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东莞东华医院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与未出血患者重度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服用普萘洛尔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再出血几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相对应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术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的静脉高压且出现食管静脉曲张且无消化道出血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EVL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门脉高压胃病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hild-Pugh评分与对照组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内和2年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对预防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效果显著,但并发症可能比药物治疗稍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选择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外科手术与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4),观察组在内镜下行套扎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止血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急诊止血率达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有效提高急诊止血率,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方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肾阴虚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治疗组另予养血柔肝方口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Child-pugh评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Child-pugh评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血清IL-1β、IL-6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柔肝方结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肝硬化代偿期门脉高压症患者可改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减轻炎症反应,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并发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肝硬化并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镜下见到PHG,在排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则考虑PHG出血。PHG出血给予降门脉压及制酸剂治疗。结果PHG并出血患者中,以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为主,轻度与重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越差,PHG并出血发生率越高,A级与C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功能亢进程度越重,PHG并出血的几率也增加,轻度与重度脾亢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降门脉压及抑制胃酸治疗均可止血。结论在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中,PHG并出血患者以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为主,当肝功能越差,脾功能亢进程度越重,PHG并出血的发生率越高,降门脉及抑制胃酸治疗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治疗组78例、介入治疗组46例、外科手术组26例,比较3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再出血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检测3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尾加压素Ⅱ、血管活性肠肽水平,随访3个月静脉曲张复发率。结果 3组急性期止血成功率、早期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镜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晚期再出血率分别为5.1%(4/78)、19.6%(9/46)、7.7%(2/26),内镜治疗组、外科手术组均明显低于介入手术组(P均0.05),内镜治疗组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术后1个月病死率分别为2.6%(2/78)、4.3%(2/46)、15.4%(4/26),内镜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P均0.05),内镜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介入治疗组与外科手术组(P均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介入治疗组与外科手术组(P均0.05),介入治疗组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内镜治疗组及介入治疗组尾加压素Ⅱ、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和外科手术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外科手术组治疗后尾加压素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其他组(P均0.05)。随访3个月,3组静脉曲张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效果优于外科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68-1169
目的:分析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EVL)导致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加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施行EVL前后PHG的加重程度。结果:肝功能分级高合并乙肝病毒定量阳性的肝硬化患者EVL前后的重度比例较其他组比例要高;通过对肝功能Child-Pugh(A+B)级、C级两组的研究发现,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不管乙肝病毒定量高低与否在EVL后的PHG重度比例要较EVL前要高。结论:肝硬化患者EVL前后重度PHG的构成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乙肝病毒水平为肝硬化患者EVL后引起PHG程度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所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variceal ligation,EVL)是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ees,EV)的首选有效方法,危险性小,成功率高,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临床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中医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下套扎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再给予奥曲肽、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及中药汤剂灌肠的联合治疗。治疗后,对比观察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联合使用中医药物治疗后,其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复发率、再出血率以及门静脉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套扎术联合中医药物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疗效,还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2组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记录2组给药前及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时的HR、MAP、RR、Sp(O_2),统计2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并对比2组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以及手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诱导入睡后观察组HR下降,且观察组不同时段HR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R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内镜下视野满意度、食管蠕动情况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丙泊酚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及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心动过缓、口干、低血压、高血压、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麻醉效果好,可减轻丙泊酚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瑶医膏药脐疗治疗脾胃虚寒型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抑制胃酸分泌、控制心室率、补充维生素、保肝降酶、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瑶医膏药脐疗。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内镜下表现、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内镜下表现、PCIII、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瑶医膏药脐疗能显著改善脾胃虚寒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症状、胃黏膜病变、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较对照组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治疗和术后护理。方法:选取4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所有患者实施套扎术,并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总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患者21例患者中,总满意度为66.7%,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内镜下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致命并发症。常规的内科保守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输血、凝血酶、垂体后叶素等)只能暂时止血,再出血率>80%,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60%;而手术治疗在急性出血期的死亡率>50%。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esopha...  相似文献   

14.
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采用食管静脉套扎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食管静脉套扎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24例患者套扎治疗近期止血成功率100%;18例未发生远期出血,成功率75.0%;显效率12.5%;有效率70.8%;无效率16.7%。结论:无痛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护胃方联合西药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益气活血护胃方联合西药治疗)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内镜下胃黏膜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内镜下胃黏膜表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护胃方联合西药治疗PHG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5):554-555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舒肝理气类中药配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普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紫苏陈平汤(紫苏、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神曲、麦芽、焦山楂、草豆"、生甘草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黏膜改变及患者肝功、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较前改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较前均有提升。结论:加味紫苏陈平汤联合盐酸普萘洛尔可显著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17)
目的研究解氏泻心汤联合内镜治疗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行内镜下序贯治疗,治疗组20例在胃镜序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氏泻心汤加减,疗程半年,对比2组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前后的根除率,再出血的次数,Child评分变化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静脉曲张根除与基本消失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60.0%(P 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0例,对照组5例; 2组患者肝功能治疗后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Child-Pugh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均上升,治疗组血红蛋白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组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次数明显减少,Child-Pugh评分均得到改善,血红蛋白上升,静脉曲张根治率高,解氏泻心汤联合内镜治疗能够更好地预防食道胃底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善宁(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随机分为3组,即善宁组(治疗组)32例,洛塞克组(对照组A组)34例,和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B组)35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善宁组止血有效率93.7%。洛赛克组止血有效率70.6%,垂体后叶素组止血有效率40%,3组治疗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以善宁止血有效率最高,洛塞克次之,垂体后叶素止血有效率最低。结论:善宁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