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0例肝硬化患者和 30例健康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g)。 结果 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 ,PT、APTT、F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A、B、C级之间PT、APTT、Fg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肝硬化患者PT、APTT延长 ,Fg值降低 ,且与疾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凝血分析仅分别检测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 pugh分级状态下APTT、PT、TT、FIB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APTT、PT、TT明显延长,而FIB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2);不同肝功能分级间检测结果显示:PT、APTT、TT明显延长,FIB逐渐下降;A、B、C级中的APTT、PT、TT、FIB值间均有显著差异(P<0.03).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并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其凝血障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不同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分析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2月我院完成治疗与随访的6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我院就诊并完成治疗与随访的46例非肝硬化其他肝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CA125、CA199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g)];依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对全部肝硬化患者分级;对比不同分级的血清CA125、CA199和凝血功能;分析血清CA125、CA199和凝血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A125、CA199、PT、APTT和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CA125、CA199、PT、APTT和TT水平均高于A、B组,Fg水平均低于A、B组,且A组血清CA125、CA199、PT、APTT和TT水平低于B组,Fg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CA125、CA199与PT、APTT、TT均呈正相关(r0,P0.05);与Fg呈负相关(r0,P0.05);与Child-Pugh分级评分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与Child-Pugh分级存在相关性,血清CA125、CA199水平越高,Child-Pugh分级越重,临床可依据血清CA125、CA199水平变化预判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可能对指导早期肝功能评估与治疗计划制定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620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1)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2)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F-3000)和全自动血凝仪(ACL-200)测定620例肝硬化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的血小板及其参数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血小板比率(P-LCR)增多(P<0.01);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A、B、C级之间,其PLT、MPV、PDW、PT、APTT、TT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CR依次显著增加(P<0.01)。结论血小板与及其参数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PT、APTT、TT、Fig)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以及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80例健康成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D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bg)的变化情况及与不同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PT、TT、APTT时间较健康对照组延长,D-D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b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观察组PT、TT、APTT时间延长、DD水平升高,Fbg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是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通过检测PT、TT、APTT、Fbg及血浆D-D的变化,可有效判断肝功能损害程度,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85例健康者血液标本,用Sysmex CA7000Ⅲ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间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健康者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6项指标可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其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监测及临床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时凝血四项关键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了解其临床运用意义.方法:72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四项的检测且观察凝血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观察40例手术患者行相同方式手术且术后使用相同监护条件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不仅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而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越明显.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随着分级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降低幅度依次为A级<B级<C级,三级中的PT、APTT、TT、FIB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PT、APTT、TT时间延长和FIB结果降低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肝功能分级愈差,凝血障碍愈明显.手术惠者随着肝功能分级的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也在增加.结论: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能从多方面及时、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所以需动态地观察凝血四项指标以便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338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和54例健康体检对照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同时对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Child-Push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组PT显著延长(P<0.01),慢性轻度肝炎进展为慢性中、重度肝炎时PT、APTT、TT显著延长(P<0.05或P<0.01),FIB合成显著减少(P<0.05或P<0.01);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肝功能Child-Push分级从A、B到C级的进展之间呈负相关。结论从肝功能正常到肝炎-肝硬化的过程中,随着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不断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而FIB水平则逐渐下降;PT、APTT、TT、FIB的检测对评价肝脏受损程度、了解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及患者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功能。方法收集血防站诊治的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各5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和分析血浆凝血功能(PT、APTT、TT、Fg)、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及纤溶功能[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D-D)]。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⑴慢血组凝血功能(PT、APTT、TT、Fg)差异无显著性,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差异有显著性,纤溶产物D-D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而PLG无统计学差异;⑵晚血组PT、TT、Fg差异有显著性而APTT差异无显著性,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和纤溶功能(PLG、D-D)差异有显著性;⑶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凝血功能、抗凝血和纤溶功能差异均有显著性;2、慢血组与晚血组比较:PT、TT差异有显著性而APTT、Fg差异无显著性,AT-Ⅲ、PC差异有显著性而PS差异无显著性,D-D、PLG差异有显著性;3、慢血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凝血功能和抗凝血功能差异非常显著,纤溶功能PLG差异非常显著而D-D差异无显著性;4、晚血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凝血功能除TT差异无显著性外PT、APTT、Fg差异有显著性,抗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差异有显著性;5、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比较:TT、Fg差异无显著性而PT、APTT差异有显著性,抗凝血功能和D-D差异有显著性,PLG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紊乱,且凝血、抗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检测有助于监测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出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骨折患者手术前凝血功能检测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并检测与分折骨折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检测的临床意义.对236例骨折患者(实验组)与220例普通患者(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T、APTT、F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APTT、PT和Fg值高于对照组.而TT值两组差异显著.在手术前及手术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骨折患者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将60例肝硬化患者分3组,对照组为健康者20例,检测各组血液的前白蛋白(PA)浓度和常规凝血功能.结果:肝硬化患者中前白蛋白(PA)有不同程度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不同程度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肝硬化程度加重,Child-Pugh评分增高.PT、TT、APTT延长愈明显,PA、FIB下降愈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白蛋白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更有价值;凝血指标对评估肝痛分级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ChⅠ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Beckman coulter ACL-ADVANCE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218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Ⅰg)和D-二聚体(D-D).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中PT、APTT、TT和D-D值明显增高,而FⅠg值则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按ChⅠld-Pugh分级从A→B→C显示PT、APTT、TT和D-D值逐渐延长或升高,FⅠg值则逐渐降低,且A级与B、C两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级与C级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凝血4项指标(PT、APTT、TT和FⅠg)同时联合检测D-D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减少的程度,以及是否有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并且有助于监测对肝硬化病情的判断和评估,为临床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120例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4项凝血指标随肝病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而变化的情况及其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德国BE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20例肝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肝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总体上PT、APTT均延长,Fib降低,各肝炎组的PT、APTT、TT、Fi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只有肝硬化组和重症肝炎组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普通肝炎组和急性肝炎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PT、APTT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TT也延长,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都有明显差异,而且随着病情的不同,它们也表现出与病情相关的结果。结论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的减少程度与肝脏的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凝血功能常规对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不是十分敏感;凝血功能常规是区分急性肝炎与重症肝炎比较敏感的指标之一,而且动态观察重症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常规和总胆红素及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常规,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4.
探讨并检测与分析骨折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检测的临床意义。对236例骨折患者(实验组)与220例普通患者(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T、APTT、F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APTT、PT和Fg值高于对照组。而TT值两组差异显著。在手术前及手术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骨折患者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分期、疾病发展与血小板、凝血功能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123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不同临床分期住院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的检测结果,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肝后肝硬化代偿组和失代偿组PT、AP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Fib含量明显减低,PLT显著减少,差异也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组较代偿组PT、APTT均显著延长,Fib及PLT则均低于代偿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和PLT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对了解其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具有一定诊断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82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判断肝损害的程度和预防肝硬化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公司生产的ACL-9000全自动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82例肝硬化患者的4项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4项凝血指标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血浆中的PT,TT,APTT明显延长,Fib却明显下降。并且随着患者疾病的加重,肝功能越差,其相应凝血功能也越差。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是人体凝血因子主要合成场所,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异常可加重疾病发展,出现出血和低凝状态。肝硬化凝血因子的检测,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出血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在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486例,健康人群50例,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HBV、DNA含量.分析PT、APT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在乙肝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变化.结果 除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的P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乙型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P < 0.01),乙型肝炎各组APT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P < 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FIB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 0.01),而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PT、APTT值呈正相关,与FIB值有极弱相关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随病情而加重,FIB是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向重度或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是机体代谢的重要脏器.肝硬化患者由于发生肝实质损害,可影响蛋白质、凝血因子的合成,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随着肝硬化病情的进展,肝功能逐渐衰竭,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1].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凝血功能的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我们采用日本KX-21型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检测PLT,采用日本CA50型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原时间(TT),检测8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30例对照(NC)组比较,同时比较肝硬化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状态下PLT、PT、ATPT、FIB、TT的差异.探讨了肝硬化患者PLT和凝血功能的变化与肝功能和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血凝仪测定163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g、TT),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和网织红细胞参数(RET#、RET%、IRF)。比较肝硬化组与对照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后组间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Fig降低,PT、APTT、TT延长,PLT、PCT下降,MPV、PDW升高,RET计数、RET%、IR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降低,PT、APTT、TT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延长,PLT、PCT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下降,MPV、PDW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升高,RET计数、RET%、IRF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异常,其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有密切相关,是判定肝脏损害程度、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蔡德康 《临床医学》2006,26(12):69-69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诊断、分期价值。方法观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2例,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下降。结论肝炎后肝硬化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肝功能分期、出血严重程度、疗效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