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亚群、CD8 T淋巴细胞亚群CD28分子表达变化。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意义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患者。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D8 、CD2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和重度患者CD4 、CD28 T淋巴细胞、CD8 、CD28 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 、CD2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乙型肝炎患者CD4 /CD8 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哑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免疫增强药物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 对112例乙肝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中HBV-DNA及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哑群CD3+、CD4+、CD8+、CD3-/CD16+CD56+(NK细胞)、CD3-CD19+(B细胞)表达百分比.结果 与急性肝炎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硬化组CD3、CD4、CD8均有下降(P<0.05),肝硬化组下降最明显.而肝硬化组B细胞百分比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组高(P<0.05),NK细胞百分比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降低(P<0.01).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主要为CD3、CD4、CD8.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键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3^ CD4^ 细胞降低,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下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辅助性T细胞减少及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失衡等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反应性关节炎(Re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ReA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T、CD4+T、CD8+T、CD16+56+NK、CD19+B细胞的百分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G 、IgA及IgM含量.结果:Re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及CD19+B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0.01);血清IgG水平升高(P<0.05);CD15+56+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CD3+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血清IgM、Ig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ReA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ReA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群蓉  彭运生  梁辉  曹建华  蔡朝民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2):1173-1174,120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sE-selection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则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E-selection与CD4/CD8比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检测血清E-选择素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和肝细胞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60例,非活动期52例)以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3-CD16+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活动组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结论 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疾病的病程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1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7例,重型乙型肝炎组8例,急性乙型肝炎组5例)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夹心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IL-2、IL-4及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血清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L-4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h1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疾病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HBV感染慢性化可能与Th2细胞因子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 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细胞(CD16+CD56+)所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乙肝肝炎、LC和HCC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逐步递减(P<0.05),以HCC患者下降最为显著。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LC、HCC患者CD8+T细胞则显著下降(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LC、HCC患者NK细胞计数则下降显著(P<0.05)。结论 HBV感染者临床类型不同,各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判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4例肝癌(其中47例同时伴有乙型肝炎,27例则无乙型肝炎)、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2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含量.结果:乙肝组、肝癌伴乙肝组、肝癌不伴乙肝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CD3+、CD3+/CD4+、CD3+/CD4+与CD3+/CD8+的比值及NK均下降,CD3+/CD8+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伴乙肝组、肝癌不伴乙肝组分别与乙肝组比较,CD3+/CD4+ 和NK均下降,CD3+/CD8+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癌伴乙肝组和肝癌不伴乙肝组相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和慢性乙型肝炎均会不同程度的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含量以及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32例轻度慢乙肝患者、42例中度慢乙肝患者、38例重度慢乙肝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TRECs的含量以及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轻、中、重组以及健康对照组间相比CD3~+/CD4~+/CD8~+、CD4~+CD45RA~+、CD4~+CD45RO~+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CD8~+CD45R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在重度组中下降最为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D8~+CD45RO~+存在明显的升高,同样在重度组中升高最为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RECs含量慢乙肝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轻、中、重慢乙肝组间TRECs含量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RECS是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指标,能够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近期免疫功能,外周血TRECS与CD45~+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较常规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更能全面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对AML患者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37例AML患者分别采用DA、HA、MA等方案全身化疗,28天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化疗结束后2周及下一疗程前采血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结果:AML患者CD3 、CD4 、CD4 /CD8 及CD16 56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化疗2周后CD3 、CD8 、CD4 、CD4 /CD8 及CD16 56 活性均低于化疗前(P<0.05),且高危组变化更显著,治疗有效组升高较无效组明显(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有助于AML患者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AA患者(AA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3+T淋巴细胞与CD19+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与AA免疫发病机制有关.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A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HBV-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HBV携带者为观察组(90例),根据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含量分为阴性组(14例)、低拷贝组(49例)、高拷贝组(27例),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90例),观察各组受试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和CD4+/CD8+值,外周血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活化T细胞比例,及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阳性率和PD-1平均荧光强度。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4+百分比、CD4+/CD8+值、NK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阳性率和PD-1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V-DNA病毒拷贝数的增加,CD3+、CD4+百分比、CD4+/CD8+值、NK细胞比例降低(P<0.05或P<0.01),CD8+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阳性率及PD-1平均荧光强度上升(P<0.05或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HBV-DNA病毒载量与外周紊乱的T淋巴细胞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临床可动态监测HBV-DNA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21-12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8月于我院住院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研究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照1组)和45例肺结核患者(对照2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但研究组和对照2组患者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NK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235例HBV感染者按病情分为急性乙型肝炎28例、慢性乙型肝炎40例、乙肝肝硬化(LC)76例、原发性肝癌(HCC)55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36例。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的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除NK细胞外,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慢性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普遍低于对照组,并随病情的进展而显著减少。慢重肝患者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亚群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0.05)。HCC患者CD3+、CD3-CD19+、CD4+、CD8+亚群细胞计数在所有疾病组中最低,且CD8+细胞较其他疾病组下降更为显著(<0.05)。不同类型HBV感染者NK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0.05)。结论 HB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其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发生改变,与疾病类型、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患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的特点.方法:慢重肝患者61例,乙肝引起的肝硬化26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健康志愿者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自外周血淋巴细胞CD3 、CD4 、CD8 、NK细胞(CD3-/CD16 /CD56 )、NKT细胞(CD3 /CD16 CD56 )等亚群表达百分比,计算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乙肝引起的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相比,慢重肝患者CD3 、CD4 及CD8 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存活者相比,慢重肝死亡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 、CD4 、CD8 、NK细胞、NKT细胞绝对值均有一种降低的趋势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重肝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 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 T 细胞(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治组和完全缓解( CR)组外周血Treg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初治组和CR组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初治组高于CR组(P<0.05)。初治组和CR组AML患者外周血的NK( CD3-CD16+CD56+)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低于CR组(P<0.05)。初治组 CD3+ T 细胞、CD4+ T 细胞含量和 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但初治组CD8+T细胞含量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CR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及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NK 细胞、CD3+ T 细胞、CD4+ T 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降低,表明AML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Treg控制CD8+T细胞免疫应答,同时抑制NK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在CD4+T细胞与CD8+T细胞平衡的失调中起主要作用,与 AML 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下调Treg的数量或去除其抑制功能,优化AML患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梗阻性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及其对Ⅰ期切除吻合术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11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52例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并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梗阻性结直肠癌组和非梗阻性结直肠癌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显著减少(P<0.01),CD8+细胞增多(P<0.01);梗阻性结直肠癌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非梗阻性结直肠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细胞免疫角度看,梗阻性因素并不影响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切除吻合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