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CK19免疫荧光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Ⅰ、Ⅱ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87例,术中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将所切除前哨淋巴结分为两组,分别行术中冰冻和术中快速CK19免疫荧光检测,了解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在75例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病例中,共检出前哨淋巴结105个,平均1.4个.术中冰冻法检测出前哨淋巴结阳性病例51例,阴性18例,不能确定病例6例,检出率为68%.CK19免疫荧光法检测出前哨淋巴结阳性病例68例,阴性7例,检出率为90.7%.两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CK19免疫荧光检测法能在术中准确地检测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有无转移,与术中冰冻法联合应用可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2.
徐文雄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82-148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术中的意义。方法对就诊我院34例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手术,术中用美蓝注射于乳腺癌肿周围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结果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3例。有1例未找到前哨淋巴结、2例假阴性,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前哨淋巴结检出的成功率为97.1%,敏感性:93.3%,假阴性率为6.7%。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简单易行,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时,保乳手术不清扫腋窝淋巴结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9年8月进行保乳手术的26例前哨淋巴结活检均为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效果,并进行美容效果评价.结果:26例手术全部成功,随访1~4年,疗效满意.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无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取得良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瑾  魏小莹  邵淑华 《中外医疗》2009,28(33):162-162
目的检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分析其意义。方法采用亚甲蓝检测22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并统计检出率、准确性、假阴性率等。结果检出率为81.8%,SLN假阴性0例,灵敏性100%,准确性100%,假阴性率为0%。结论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检测用于指导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前哨淋巴结亚甲蓝显影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术中向肿瘤边缘的正常胃壁浆膜下肌层、粘膜下层注射亚甲蓝,观察淋巴结显影的情况;切取各站淋巴结行病理检查。结果:术中进行淋巴结标识72例,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68例。术中病理检查,33例有淋巴转移。结论:前哨淋巴结术中能准确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在手术治疗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中,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有望免除常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为需行新辅助化疗的CT2,3 N0 M0乳腺癌患者找到前哨淋巴结活检合适的时间及方法。方法将96例临床分期为CT2,3N0M0的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由一经验丰富的乳腺外科医师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和根治性乳腺癌手术。观察组于新辅助化疗前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无论前哨淋巴结是否转移,予以6程TEC方案化疗后再行根治性乳腺癌手术;对照组先予以6程TEC方案化疗后,予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之后立即行根治性乳腺癌手术。将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及清扫的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5.8%,对照组检出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假阴性率为8%,对照组假阴性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化疗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评估腋窝淋巴结状况更加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及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用术中注射生物染料方法,定位37例未经治疗的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前哨淋巴结,切除前哨淋巴结分别作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术后石蜡病理,所有病例均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大体标本所有淋巴结均作常规石蜡病理,将三组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7例中有32例成功显示前哨淋巴结,成功率为86.5%。前哨淋巴结每例1-7个不等,多在Ⅵ区、Ⅳ区。前哨淋巴结阳性14例,其中3例前哨淋巴结以外颈部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阴性18例中,1例前哨淋巴结以外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隐匿转移率为46.9%,符合率为96.9%。结论:前哨淋巴结检测结果能正确反映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前哨淋巴结阳性须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前哨淋巴结阴性可不同期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及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大肠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染法淋巴结示踪,寻找染色的前哨淋巴结,切除后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2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与前期直接行淋巴结清扫的60例患者对比。结果:60例中可识别前哨淋巴结者54例,检出率为90.0%,高于前期直接清扫组的24例(40%)(P<0.05);其中常规HE染色检出36例阳性,18例前哨淋巴结阴性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例检出有微转移灶,其阳性率大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亚甲蓝和细胞角蛋白20进行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优于单用其中一种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是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方法;前哨淋巴结定位和微转移的检测对大肠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肠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用于指导手术范围。方法术中注射蓝染料方法对2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手术中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前哨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并与术后常规蜡块病理相对照。现察冰冻病理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常规病理肠系膜淋巴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对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28例结肠癌中,27例成功地显示了前哨淋巴结.成功率96.4%。27例前哨淋巴结平均每人每年8枚,12例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其中有2例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有前哨淋巴结以外的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假阴性率13.3%。结论前哨淋巴结检测结肠癌对淋巴结转移有重要预测价值.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常规根治性妇科手术并降低病死率,在女性生殖道癌瘤中业已尝试前哨淋巴结诊治技术。前哨淋巴结确认可采用淋巴图或淋巴系闪烁造影术。外阴癌与子宫颈癌淋巴转移常顺序发生,前哨淋巴结确认能避免未发生转移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这一新技术包括肿瘤“超分期”、多步分层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该技术的应用使淋巴转移的检测更为准确,阳性率更高。前哨淋巴结预测淋巴转移的准确性与切除疗效还有待长期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于手术时应用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依据术前患者意愿分替代组和清扫组,替代组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清扫组前哨淋巴结活检后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腋窝复发的发生率。结果 1检出率为90.4%;清扫组中准确率为96.7%,灵敏度为92.8%,特异性为100%,假阴性率为7.1%,假阳性率为0。2并发症:替代组术后上肢麻木、肿胀、僵硬、肌力减退、腋窝外形改变方面均明显较清扫组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情况:随访21.5个月,替代组出现腋窝复发2例,清扫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基层医院仍可将其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为回顾性研究,评价外阴鳞状细胞癌T1期患者行根治性局部切除及前哨淋巴结清除术后的生存率。方法:外阴癌T1期患者术前进行淋巴结闪烁扫描,并使用硫化锝胶体及异舒泛蓝染色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原发肿瘤性局部根治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不再接受任何其他治疗。生存情况采用生命量表计算。结果:总共21例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27处,其中3例阳性。中位随访4.6年,2例患者死于癌症,3例死于并发症。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无1例死于癌症,且均无腹股沟或远处转移。所有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90%,淋巴结阴性者为100%。结论:早期外阴癌…  相似文献   

13.
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理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是否真实可靠.方法: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应用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48例化疗方案采用CEF(环磷酰氨60mg/m2,表柔比星70mg/m2,氟脲嘧啶60mg/m2),12例患者采用CET(环磷酰氨50mg/m2,表柔比星50mg/m2,多西紫杉醇75mg/m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取亚甲蓝2ml皮下均衡注射于肿瘤四周各个象限,切除的标本计数淋巴结总数和染蓝的淋巴结数,与大体标本同时作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6例乳腺癌患者中,60例前哨淋巴结染色成功(90.9%),平均检查前哨淋巴结数为1~5枚/例.8例在手术前肿瘤已局部切除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均染色成功.60例患者前哨淋巴结癌转移阳性23例,其中同时腋窝淋巴结阳性15例,阴性8例.前哨淋巴结阴性的37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阴性35例、阳性2例(前哨淋巴结假阴性占5.4%),假阴性率为8%.48例采用CEF方案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假阴性1例.12例采用CET方案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假阴性1例.60例患者中58例前哨淋巴结准确地预测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结论:采用CET或CE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其前哨淋巴结检查的病理结果同样能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99mTc-硫胶体和亚甲蓝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评价两种方法在发现前哨淋巴结中的可行性.方法 42例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均≤5cm,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20例,以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用γ-探测仪定位前哨淋巴结,其中6例应用术前乳腺淋巴闪烁显像;第二组22例,用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两组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均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共发现29例存在前哨淋巴结(69.05%).以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组,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75%;以亚甲蓝为示踪剂组,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63.64%,且与年龄明显相关(P<0.01).结论以99mTc-硫胶体和亚甲蓝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可行的.所采用的定位技术和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等是影响前哨淋巴结发现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99mTc-硫胶体和亚甲蓝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评价两种方法在发现前哨淋巴结中的可行性.方法 42例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均≤5cm,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20例,以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用γ-探测仪定位前哨淋巴结,其中6例应用术前乳腺淋巴闪烁显像;第二组22例,用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两组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均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共发现29例存在前哨淋巴结(69.05%).以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组,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75%;以亚甲蓝为示踪剂组,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63.64%,且与年龄明显相关(P<0.01).结论以99mTc-硫胶体和亚甲蓝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可行的.所采用的定位技术和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等是影响前哨淋巴结发现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CK19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HE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对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准确性的价值。方法 :以细胞角蛋白 19作为组织特异性标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 32例HE阴性的 6 8枚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灶进行检测。结果 :5例病人的 9个前哨淋巴结有微转移灶 ,其中 1例假阴性的 2枚前哨淋巴结均发现微转移灶。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是 13.2 % (9/ 6 8)。从而可使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从 95 .8%(2 3/ 2 4)提高到 10 0 % (2 8/ 2 8) ;准确性从 98.2 % (5 4/ 5 5 )提高到 10 0 % (5 5 / 5 5 )。结论 :应用CK19单抗检测乳腺癌HE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可提高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已有较多研究,其意义在于对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准确分期,筛选出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结切除,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小手术范围,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当然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假阴性率较高,如何选择注射部位以及示踪剂等。在未来,应更深入地研究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范围,以期更加合理地应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后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91例患者中成功地检测出188枚SLN,平均每例(2.00±0.09)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灵敏度91.0%(91/100),准确率96.7%(88/91),假阴性率7.3%(3/41),灵敏度为92.7%(38/41)。结论:亚甲蓝作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示踪剂安全、可靠,能准确找到前哨淋巴结,并能较好的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9.
    
吴宝潮  王筝  汪海仪  徐江  李勇 《安徽医学》2012,33(4):437-439
目的探讨乳晕下注射亚甲基蓝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6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ALN)阴性,均单独采用亚甲基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结果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ALN活检,灵敏度为95.65%,准确率为91.07%,假阴性率为13.04%,假阳性率8.70%。SLNB与ALN转移检测比较效果相一致,准确率高。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准确率较高,能较准确地预测和判定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0.
李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092-3092,3133
目的:观察前哨淋巴结能否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况,探讨在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中能否免行腋淋巴结清扫,达到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63例查体腋窝淋巴结阴性Ⅰ、Ⅱ期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美蓝染色法),随后行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0.48%,假阴性率6.67%,准确率98.25%。结论:前哨淋巴结转移状况基本上可反映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美蓝染色法)指导早期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免行腋淋巴结清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