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龙坡  徐铮  张文  孙辉臣 《华北国防医药》2006,18(4):232-234,F0002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探讨支持细胞抑制素的表达.方法:对18~22 d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观察支持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支持细胞抑制素α、βA、βB亚基的表达.结果:在体外成功培养出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细胞纯度可达到90%以上.支持细胞中抑制素(INH)α、βA、βB亚基均为强阳性表达.结论:建立了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纯化培养方法,支持细胞中INHα、βA、βB亚基表达均为强阳性表达,证实支持细胞能够合成、分泌INH.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探讨支持细胞抑制素的表达.方法:对18~22 d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观察支持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支持细胞抑制素α、βA、βB亚基的表达.结果:在体外成功培养出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细胞纯度可达到90%以上.支持细胞中抑制素(INH)α、βA、βB亚基均为强阳性表达.结论:建立了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纯化培养方法,支持细胞中INHα、βA、βB亚基表达均为强阳性表达,证实支持细胞能够合成、分泌INH.  相似文献   

3.
宿明艳  桂波  钱燕宁 《江苏医药》2012,38(12):1365-1367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LPS 1μg/ml组(A组)、丙泊酚30μM组(B组)、LPS 1μg/ml+丙泊酚30μM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IL-1β和TNF-α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C组IL-1β、TNF-α及p-GSK-3表达量均较D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A组相比,C组IL-1β和TNF-αmRNA表达量降低,而p-GSK-3β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丙泊酚30μM能在体外减轻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IL-1β和TNF-α的水平,此作用可能与抑制GSK-3β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沙利度胺对人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Thd)对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Thd作用后,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早期凋亡及CD28、CD152表达,用RT PCR检测其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体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500μg/ml Thd组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早期凋亡,抑制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100μg/ml Thd组可促进T淋巴细胞CD152表达.各剂量组均能抑制IL-6、TNF-α mRNA表达,100μg/ml和500μg/ml Thd可增强IL-10 mRNA的表达.结论 Thd可以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的增殖、早期凋亡以及CD152、CD28,IL-6、TNF-α、IL-10 mRNA的表达,对健康人T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研究槲皮素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SMMC-7721人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效果。方法将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10 ng/ml TGF-β1)、低剂量组(50 nmol/l槲皮素+10 ng/ml TGF-β1)、高剂量组(10 ng/ml TGF-β1+100 nmol/l槲皮素),分别处理6 h,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形态学变化。6、12和24 h后,观察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肝癌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癌细胞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结果经TGF-β1诱导后,肝癌细胞发生明显EMT。划痕实验结果显示,12和24 h时,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肝癌细胞迁移划痕空隙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侵袭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低和高剂量组每视野穿膜肝癌细胞数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穿膜高于低剂量组(P0.05)。RT-PCR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E-cadherin mRNA表达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1),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1)。低剂量E-cadherin mRNA表达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1),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明显高于高剂量组(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1),N-cadherin、Vimentin蛋白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槲皮素通过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表达,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使得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EMT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研究槲皮素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SMMC-7721人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效果。方法将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10 ng/ml TGF-β1)、低剂量组(50 nmol/l槲皮素+10 ng/ml TGF-β1)、高剂量组(10 ng/ml TGF-β1+100 nmol/l槲皮素),分别处理6 h,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形态学变化。6、12和24 h后,观察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肝癌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癌细胞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结果经TGF-β1诱导后,肝癌细胞发生明显EMT。划痕实验结果显示,12和24 h时,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肝癌细胞迁移划痕空隙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侵袭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低和高剂量组每视野穿膜肝癌细胞数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穿膜高于低剂量组(P<0.05)。RT-PCR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E-cadherin mRNA表达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1),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1)。低剂量E-cadherin mRNA表达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1),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明显高于高剂量组(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1),N-cadherin、Vimentin蛋白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槲皮素通过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表达,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使得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EMT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对体外培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整合素α5β1表达及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FN(0、5、10、20、40、100μg/ml)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各组细胞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及细胞存活情况.结果 随着FN浓度增加,整合素α5β1表达增强.在FN低浓度(0-40 μg/ml)范围内,阳性细胞面积增多;而在FN 100μg/ml时阳性细胞面积减少.结论 FN影响小梁网细胞外基质,参与眼内压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BMP-7对TGF-β_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μg.L-1TGF-β1组,BMP-7组,TGF-β1加不同浓度BMP-7组。免疫荧光检测FN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N、ColⅠα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3μg.L-1TGF-β1刺激HK-2细胞48h后,FN表达明显增强;加入200μg.L-1BMP-7干预后荧光明显减弱。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刺激HK-2细胞48h后,FN、ColⅠα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MP-7(100~400μg.L-1)可在mRNA及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调TGF-β1诱导的FN、ColⅠα1的表达。结论BMP-7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FN、ColⅠα1的合成。表明BMP-7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改善肾功能的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LPS 1μg/ml组(A组)、丙泊酚30μM组(B组)、LPS1 μg/ml+丙泊酚30μM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IL-1β和TNF-α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磷酸化GSK-3β (p-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C组IL-1β、TNF-α及p-GSK-3表达量均较D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A组相比,C组IL-1β和TNF-α mRNA表达量降低,而p-GSK-3β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 丙泊酚30 μM能在体外减轻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IL-1β 和TNF-α的水平,此作用可能与抑制GSK-3β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揭示颗粒蛋白前体衍生物Atsttrin对骨关节炎的保护作用及对CD+4 T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60只5周龄SD雄性大鼠购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采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法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通过关节内注射15μL Atsttrin(1μg/μL)对模型大鼠进行治疗,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4周.通过番红O固绿染色检测软骨损伤程度,采用OARSI评分系统评价软骨退化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清Th1、Th2、Th17和Treg细胞比例.应用终浓度为10μg/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48 h,并分别用终浓度为10μg/L、20μg/L、50μg/L的Atsttrin处理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48 h.通过5-溴-2-脱氧尿苷(BrdU)细胞增殖测定试剂盒检测滑膜或软骨细胞的增殖.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软骨细胞中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IFN-γ、IL-4、IL-17和TGF-β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Atsttrin组大鼠的膝关节软骨破坏情况明显减轻(P<0.05).与模型组相比,Atsttrin组大鼠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评分显著降低[(2.56±0.21)比(1.08±0.11),P=0.001].Atsttrin组大鼠的血清IFN-γ和IL-17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IL-4和TGF-β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Atsttrin组大鼠的血清Th1和Th17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模型组,而Th2和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Atst?trin处理显著降低了TNF-α诱导的滑膜细胞的增殖能力,并提高了TNF-α诱导的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Atsttrin显著下调了TNF-α诱导的软骨细胞中ADAMTS-4、MMP-13、IFN-γ和IL-1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上调了IL-4和TGF-β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Atsttrin可有效抑制骨关节炎大鼠模型的软骨病变并提高关节功能.Atsttrin可通过抑制滑膜细胞增殖、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机制降解来维持关节内微环境的稳定.此外,Atsttrin的关节软骨保护作用与纠正Th1/Th2细胞以及Th17/Treg细胞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间质转化(EMT)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对照组、ox-LDL组(50μg/mL ox-LDL)、贝那普利组(50μg/mL ox-LDL+10μmol/L贝那普利)、TGF-β1组(50μg/mL ox-LDL+5 ng/mL TGF-β1)、贝那普利+TGF-β1组(50μg/mL ox-LDL+5 ng/mL TGF-β1+10μmol/L贝那普利)。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NRK-52E细胞表型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EMT标志性蛋白α-SMA、E-cadherin荧光强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NRK-52E细胞中α-SMA、E-cadherin蛋白及TGF-β/Smad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梭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增多,α-SMA荧光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减弱,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贝那普利组细胞表型改变明显减轻,α-SMA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减弱,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贝那普利组比较,贝那普利+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增强,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较,贝那普利+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逆转ox-LDL诱导的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间质转化的发生,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通路活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酚A(BPA)在不同剂量与处理时间条件下对支持细胞存活率、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水平、痛敏肽表达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BPA损伤雄性生殖系统功能的机制。方法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细胞系传代增长至对数期时,经不同剂量(5、10、100、500和1 000μg/ml) BPA处理2、8和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微量酶标法检测LDH活性、ELISA法检测CFTR与痛敏肽表达水平。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PA剂量、处理时间各自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睾丸支持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 01);处理剂量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LDH活性与CFTR表达水平均有影响;处理24 h后,BPA剂量为100μg/ml时LDH活性、痛敏肽表达水平最低,CFTR蛋白表达水平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BPA对睾丸支持细胞有一定毒性作用,可能影响支持细胞对精子细胞的能量供给与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联合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黄芪甲苷Ⅳ和紫杉醇按给药剂量分为0μg/ml组、5μg/ml组、10μg/ml组、20μg/ml组、40μg/ml组、80μg/ml组和160μg/ml组处理胃癌细胞AGS。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和STAT3-NF-κB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黄芪甲苷Ⅳ在20μg/ml、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浓度下可明显抑制AGS细胞活力,黄芪甲苷Ⅳ IC_(50)=63.99μg/ml;紫杉醇在10μg/ml、20μg/ml、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浓度下可明显抑制AGS细胞活力,紫杉醇IC_(50)=40.08μg/ml。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甲苷Ⅳ组、紫杉醇组和联合组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细胞迁移和侵袭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Bcl-2、pSTAT3/STAT3和pNF-κB/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联合组比较,黄芪甲苷Ⅳ组和紫杉醇组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细胞迁移和侵袭数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pSTAT3/STAT3和pNF-κB/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苷Ⅳ联合紫杉醇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NF-κB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龙葵碱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腹腔注射等剂量0.9%NaCl,B、C、D组分别腹腔注射龙葵碱5、10和20 mg/kg,连续染毒14 d,取出睾丸组织。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睾丸重量、脏器系数的改变观察小鼠睾丸的病理学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睾丸波形蛋白的表达和变化。结果 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 mg/kg组的小鼠睾丸组织切片病理变化明显,曲细精管明显萎缩,大量细胞脱落至管腔及管腔外面,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分离,管腔内细胞排列紊乱,精子生成数大量减少;10和20mg/kg组的小鼠睾丸脏器系数(0.346±0.020、0.222±0.050)明显低于对照组(0.416±0.06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mg/kg组小鼠睾丸波形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排列无序,阳性支持细胞脱落至曲细精管官腔之中。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龙葵碱可能通过影响支持细胞波形蛋白的表达产生雄性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锰(Mn)对PC1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以100~900μmol/L MnCl2染毒后进行四唑盐比色实验(MTT)观察MnCl2对细胞的抑制作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α-共核蛋白(-αSYN)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100~900μmol/L MnCl2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MnCl2处理组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0、300、500μmol/L MnCl2组-αSYN表达水平分别升高1.8、4.5、7.3倍(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MnCl2对PCl2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胞内-αSYN表达增高实现的。提示预防、阻止α-SYN在细胞中的聚集可能会降低Mn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所致神经损伤的干预效应。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剂量ACR(0、10、20、40、60、80和100μg/ml)作用时NB-1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ACR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设对照组、ACR染毒组(60μg/ml ACR)、BDNF干预组:BDNF1(50 ng/ml BDNF+60μg/ml ACR)、BDNF2(75 ng/ml BDNF+60μg/ml ACR)、BDNF3(100 ng/ml BDNF+60μg/ml ACR);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Western-blot检测突触素I(synapsin I)蛋白表达。结果 ACR对NB-1细胞的IC50为69.8μg/ml(48 h)。50和75 ng/ml BDNF对ACR所致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与60μg/ml ACR单独染毒组比较,神经细胞形态异常减轻,细胞相对存活率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synapsin I蛋白含量增加(P0.05);BDNF剂量增加到一定水平(100 ng/ml),干预效果减弱,细胞相对存活率、胞内钙离子浓度及synapsin I蛋白表达与60μg/ml ACR单独染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BDNF在体外条件下对ACR所致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抗胞内钙超载,上调synapsin I蛋白表达,维持突触结构完整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类胰蛋白酶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Ⅰ型胶原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HSC-T6进行体外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10、100 ng/ml类胰蛋白酶组,10 ng/ml类胰蛋白酶+(5、10、20μmol/L)罗格列酮组。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SCⅠ型胶原及PPARγ的表达。结果类胰蛋白酶可以诱导大鼠HSCⅠ型胶原表达并使HSC PPARγ表达减少(P<0.05),罗格列酮可以不同程度抑制类胰蛋白酶的上述效应,且各组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均低于10 ng/ml类胰蛋白酶组(P<0.05),各组PPARγ的表达水平均高于10 ng/ml类胰蛋白酶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够上调PPARγ表达并抑制类胰蛋白酶诱导的HSCⅠ型胶原的表达,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槲皮黄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小神经胶质细胞(BV-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利用Aβ诱导BV-2细胞发生损伤;将低(10μg/m L)、中(20μg/m L)、高(40μg/m L)3种浓度槲皮黄酮对细胞进行处理,共24 h,采用CCK8实验对BV-2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评价,应用ELISA试剂盒对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β-分泌酶(BACE)、早老素(PS1)、呆蛋白(NCT)蛋白表达水平,并对脑啡肽酶(NEP)、胰岛素降解酶(IDE)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采用Aβ诱导可较好地构建BV-2细胞损伤模型,经过低、中、高3种剂量的槲皮黄酮处理后,BV-2细胞的相对存活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药物处理组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6、TNF-α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黄酮组BACE、PS1、NCT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槲皮黄酮可以促进Aβ消化酶NEP、IDE的表达。结论槲皮黄酮对Aβ诱导的BV-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β分泌酶表达和激活Aβ消化酶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雌激素在体外调节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GROα)。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UVEC为模型,Northern法检测CXC族趋化因子GROα mRNA;ELISA方法检测细胞表面的GROα蛋白表达;静态细胞粘附实验测定细胞表面的GROα蛋白的生理意义。结果:17β-雌二醇(0.05μmol/L)明显抑制HUVEC产生GRO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而且17β-雌二醇抑制其蛋白表达水平显示剂量依赖性关系;雌激素受体α拮抗剂他莫昔芬(0.1μmol/L)单独使用不影响其蛋白表达,但可显著逆转17β-雌二醇抑制的GROα蛋白表达,显著逆转17β-雌二醇抑制单核细胞系细胞U937细胞粘附的HUVEC的作用达。结论:通过内皮细胞上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可能功能性调节人内皮细胞的GRO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槲皮黄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神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采用LPS刺激细胞诱导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炎症模型组和槲皮黄酮低(10 μg/ml)、中(20 μg/ml)、高(40 μg/ml)剂量药物组,CCK8实验检测槲皮黄酮对BV-2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ELISA实验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量,免疫印迹实验检测iNOS、COX-2、Traf6、p65及p-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槲皮黄酮可显著促进BV-2细胞的增殖,并明显降低细胞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槲皮黄酮可明显抑制TNF-α和IL-6的释放,还可显著抑制炎症相关蛋白iNOS及COX-2的表达,并且还可以抑制Traf6/p65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槲皮黄酮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抑制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raf6/p65信号通路的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