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该文主要是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诊疗情况作一综述。处方选穴以手足阳明经和面部穴位为主;治疗方法为以针刺为主和针刺结合其它疗法两大类;针灸治疗面瘫方法众多,经验丰富,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面瘫公认的较有效的疗法之一。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各种有效治疗方法,以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
赵祖峰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2):42-43
1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源门诊,共计10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针灸组与针灸加闪罐组各50例,男36例、女6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以20~50岁居多,病程最短1天,最长4个月。 相似文献
3.
朱海林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3):42-43
周围性面瘫,也叫面神经炎,是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发生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又称BELL麻痹。症见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洗脸漱口时发现口角歪斜,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目不能合,流泪;鼓腮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口水自该侧而流下;鼻唇沟变浅等。少数病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时机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雪琴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57-57
通过58例周围性面瘫,随机分为急性期即采用针刺组与急性期末采用针刺组,进行疗效分析,发现急性期采用针刺治疗对恢复期有明显帮助,不仅提高痊愈率,而且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属祖国医学之“口僻”、“面瘫”、“吊线风”、“口眼歪斜”、“歪嘴风”等病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入面部经脉,造成气血痹阻、经筋纵缓不收而发病.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134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治疗组在急性期进行局部针灸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采用西医治疗,急性期之后开始局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0.1%,总有效率94.3%;对照组痊愈率46.3%,总有效率8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进行局部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白新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928-929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8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衡针灸治疗周围型面瘫较传统针灸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多由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临床多为突然发病,治疗不当可有患侧面肌挛缩而嘴反歪向病侧的“倒错现象”,西医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单纯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或单纯针灸治疗效果欠佳。我们采用针灸合并药物的方法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病例系长海医院1995年9月至2001年7月的门诊患者,男275例,女233例;年龄3~75岁,平均34 相似文献
9.
面瘫即颜面神经麻痹,中医上称之为"口僻"。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口僻。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其治疗方法主要分中医和西医两大类,文章就中医治疗方法中的针灸治疗进行探讨,着重综述针灸治疗的时机、针灸取穴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生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6(3)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如眼睑不能闭合,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齿颊沟积食,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笔者按发病时间长短,面瘫发展不同阶段分四期应用针灸治疗sl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II$床资料本文51例大部分为门诊病人,少数为家庭病床病人,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13-75岁,病程1天至2年,左侧瘫29例,右侧瘫22例。2治疗方法2.1急性期面瘫出现后7天以内。取上星、患侧头维、臀风、率谷、合谷、风池等穴,针刺用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并用艾条灸缀风、牵正、地仓、颊车、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青霉素和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50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60%.结论学针灸治疗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肉收缩,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的消除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有利于受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面瘫,俗称“口眼瞩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多发病,尤以春秋两季为甚。主要症状:口歪斜,鼻唇沟变浅,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额、鼓腮、蹙眉、噘嘴,露齿时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针灸加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十分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多发病,尤以春秋两季为甚。主要症状:口歪斜,鼻唇沟变浅,眼睑不能下合。不能皱额、鼓腮、蹙眉、噘嘴,露齿时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针灸加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针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一周内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观察组病患的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辅以常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急性期就采取针灸疗法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灸结合辩证用药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1):49-49
面瘫,西医又称面神经麻痹,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之分。中枢性面瘫由脑血管疾患、肿瘤及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即BELL氏面瘫,治疗首选针灸,采用辨证治疗,每获良效。现将近两年来辨证治疗41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3例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选择中药内服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身体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没有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效果显著,明显改善身体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周围性面瘫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试验组56例患者给予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急性期即开始局部针灸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给予西医治疗,急性期之后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2.09%,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痊愈率48.83%,总有效率88.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就开始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将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选择五官超短波电疗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1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的Portmann评分,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2、3周的Portmann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同时节省患者费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