE)T1或T2、T2*加权序列。CBASS序列不仅信噪比极高,对流动不敏感,而且扫描时间大大缩短。结论:CBASS序列在颈椎椎间盘横断薄层扫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低磁场MR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在老年人腹部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老年患者40例,扫描序列包括:呼吸门控横轴位TSE-T2WI、冠状位及横轴位HASTE、横轴位T1WI化学位移成像、横轴位平扫VIBE序列,比较各序列在老年人腹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HASTE序列成像速度快,不受呼吸频率、屏气效果的限制,图像质量最佳。结论 HASTE序列在老年人腹部磁共振检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患者均行FLAIR序列和FSE—T2WI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88例中,透明隔间腔5例,交通性脑积水6例,梗阻性脑积水10例,室管膜瘤2例,转移瘤2例,胶质细胞瘤5例,脑膜瘤5例,亚急性脑室内出血(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侧脑室内囊肿1例,脑白质脱髓鞘疾病20例,基底节区梗死15例,血管母细胞瘤5例,脑囊虫病3例,脑炎5例。以上疾病的病灶,在FLAIR序列上均能显示,并可清晰显示病灶边界;但在T2WI像上虽可显示病灶,但边界不清晰,难以清晰显示病灶边缘与周围组织关系。结论FLAIR序列能够抑制脑脊液的信号,提高脑室内、脑室旁病灶的对比度,对脑室旁病灶、尤其是脑室内病变的显示较FSE—T2WI清晰。 相似文献
8.
STIR序列在脊柱MRI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T1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Recovery,STIR)成像技术在脊柱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脊柱病变患者(其中,转移瘤50例,血管瘤10例,脂肪瘤8例,急性外伤5例)进行常规MRI平扫、STIR扫描,分析病变的检出情况、病变形态及信号的显示效果。结果在病变的检出,病变形态及信号的显示方面,STIR扫描明显优于平扫各图像。结论脊柱MRI平扫中STIR成像的应用对病变的检出,病变形态、信号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能提高MRI对疾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15例外伤性膝关节磁共振检查的综合技术分析,并对其主要影响图像的技术参数在检查中的合理运用进行探讨,根据不同病变在检查中的显示特点,找出最佳的图像检查技术组合,使之病变能在检查中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从而为临床提供强有力的影像诊断依据,并充分发挥磁共振技术在外伤性膝关节病变检查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5T MRI去金属伪影技术SEMAC序列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MRI图像,比较患者髋关节MRI常规序列和SEMAC序列扫描的假体信号丢失的程度以及其周围软组织结构的显示范围,评价其图像质量,分析MRI显示骨质结构及周围软组织变化的情况。结果 SEMAC序列中髋臼假体结构扭曲、边缘模糊效应明显低于常规序列,SEMAC序列信号丢失面积,T2WI (21.29±2.19) cm2,T1WI (19.12±2.73) cm2,明显小于常规序列信号丢失面积,T2WI (41.32±2.60) cm2和T1WI (41.43±1.85) cm2;SEMAC序列图像质量评分为(4.47±0.98)分,明显高于常规序列的图像质量评分(3.09±0.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AC序列可清楚的显示关节积液、骨溶解、关节囊内炎性假... 相似文献
11.
颈椎间盘在日常诊断中较为多见,现收集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46例,着重探讨其磁共振在颈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磁共振检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体植入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后接受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以及植入的金属材料对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西门子Magnetom Impact-1.0T磁共振机,选用SE和梯度回波(GE)扫描序列,将镍钛合金丝制成的封堵器分别进行MRI磁场内悬挂试验、水模测试扫描、植入中华小型猪体内后心脏扫描等试验;并且对MR检查前后封堵器的磁导率(μ1.5T)以及原子组成等金属特性进行材料学分析测试,观察其有无变化。结果悬挂的封堵器在不同的磁场方向下无明显移位发生。水模测试扫描显示SE序列封堵器水模图像清晰,信号均匀一致,无伪迹干扰,GE序列图像示轻度伪迹干扰,信号尚均匀。植入封堵器后猪心的短轴及长轴面MR成像显示心脏结构观察清楚,SE序列室问隔部位可见轻度金属伪影,GE序列该金属伪影有所放大。MR检查前后封堵器的磁导率(μ1.5T)以及原子组成等金属特性无明显变化。结论这种国产室问隔缺损封堵器属非铁磁性材料,植入人体后行MR检查是安全的,但其产生的金属伪影可部分影响MR图像的观察,通过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和参数可以减轻封堵器伪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成像过程中,病人的自主性运动难以避免,通常会在相位编码方向产生运动伪影。PROPELLER技术通过旋转改变梯度方向进行影像采集,把运动看成主要发生在2次相邻采集的时间间隔内,通过对重叠采样区域数据的分析来校正运动带来的影响,最终消除运动伪影。就该技术在迈瑞0.36T低场系统MagSense360中的应用予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稳态进动采集(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FIESTA)序列腹部冠状位MRI成像时磁敏感伪影的形成机制,以及匀场技术对减少磁敏感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5T MRI,采用不同FOV匀场策略的FIESTA序列对患者行腹部冠状位扫描。以膈肌以下肝脏为ROI,对匀场后ROI部位伪影的改善效果进行评分,分析和比较不同匀场策略对于改善肝脏部位磁敏感伪影的差异。结果:1FIESTA序列腹部冠状位扫描时在膈肌附近易产生磁敏感伪影。2施加匀场之后可以改善伪影,半FOV匀场效果优于全FOV匀场效果(Z=-6.211,P0.05)。结论:FIESTA序列腹部扫描时正确施加适当范围的局部匀场可以减少磁敏感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序列(MRV)在诊断静脉窦血栓(CVS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收集2011年3月-2016年9月就诊并经影像科和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脑静脉血栓的25例患者,其中所有受试者均行MRI平扫,17例同时行MRV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对比影像资料,通过观察静脉窦血栓在MRI不同序列上的影像表现、阳性诊断率等指标,比较MRV序列在CV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收集25例CVST患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早期出现头痛变现患者14例(56%). 17例做了MRI平扫同时也做了MRV的CVST患者中,其MRI平扫主要表现为:11例患者表现为患侧静脉窦血流的流空效应消失,17例患者的单或双侧额、顶、颞叶皮层及皮层下、小脑半球、丘脑以及基底节区可见散在、多发的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结论 CVST病因复杂,大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头痛症状,但无特异性,对于临床诊断无明确指导意义.MRV序列可显著提高CVST的阳性检出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椎间隙异常是诊断脊柱病变一个重要而不可忽视的X线征象。近年来,随着脊柱疾病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腰椎间盘病变日趋年轻化,X线平片在脊柱病变的首选检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个重要的X线征象长期以来被忽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25例腰椎间隙前后等宽的患者,经过CT及MRI检查后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谭运海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4,(8):7-9
目的:通过用磁共振技术对颅内病变进行多方位,任一角度的切面成像以及利用与X线截然不同的成像原理,采用特殊的成像序列,使颅内病变的形态,位置和病变性质更能准有的显示和诊断。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15例,有X线CT资料者60例,无任何检查资料者55例、检查前常规清除头部影响病变检查的一切金属物品,然后仰卧干检查床上,定位线对准眉间联线中点,如重点检查垂体、脑干、小脑部位则中线下移至眼眶联线,以保证检查部位位于线圈中心,使采集到的信号不被衰减,颅内病变检查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根据不同病变取不同方位的切面图像,并采用不同的层间层厚、以及特殊的拼接对比技术进行图像组合,以利于对病变的全面显示与了解。结果:本组病例中,三个方位同时显示病变者45例,二个方位显示病变者13例,一个方位显示病变者36例,60例x线CT检查患者中,重新进行病变定位和纠正病变所在位置者21例,排除病变者5例,发现病变者4例,脑积水查出原因者8例。讨论:长期以来,颅内病变主要靠X线摄影所得图像来完成检查,由于密度的差异因素以及摄影条件应用的复杂性、和暗室技术人体个体差异的综合因素的影响,颅内有无病变主要靠间接X线征象来判断,如颅内骨质的吸收破坏和颅内压的改变等,其颅病变根本无法直接显示和了解,CT技术出现并应用颅内病变后,由于具有很高的分辨力,所以在CT图像中其病变的形态、位置、性质都能部分的了解,但由于只有一个横断切面的图像要全面的了解病变仍很困难,当磁共振技术应用干颅内病变时,由于其独特的成像原理和多方位任一角度的切面成像,使其在颅内病变检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颅内病变的显示以及病变性质都能作出准确的答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梯度回波在颈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例患者颈部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横断T1WI、T2WI、T2^*WI对椎间盘突出的显示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76例中共有椎间盘突出416个,其中T1WI显示70个(占16.82%),T2WI显示304个(占73.07%),T2^*WI显示406个(占97.59%)。结论低场强磁共振梯度回波能更好的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可作为颈椎常规检查序列,以弥补自旋回波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