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2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使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结果:实验组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Bobath疗法加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发病在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治疗组同时加用Bobath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4周进行2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加快瘫痪恢复,提高日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在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天和治疗后6周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能力(ADI)。结果:经6周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ADL(Barthel指数)两组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期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现代康复综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86例)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康复治疗。1月后评价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74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现代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的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首发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均接受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康复治疗,时间21d,以简式(FAM)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减轻或避免了继发损伤,与对照相比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对防止脑血管病的继发障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ADL能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康复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FMA)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经6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高显著(P<0.01),且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康复组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康复组定向力及和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用药基本相同。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综合康复训练。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发现康复组Ashworth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总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能明显抑制偏瘫患者肢体痉挛,提高其运动控制能力及ADL能力,这可能与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恢复及重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320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平均于病后4天开始,按照早期康复流程进行康复训练,时间为4周,每天1次,每次30min,其余时间由家属帮助训练,以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ADL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查思想  黄石钊  刘恒 《中外医疗》2010,29(20):61-6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疗效情况。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治疗组95例,对照组给予病情稳定后10~14d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3~7d进行康复治疗,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出院时在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早期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ADL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有重要意义,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采用运动再学习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二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测ADL、Fugl-Meye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步行分级(FAc)评测步行能力。结果:治疗组患者的BI、FMA积分、步行分级(FA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ADL能力、步行能力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加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的影响。方法 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加早期康复和药物等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早期康复及药物等常规治疗。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d、20dCD62P的阳性表达率。用简化FuglMeyer法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10d、20d后CD62P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差异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10d后FuglMeyer下肢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0d后FuglMeyer下肢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加早期康复能促进ACI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其对血小板活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继发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160例首次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均接受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平均于病后6 d开始,按照早期康复训练流程进行,时间21 d,每日1次,每次1 h.以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结果 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早期康复避免或减轻了继发性损伤,与对照组亦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ADL能力及防止继发性障碍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生物反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13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151例(脑梗死91例,脑出血60例)和对照组62例(脑梗死32例,脑出血30例),2组均同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康复组于病情稳定48h后进行早期瘫痪肢体生物反馈康复训练疗法。2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0d、60d、90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卒中影响量表(SIS)对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残疾程度、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在评分上均无差异(P>0.05);治疗30d时2组上述评分较治疗前有差异,其中康复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60d、90d时上述评分显示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生物反馈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翟慧琴 《中外医疗》2014,(29):40-41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PES)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ES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S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治疗时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康复治疗时间,观察治疗后Fugl-Meyer值与Barthel指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3个月后,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患者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与晚期对照组相比较,早期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 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 0人 ,对照组 2 0人 ,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进行末经任何指导的自行锻炼。运动功能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FMA)测评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 90d治疗后 ,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明显程度改善 ,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1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及对照组(63例),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Bobath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用FMA评分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Barthel指效(B1)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FMA、BI积分均明显增加,与入组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急性脑卒中偏瘫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药物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1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药物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5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治疗组病人同时接受康复训练,用NFI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MBI评定ADL。结果:治疗组病人经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正确实行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运动功能、ADL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荣梅 《当代医学》2010,16(34):9-1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6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康复组病后3天配合患肢康复训练,对照组病后2周配合患肢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肢功能和Barthel指数都明显改善和提高,但康复组比对照组改善或提高得更为显著(P〈0.01或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脑梗死患者患肢功能及ADL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