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在DIC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浆前体蛋白(TpP)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人实验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7例DIC病人、45例Pie—DIC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BPC、PT等DIC常规检测,以及包括TpP在内的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激活和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DIC患者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或P〈0.001或P〈0.05)。Pre—DIC患者组的分子标志物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TpP在DIC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0%,而特异性为96%。结论TpP可作为DIC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既敏感又特异,且对DIC的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 l)的检测对冠心病与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组(CHD)26例,高血压病组(EH)30例和健康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浆TpP与CTn l含量。结果:CHD组,TpP值为7.26±1.97μg/ml,CTn 1值为2.94±2.51 ng/ml;EH组TpP值为3.70±1.2μg/ml,,CTn l值为1.34±1.31 ng/ml。CHD较对照组TpP值(3.14±0.96μg/ml)和CTn l值(0.67±0.21 ng/ml)均明显增高,差异呈显著性(P<0.01,P<0.05);而EH组的TpP值和CTn l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CTn l值差异呈显著性(P<0.05),TpP值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TpP与CTn l联合检测血栓前状态可能对冠心病发展为心肌梗死有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栓弹力图在诊断DIC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用于判断凝血状态的床旁检测仪器,它通过图像的方法观察血液凝固的动态过程和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动力学变化[1]。由于TEG在凝血功能监测方面的价值,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肝移植以及体外循环中对凝血状态的监测中,并取得了肯定的效果[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结果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FDP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FD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在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60例患者及210例正常人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TpP),对各项指标在诊断血栓前状态时的阳性率、准确率和敏感度进行比较。结果:160例患者血浆中vWF、TAT、TpP、tPA、PA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PT、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TpP与其他指标相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论:vWF、tPA、PAI、DDimer、Fg、TpP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而TpP灵敏度、特异性高于其他各项,在早期判断血栓前状态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变化及与创伤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6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轻伤组(ISS评分<16分)21例和重伤组(ISS评分≥16分)45例,再把重伤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例)与未并发DIC组(33例).另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1次,其余组分别于伤后1、3、7 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TM浓度.结果 轻伤与重伤组血浆TM水平伤后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伤组又明显高于轻伤组.非DIC组伤后TM水平迅速降低,DIC组TM水平先升高后降低,DIC组的TM水平显著高于非DIC组.结论 创伤后急性期TM水平的升高程度不仅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创伤后DIC的发生显著正相关.因此,测定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浆TM水平变化对预测创伤后DIC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意义,采用ELISA法对22例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48例正常对照者D-二聚体水平为0.14±0.07mg/L,22例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34±1.72mg/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8例经肝素治疗有效DIC患者第3天、第7天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5.23±1.42mg/L和2.78±0.23mg/L,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提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时DIC有诊断意义,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观察DIC病情、判断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浆前体蛋白(TpP)与颌面部肿瘤患者并发血栓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0例颌面部腺癌患者,20例颌面部非腺癌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BPC、PT等常规检测,以及包括(TpP)在内的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激活和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颌面部腺癌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1或P<0.05),TpP在颌面部腺癌组的升高与其并发血栓有一定相关性。结论TpP与颌面部腺癌患者并发血栓有一定相关性,是颌面部腺癌患者并发血栓的危险性评估,采取早期抗凝治疗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在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患者及20 例正常人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TpP)、t-Hcy含量. 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分析各项指标在诊断血栓前状态时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进行比较. 结果:① 60例患者血浆中vWF,GMP-140, t-PA, PAI, TAT, TpP, t-Hcy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TpP, Hcy异常升高患者通过跟踪随访更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AMI)、脑梗死. ② TpP, t-Hcy与其他指标相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③ PT, 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vWF, t-PA, PAI, GMP-140, TAT, PAP, D-Dimer, Fg, TpP, t-Hcy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而TpP, t-Hcy灵敏度、特异性高于其他各项,在早期判断血栓前状态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栓前体蛋白是血栓中不溶性纤维蛋白的直接前体,水平升高提示有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其对急性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受到重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血栓前体蛋白已不仅仅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深部静脉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常见的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而且在其他的一些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中也广泛的开展起来。血栓前体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液成分在抢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科合并急性DIC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50例DIC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全血治疗,将下半年收治的50例DIC产妇作为观察组,输成分血治疗。输血治疗2-4h后检测两组产妇血液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两组产妇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比较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学检查HGB、HCT、PLT、PT、APTT、D-D等9项指标与输血前比较有显著好(P〈0.05),观察组患者PLT、HGB、APTT等检验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较对照组36.0%低,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成分血较输全血对DIC的抢救效果更佳,凝血功能改善更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是否参与DIC的发病过程。方法以红细胞体外溶血后所获得的磷脂代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验中的脑磷脂,以正常人的混合血浆为基质血浆,测定凝血时间。结果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DIC患者治疗前的红细胞膜磷脂APTT明显较正常人延长,经针对病因和抗凝治疗后,DIC患者的APTT可恢复至接近正常。结论DIC患者红细胞膜磷脂可能参与DIC发病过程中高凝状态的形成,以DIC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测定APTT简便易行,可作为DIC治疗过程中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凝血障碍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法、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分别测定39例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等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DIC患儿的凝血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D-D含量明显增高,AT:A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DIC发生时死亡组AT:A阳性率达100%。结论各凝血指标特别是AT:A快速定量检测对DI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危重病并发D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用免疫法、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分别测定36例危重病并发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等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本组36例危重病患者并发DIC,治愈15例,好转9例,死亡12例;DIC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D—D含量明显增高,AT:A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AT:A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率(94.4%),且12例死亡病例均发生明显减低(阳性率达100%)。结论危重病患者DIC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治疗关键是祛除原发病,密切观察早期D1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危重病患者的早期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87例AL患进行常规DLC过筛实验即凝血象(APTT,PT,TT,Fbg)及D-二聚体(D-Dimer),FDP,3P的检测,结果:AL患DIC组与非DIC组PT,APTT比较差异有显性(PT P<0.05,APTT P<0.01),AL各亚型之间因病例减少,无法做统计学处理,但AML-M3亚型实验室检测有明显的异常,这与临床相吻合,此外HAL和CML患(均为慢粒急变)的各项指标(除Abg)较其它亚型均也表现出明显的异常,D-Dimer在DIC中的异常率为96.06%,说明 在判别DIC及非DIC中有明显意义,是早期诊断DIC的特异性指标。结论:临床可依据对DIC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早对DIC作出诊断并予以预防 和治疗,达到降低DIC所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9例产科DIC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给予不同的血液成分输血。治疗前后测定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TT)等指标并评价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DIC患者PLT、Fg水平明显升高(P〈0.05);FDP、DD、TT水平明显降低(P〈0.05)。有效率为82.75%。结论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DIC患者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自1950年~1989年在我院6862例尸检中仅发现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伴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检出率为0.04%。3例MPM患者均有皮下出血和休克,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延长,肺间质小血管内见均质透明血栓形成,血栓纤维素染色阳性。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DIC形成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DIC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C是以血管内凝血活化和微血管系统纤维蛋白沉积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最终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病情凶险,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DIC是一种源于微血管损伤并且可导致微血管损伤的获得性凝血紊乱综合征,不同的机制在止血系统的不同环节同时促使凝血活化,其中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是其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2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抗凝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在内毒素DIC中的抗凝疗效。方法建立家兔内毒素DIC模型。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静脉注射内毒素的同时分别予生理盐水、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抗凝治疗。于注射内毒素前,后2h、4h、6h检测血小板数、APTT、FX、抗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Fbg)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并对心、肺等脏器作病理检查。结果各治疗组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显著降低,生理盐水组FX、AT活性减低。治疗组FX、AT活性减低程度有改善。抗凝血酶组AT活性升高。各组FDP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病理检查:生理盐水组心、肝、肺、肾、脾脏可见微血栓形成,其他各组均未见微血栓形成。结论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内毒素DIC的抗凝疗效相似,在DIC的抗凝治疗中低分子量治疗肝素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