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明中医》2018,(23)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鹤山市人民医院在2016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收治的176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对象,将这1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2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 32%,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 00%,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分别为97. 73%和76. 14%,存在明显差异,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家长满意度,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8例儿科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选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的起效时间和总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有27例(占78.6%)在48 h内起效,明显多于对照组的7例(占21.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6%,P<0.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可以有效地缩短治疗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腹泻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10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并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和超生脉冲电导治疗电极贴片理疗法,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4.45%,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腹泻病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因喂养不当及饮食失调所致消化不良型腹泻更为常见,是引发小儿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因单纯西医治疗起效缓慢,故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型腹泻,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标本兼治,作用持久的明显优势。通过临床反复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监护患者抗生素性腹泻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抗生素性腹泻患者,分别统计并对比患者入院后,使用抗生素3 d以下、3 d~10 d、10 d以上这个3不同时段中出现腹泻的概率。并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基础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抗生素使用的时间长度不同,引发腹泻的概率也有所不同,各组间差异显著,常规西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越易引发腹泻;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生素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口服思密达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另用中药敷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脐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8)
目的:探讨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小儿腹泻,采用中药白苓健脾颗粒与西药思密达、常乐康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4月-2016年3月于本院小儿科接受治疗的因消化不良而发生小儿腹泻的患儿50例作为中西医联合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白苓健脾颗粒联合西药思密达、常乐康进行治疗;另从同期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只给予单纯的西药思密达、常乐康行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腹痛、腹泻、腹胀以及大便性状异常治疗前后的严重程度。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总有效47例,总有效率94.0%,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8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腹痛、腹泻、腹胀及大便性状异常症状评分情况分析,治疗后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各项症状评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病情,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为临床可行性药物治疗方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7月~1998年9月,笔者共诊治病因不明的迁延性腹泻129例,发现维生素AD加中药治疗疗效优于其他方法,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9例诊断疗效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治方案》[1]。其中男74例,女55例;年龄4个月~3岁,病程15~58天,平均25.7天。低热31例,呕吐28例,纳差112例。大便<5次/天21例,5~10次/天99例,>10次/天 9例;大便呈黄绿色稀便77例,水样便52例,粘液便27例,腹胀38例,肠鸣音亢进102例。并发Ⅰ~Ⅱ度营养不良23例,… 相似文献
14.
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有感染性及非感染性腹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口服补液盐的推广,急性腹泻的治愈率升高,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在小儿尤其是年龄小于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因其胃肠道功能不成熟,粘膜免疫屏障未健全,腹泻容易迁延不愈,成为慢性腹泻。本文就迁延性腹泻结合中西医及新进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中医药》2017,(6)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中医推拿按摩对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治疗与服药时间,提升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值的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冶的10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体温与心率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安全显著,在小儿腹泻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西药治疗组中脱水较轻者加服口服补液,病程较长、脱水严重者配合静脉补液和抗炎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除了采取补液和抗炎治疗外,再予健脾止泻汤加减治疗。对3组治疗后的-】盏床综合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组3d、10d疗效均优于另两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效果明显好于单独进行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