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老年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间粘附分子-1(sVCAM-1)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正常老年人,正常年轻人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浓度。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浓度高于正常老年人和正常年轻人(P<0.01),另外正常老年人的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高于正常年轻人(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sICAM-1,sVCAM-1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存在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我们认为血清sICAM-1,sVCAM-1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一个比较敏感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及其各自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发光法及ELISA法检测78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PCT、sICAM-1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浆PCT、sl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失代偿期显著高于代偿期(均P<0.01),随Child分级的增加,血浆PCT、sICAM-1水平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浆PCT水平与血清TBil水平呈正相关,与Pla呈负相关,与血清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血浆slCAM-1水平与血清TBil、ALT水平呈正相关,与lra呈负相关.二者血浆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选择素(CD62P)和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CD62P、s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D62P和sICAM-1表达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均P〈0.01),恢复期CD62P和sICAM-1表达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CD62P、sICAM-1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的病理过程,血清CD62P和sICAM-1水平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是粘附分子-1(ICAM-1)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双抗夹心法检测了48例ACI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内可溶性ICAM-1(sICAM-1)含量的变化,同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了血糖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显示,ACI发病后2周的血清sICAM-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发病后24小时内即见血清sICAM-1水平增高,至第3天达最高水平,以后逐渐降低。血sICAM-1水平与MDA和血糖呈正相关。认为ICAM-1参与了ACI的病理损伤过程,氧化应激和高血糖可能是加重这一病理损伤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佳  汪洪毅  王新卫 《山东医药》2004,44(16):15-16
近年研究发现,血清中存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它们包含细胞膜外所有的结构区域,并有与相应配体结合的能力,称为可溶性ICAM-1(sICAM-1)。sICAM-1的产生机制可能是肿瘤细胞激活单核-内皮细胞系统,使膜型形式增加,参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作用,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表面配体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粘附功  相似文献   

6.
秦艳  崔崇瑜  王玉玮 《山东医药》2004,44(19):21-21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升高。2000~2002年,我们检测了心衰患儿血清sICAM-1水平,并探讨其在心衰病情判断与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显著高于非大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sICAM-1与hsC—RP、Fib、TG、TC以及LDL—C呈显著正相关,且SBP、hsC—RP和sICAM-1对T2DM大血管病变呈独立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8.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是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血清中的可溶形式,当某些寄生虫感染时,血清中sICAM-1水平出现显著的变化,可作为某些寄生虫病诊断、监测及评定疗效、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本文就sICAM-1的来源、结构、功能及在寄生虫感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激活素A(ACTA)与慢性肝脏疾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8例慢性肝炎(CHB)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1、ACTA含量,同时测定其肝功能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AC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或P〈0.01)。与TBil、AST、GLB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P〈0.05或P〈0.01)。血清sICAM-1、ACTA与透明质酸(HA)呈显著正相关(P〈0.05),SICAM-1与ACTA也呈显著正相关(P〈0.05)。sICAM-1、ACTA与HA水平呈正相关,提示sICAM-1、ACTA可做为反映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以及肝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克山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及与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 B,CVB)感染的关系。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22例慢型克山病患者、27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2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ICAM-1和CVB—IgM特异性抗体。结果 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q值分别为9.00、18、75,P〈0.01),慢型高于潜在型(q=10.15,P〈0.01)。慢型克山病患者心功能越差,血清中sICAM-1水平越高;克山病患者组CVB—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χ^2=5.13,P〈0.05);克山病CVB—IgM(+)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显著高于CVB—IgM(-)患者(t=2.87,P〈0.01)。结论 sICAM-1在克山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升高可能与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有关:sICAM-1水平可作为评价慢型克山病患者心功能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刘芳  于晓华 《内科》2007,2(2):206-20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方法 采用ELISA法对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CRP和sICAM-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sICAM-1和CRP的水平高于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结论 sICAM-1和CRP的高表达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王蓁  曹红  王萍  戴淑真 《山东医药》2006,46(22):16-1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及血清抗原CA125对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血清sICAM-1和CA125水平,计算两血清指标单独或联合应用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相应诊断学参数。结果异位囊肿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与血清CA125相一致。血清sICAM-1(临界值440ng/ml)诊断异位囊肿的综合评价指标(诊断指数)明显高于血清CA125(临界值35U/ml)或二者联合测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sICAM-1可作为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4例ACS,42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及36例对照组的外周血浆sICAM-1水平。结果ACS组sICAM-1水平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SCHD组sICA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炎症参与了ACS的发病机制,sICAM-1水平的高低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情密切相关,参与了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病理过程,机体可能通过上调sICAM-1表达而促发A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中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PBC患者61例,其中初发患者29例,缓解期患者21例,复发患者11例;AIH患者共59例,其中初发患者26例,缓解期患者20例,复发患者13例。健康对照50例。血清sICAM-1测定方法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生物化学酶法测定血清ALT、TBil。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PBC患者中,初发组和复发组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00);初发组和复发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缓解组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AIH患者中,初发组和复发组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00);初发组和复发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缓解组和对照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PBC、AIH患者血清sICAM-1与ALT呈正相关(r=0.664,P=0.000;r=0.784,P=0.000);PBC、AIH患者血清sICAM-1与TBil呈正相关(r=0.715,P=0.000;r=0.580,P=0.000)。结论 sICAM-1可能参与PBC、AIH的免疫损伤机制,PBC、AIH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程度与肝损害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动态观察其血清水平的变化,可望在病情活动评估、判断预后、指导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T细胞亚群。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0.05),且随着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T细胞亚群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sICAM-1水平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16.
孙颖 《山东医药》2010,50(33):75-7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以及在A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ACI患者按梗死体积分为大、中、小梗死组,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中、重型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Hcy和sICAM-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AC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Hcy和sICAM-1水平升高(P〈0.05)。小、中、大梗死组及轻、中、重型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均逐渐降低,Hcy和sICAM-1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Hcy、sICAM-1均参与了ACI的发病,三者的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59例高血压患者,其中高血压1级组20例,高血压2级组19例,高血压3级组20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HGF和sICAM-1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血清HGF[(641.65±142.90)pg/ml比(998.15±241.38)pg/ml]、sI-CAM-1[(161.70±32.36)ng/ml比(327.17±31.28)ng/ml]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压越高,其变化越显著(P〈0.01),HGF浓度与sICAM-1浓度呈正相关(r=0.317,P〈0.01)。结论:HGF与sICAM-1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而且HGF在高血压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热化疗与sICAM-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临床上多见的中晚期NSCLC对化疗疗效较差,局部热疗与化疗相结合能产生协同作用,是NSCLC治疗的新的有前景的手段。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因子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NSCLC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一项指标,有效治疗后NSCLC患者体液中sICAM-1的浓度可显著下降。本文就热化疗对NSCLC患者机体中s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sICAM-1水平进行测定。对5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存活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PTA呈显著正相关(r=0.475,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r=-0.395,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无相关性(r=0.014、-0.214,P>0.05);27例HBV DNA<1×105copies/ml者与23例HBV DNA≥1×105copies/ml者血清sICAM-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7例HBeAg( )/HBeAb(-)者与43例HBeAg(-)/HBeAb( )者血清sICAM-1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存活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sICAM-1参与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损伤过程,并与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水平无相关。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型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P)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上大多为自限性,但SAP患者死亡率高,可达20%~30%。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提高SAP生存率的关键。临床需要快捷、简便的指标用于早期诊断AP,并鉴别MAP和SAP。本研究联合检测巨噬细胞移行抑制因子(MI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尿中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以了解在AP早期诊断及SAP和MAP鉴别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