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留置胃管方法与传统留置胃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华红 《广西医学》2006,28(7):1065-1066
留置胃管是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措施,虽然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在工作中常遇到极度敏感的患者及一些急腹症、昏迷、机械通气等病人,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往往困难或失败.为了提高一次留置胃管成功率,减少置胃管过程中反复插管对患者黏膜的刺激和损害,减轻病人痛苦,笔者摸索出一套改进的留置胃管方法,经与传统留置胃管方法比较,病人感到安全、舒适,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李岩 《当代医学》2007,(13):97-97
留置胃管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证病人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喉癌手术的病人由于术后不能经口进食,需鼻饲,所以术前需留置胃管,保证病人术后营养的供给.如果术前留置胃管失败,术后留置胃管,操作比较困难且容易引起手术切口出血、感染.如果胃管在下咽部反折,胃管堵塞,不易将食物注入胃内且食物会进入咽腔,引起病人呛咳或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3.
留置胃管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证病人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喉癌手术的病人由于术后不能经口进食,需鼻饲,所以术前需留置胃管,保证病人术后营养的供给.如果术前留置胃管失败,术后留置胃管,操作比较困难且容易引起手术切口出血、感染.如果胃管在下咽部反折,胃管堵塞,不易将食物注入胃内且食物会进入咽腔,引起病人呛咳或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昏迷病人常需留置胃管,用以鼻饲、给药,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由于昏迷病人的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及舌后坠,给插管带来很大难度,用传统的方法插胃管常致失败,也有因插管引起呼吸骤停和误插的报道。为了提高昏迷病人的插管成功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侧卧位埋头含胸留置胃管”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留置胃管的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胶布固定胃管,由于皮肤汗液分泌或患者活动等原因使胶布固定不牢而导致胃管脱出,并且长期留置胃管和皮肤对胶布过敏的患者,很容易造成不适和损伤。我科自2010年来采用新方法固定胃管,无一例脱管现象,且病人普遍反应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留置胃管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胃管是一项基本护理操作.胃管的置入给病人带来了身心的痛苦,临床常出现恶心、呕吐、脉搏增快,血压上升等心理紧张及不同程度的恐惧感.这些不良的刺激可影响病人的耐受力,或因留置胃管期间咽喉部干痛不适感导致患者明显的拔管意向,甚至自行拔管而影响治疗.为了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我科自2004~2006年对97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雁  殷勤 《新疆医学》2003,33(2):67-68
留置胃管在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为预防病人术中、术后呕吐窒息,我院全麻病人常规术前留置胃管,但常规插胃管,病人常遭受很大痛苦,往往引起循环系统的改变,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对年龄较大,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因插胃管刺激而引起循环改变。而在麻醉后,病人无知觉的情况下留置胃管。则对循环干扰较轻,减轻病人痛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昏迷病人常需留置胃管,用以鼻饲、给药,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由于昏迷病人的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及舌后坠,给插管带来很大难度,用传统的方法插胃管常致失败,也有因插管引起呼吸骤停和误插[1]的报道。为了提高昏迷病人的插管成功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侧卧位埋头含胸留置胃管”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4岁 ̄84岁,均为昏迷病人。其中脑出血位于壳核区26例,大面积脑梗死8例,丘脑区出血9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2方法2.…  相似文献   

9.
昏迷患者插胃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119-1119
在临床上留置胃管是基础护理操作之一,应用率很高。对于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原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严重的舌后坠,吞咽反射减低或消失,很容易使胃管盘在口中或误入气管导致插管失败。而反复插管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加重患者的病情,且耗费护士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为提高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我科在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术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尝试,总结出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用传统方法为清醒病人留置胃管时尚有部分不能顺利完成.我们自1998年3月起对留置胃管的方法作了改进.经观察5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道营养支持、胃肠减压。但是长期留置胃管易对鼻、食管和胃黏膜造成损伤,引起一些并发症,如食管反流、炎症、水肿、出血、溃疡等,使患者感到痛苦和不适,限制了临床应用。胃食管反流临床上多见,是由于胃、十二指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为探讨胃管材料、留置时间、胃管插入方法和深度对胃管留置引起食管反流的影响,进行了凋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病人的病情不同,行胃管插入时常会遇到各种情况,造成插管失败。如何提高插管质量,降低复插率,减少操作性损伤和病人痛苦,是临床护理工作不断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对胃管插入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方法在行胃管插入时,意识正常病人取平卧位,护士左手持胃管置于患者鼻腔上方,右手用镊子将胃管送入鼻腔,使胃管在鼻腔上方自然弯曲约120°,当胃管进入咽部时嘱其做吞咽动作,其余操作步骤均同常规法;昏迷病人自然平卧即可。采用改进方法进行留置胃管 50…  相似文献   

13.
肝性脑病昏迷期是临床重症之一,临床上常需要用鼻饲行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留置胃管护理不当,也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使疾病进一步加重或恶化.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肝性脑病昏迷期留置胃管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意外昏迷的病人一般需置胃管,且需长期留置、每周更换。这类病人常伴有舌根后坠,坠向后方的舌根往往堵塞咽喉通道,给插胃管带来困难。我们总结临床插管经验,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置胃管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常用的基本操作。目前,进行鼻饲、手术前留置胃管时常用的胃管固定方法为: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认为有以下不足:胶布粘贴于病人面部,造成病人不舒适;由于面部出汗胶布固定不牢,胃管容易脱出;头面部烧伤病人面部皮肤破损,胶布不宜固定。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对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实验组借助喉镜留置胃管,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记录两组留置胃管的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一次置入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插管病人借助喉镜留置胃管,一次置入的成功率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工作中为病人留置胃管常常出现呛咳、呕吐、局部疼痛,有时不能一次插管成功,造成病人很多不适,所以对于长期留置胃管的病人来说,每周更换胃管参见《基础护理学》无疑是增加了病人痛苦。随着器材的不断更新,胃管的材料已经由橡胶换成了硅胶,能否延长更换胃管时间许多学者意见不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年来我院80位需要留置胃管时间在1个月以上的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进行了分组观察,以探讨胃管更换的适宜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常出现某些昏迷、气管插管或危重病例胃管插入困难的情况.尽管采用了管芯引导、气管导管引导、直接喉镜辅助、改变体位等措施协助插入胃管,但这类患者往往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再者由于咽喉部有气管导管占据,按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有时难以成功.我科于2007年采用指压胃管置入法插管26例,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工作中为病人留置胃管常常出现呛咳、呕吐、局部疼痛,有时不能一次插管成功,造成病人很多不适,所以对于长期留置胃管的病人来说,每周更换胃管参见《基础护理学》[1]无疑是增加了病人痛苦。随着器材的不断更新,胃管的材料已经由橡胶换成了硅胶,能否延长更换胃管时间许多学者意见不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年来我院80位需要留置胃管时间在1个月以上的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进行了分组观察,以探讨胃管更换的适宜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慧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2950-2951
目的:对需长时间鼻饲的患者,如向保证营养供给同时,尽量减轻对病人的不良刺激,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方法:将92例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用复尔凯胃管,对照组(46例)用普通硅胶胃管(14号~16号)。观察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现象;插管成功率及病人的反应;插管过程感受及食管刺激症状。结果:观察组在插管过程中流泪、呛咳、恶心、呕吐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人均插管时间比观察组短,插管时食管刺激比对照组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由于复尔凯胃管直径小(3.33 mm),长(130 mm),可留置时间长(42 d~90 d),插管过程减少病人的不良刺激及避免更换胃管的痛苦。临床病人较易接受留置复尔凯胃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