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泌乳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观察分析本院62例高泌乳血症病例(功能性高泌乳血症40例,垂体微小腺瘤22例)。结果 功能性高泌乳血症药物(溴隐亭)治疗后80%患者泌乳停止,月经恢复,妊娠率达30%。垂体微小腺瘤(10mm左右),经蝶显微手术后全部恢复排卵性月经,PRL降至20ng/ml以内。结论 功能性高泌乳血症予药物治疗,而垂体微小腺瘤以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2.
用克罗米酚等促排卵药物,以联合用药方法治疗妇科内分泌功能失调的各种疾病,用药总周期855个,有效排卵率77.4%,妊娠率71.3%,流产率11.9%。治疗疾病11种,以多囊卵巢、无排卵不孕、无排卵子宫出血病、黄体功能不全、月经稀发等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3.
腹壁B超监测不孕妇女月经中期卵泡发育及排卵状况。在51例89个周期中25个周期未见排卵。在有排卵的自然周期内,排卵前卵泡直径20.7±2.5mm,排卵前1d卵泡增长4.20±1.32mm,极其显著地高于无排卵周期的15.7±2.3mm和0.59±0.32mm。在有排卵的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周期内,排卵前卵泡直径26.4±3.9mm,排卵前1d卵泡增长5.03±1.46mm。排卵前一天卵泡增长速度显著高于无排卵的治疗周期。在本组病例中,自然周期的排卵率为66%±6%,治疗周期排卵率为79%±6%,差异不够显著(P=0.16)。自然周期中的后期卵泡直径及增长速度,克罗米芬治疗周期中的后期卵泡增长速度,可在人工辅助生殖治疗中,用作排卵时间预测及卵泡成熟度判断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1961年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按照月经失调、不孕症和人体经络系统的肾、肝、脾三经及冲、任、督三脉相关的中医理论,及历代名医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上进行雌激素和针刺联合促排卵的观察,取得54.4%的排卵率效果,为使这项治疗的效果提高,1981年开始,在原有基础上,对无排卵的不孕症或月经失调患者,在月经第14天开始,取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穴位,作每日一次,每次30min的电针治疗,共3天。除观察效果外,并作以下研究。 一、单纯针刺治疗可以促排卵:在64例无排卵患者中单纯作上述针刺治疗,结果32例(59.4%)出现排卵。又对31例确诊为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进行上述电针治疗,结果排卵者16例(51.6%)。并同时在以下工作中,对电针成功与失败的因素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12例因PCSO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打孔术 药物促排卵治疗。监测术前、术后内分泌变化、卵巢排卵情况,分析综合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内分泌功能变化规律。结果 112例PCSO病例经综合治疗.排卵率达93.4%,妊娠率94.6%,LH/FSH下降,T下降。结论 PCOS患者腹腔镜手术等治疗。是PCOS治疗有效手段。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高泌乳素血症合并排卵障碍病例的诊治,探讨以诱发排卵为主的疗效、观察妊娠结局。方法:对21例高泌乳素血症性闭经与不孕均采用血清内分泌测定确诊,同时排其他不孕病因,应用溴隐亭与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结果:月经恢复率100%,治疗6个月内妊娠率99.5%;产后无一例畸形儿。结论:对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应作不孕症系统检查,排除其他不孕病因,对本病尽快使用促排卵药物,可减少溴隐亭用量,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排卵Ⅰ号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8例,采用自拟排卵Ⅰ号联合克罗米芬;对照组26例,单独应用克罗米芬,从月经或孕酮撤药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每天50g,连服5天。两组均重复应用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1.28%,排卵率77.03%,对照组治愈率30-77%,排卵率69.66%,两组治愈率、排卵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排卵Ⅰ号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腹腔镜卵巢多点打孔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对35例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行腹腔镜卵巢多点打孔术(LOD),手术前后分别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术后监测排卵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果。结果 术后血LH和T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排卵率为82.86%(29/35),1年内妊娠率为45.71%(16/35),早期流产2例,35例患者术后月经情况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LOD能明显改善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和受孕概率,相对于单纯促排卵药物治疗,该疗法有排卵率高、妊娠率高、流产率低的优点,且无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孙志华 《中外医疗》2014,33(6):132-133
目的探讨研究中医药物疗法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上的效果。方法选用2006年2月-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两组进行观察分析,40例接受中药治疗,加例接受西医治疗。结果中药组排卵率为91.6%,西药组排卵率为60.3%。西药组尿液测试5例为阳性,妊娠率为12.5%,中药组尿液测试13例为阳性,妊娠率为37.14%。结论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上,中医药物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或楔切后配合中西医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2月~2006年2月经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失败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8例,所有患者行腹腔镜卵巢打孔或楔切术,术后未排卵者用克罗米芬(或尿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中药治疗,记录月经恢复、检测排卵及受孕情况.结果:88例患者月经均有明显改善,71例术后恢复自然排卵,17例运用药物后9例排卵成功.66例获得宫内妊娠,4例早期流产.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或楔切后配合中西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成功诱发排卵,具有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择不同内分泌状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分析"病证结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为临床诊疗本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86例WHO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纠正了内分泌激素紊乱的基础上,治疗组根据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即肾阳虚型[WHOⅡ型排卵障碍中非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肝肾不足型(WHOⅡ型排卵障碍中伴高雄激素的瘦型PCOS)和肾虚夹痰湿型(WHOⅡ型排卵障碍伴胰岛素抵抗的肥胖型PCOS)患者分别给予助孕1号、2号、3号方,对照组给予一线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治疗,2组均治疗3个周期。选择排卵率、妊娠率以及活胎率作为疗效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86例患者中,共脱落(失访、剔除)5例,脱落率为6%,其中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脱落2例。(2)治疗组排卵率为70.7%,对照组为85.0%,2组均可有效提高排卵率,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妊娠率为51.2%,对照组为30.0%,治疗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活胎率为45.2%,对照组为22.5%,治疗组的活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观察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WHO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病证结合"方案治疗后的妊娠率、活胎率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弥补了克罗米芬低妊娠率、高流产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L)、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联合应用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所致卵泡发育不良型不孕不育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CL/HCG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CL/HMG/HCG方案治疗。采用B超、宫颈黏液评分和性激素测定监测排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最佳时机指导性生活。结果对照组25例治疗50周期,有排卵反应40个周期,排卵率80%,治疗期妊娠4例,受孕率16%。观察组25例治疗54个周期,有排卵反应46个周期,排卵率85%,治疗期妊娠13例,受孕率50.4%。观察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排卵方案CL/HMG/HCG较CL/HCG能显著提高妊娠率,有效地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所致之不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补肾促排卵汤、HCG联合针刺对于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LUF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以补肾促排卵汤、HCG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2例,予以补肾促排卵汤、HCG治疗。通过观察其妊娠率、排卵率及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血清孕酮(P)的检测,对比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LH、E2及P的水平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能获得较高的排卵率及妊娠率(P<0.05)。结论 补肾促排卵汤、HCG联合针刺能有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内分泌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郑晓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28-129
目的探讨妈富隆、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口服妈富隆、二甲双胍及氯米芬,B组(28例)口服氯米芬,用药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排卵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性激素、空腹胰岛素下降比例A组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排卵率A组80%,B组35%,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妈富隆、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PCOS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提高排卵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Twenty fiv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of varying degree had been treated with Buserelin (GnRH analogue) for 6 months. Among them, 83.4% reached castrated level by measuring the serum estradiol (E2) 2 months after therapy. Dysmenorrhea was alleviated or completely disappeared during therapy. Hot flush was the one mostly complained. Vaginal dryness was the second and decreased libido the third. Persisted periodic bleeding was noted in 3 patients. Ovulation was suppressed as evidenced by low serum progesterone throughout the whole course of treatment. Second-look laparoscopy was done at the end of 6-month therapy. Scoring assigned by 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AFS) was reduced by 27.5%. The adrenal gland,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s as well serum calcium and phosphate were retained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Ovulation and menstruation also returned to normal within 2 months after cessation of therapy. There were 4 pregnancies during the 6-month follow period (4/15 = 26.6% pregnancy rate). 7 patients had improved symptoms whereas 7 patients sustained recurrent dysmenorrhea. The hormonal profile showed that dysmenorrhea improved group had better ovarian suppression than the dysmenorrhea recurrent grou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科学疗效评价体系,运用中药调周法、辨证论治法、调周联合辨证论治法治疗肾阳虚、肾阴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通过大样本队列比较,总结不孕症疗效,证实中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是治疗肾虚(包括肾阴虚、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效方法。方法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女性分别予中药调周、辨证、调周联合辨证治疗,其中调周组115例(肾阳虚证75例、肾阴虚证40例),辨证组106例(肾阳虚证54例、肾阴虚证52例),调周联合辨证组108例(肾阳虚证60例、肾阴虚48例)。观察3个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妊娠率、周期排卵率、月经症状积分、证候积分的差异。结果 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调周组、辨证组、调周联合辨证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2.67%、59.26%、63.33%,周期排卵率67.43%、53.21%、65.31%,调周组、调周联合辨证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辨证组(P<0.01);治疗4个疗程后3组证候积分无显著差异,但辨证组、调周联合辨证组月经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调周组(P<0.05)。肾阴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调周组、辨证组、调周联合辨证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5.00%、53.85%、62.50%,周期排卵率79.70%、51.03%、77.97%,调周组、调周联合辨证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辨证组(P<0.01);治疗4个疗程后3组月经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调周组、调周联合辨证组证候积分显著低于调周组(P<0.01)。结论 中医生殖节律调节理论指导下的调周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促进排卵,提高妊娠。   相似文献   

17.
达英-35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丽娜  林丽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238-2240
目的:观察诱发排卵前采用达英-35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排卵障碍所致不孕的PCO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0)诱发排卵前采用达英-35治疗,对照组(n=50)直接促排卵。结果:治疗组T,LH,BMI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PCOS患者诱发排卵前采用达英-35治疗能降低高T,高LH状态,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70 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1 例给予强地松加雷公藤或环磷酰胺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好转率89 .9 % ,对照组好转率70 .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 .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报告经腹腔镜CO2激光卵巢打孔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D)20例。术后8例患者自然排卵,11例患者用克罗米芬治疗有排卵。8例患者术后妊娠,1例孕6周自然流产,7例目前在妊娠中,妊娠率为40%。流产率为12.5%。术后血中睾酮及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明显下降,而促卵泡生成素(FSH)浓度改变不明显。术后激素环境改变是诱发排卵的主要机理。CO2激光具有作用部位准确,组织破坏程度易控制及手术野无出血等优点。本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一次治疗可获多个排卵周期,无多胎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合并症,是治疗难治性PCO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4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拟对电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排卵率、治疗后一年的妊娠率以及血清促性腺激素(LH、FSH)、性激素(E2、P)水平的变化,通过B超监测比较患者主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生长的情况。结果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经电针干预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排卵率为45%,一年后妊娠率为22.5%,血清LH、FSH、E2、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和卵泡发育生长的情况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立法的电针方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促进卵泡的发育,达到促排卵的目的 ,对排卵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