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食管与胃肠机械吻合手术方法的改进(附2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与胃肠机械吻合手术方法的改进(附236例报告)河南省济源钢铁厂医院(454650)孔凡军河南省人民医院(450003)任金祥自1988年1月至1994年10月,我们使用国产GF-I型管形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责门癌切除肿瘤后行食管与胃肠吻合23...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3岁,农民。11年前(12岁),突发吞咽出难丛进食后胸骨后疼痛、闷胀,伴呕吐陈旧食物,吐后胸骨后疼痛消失,并可继续进食。症状间断出现,时有食物突然入胃而感轻快。2月前症状加重,以“贲门失驰症”收住院治疗。体检:发育略瘦小,各器官无异常。贲门造影片示:贲门及食管下段的4cm长的对称性狭窄,呈鸟喙嘴状改变,上方食管轻度扩张,贲门周围可见软组织阴影,食管镜检查:食管扩张不明显,距门齿38cm处见到狭窄。用力推动镜身仍不能通过。术前在透视下经导丝引导置管行肠内营养,一般情况转好。于1997年3月3日在全麻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食管下段增粗直径约2.5cm,贲门部有一种物约7×7×5cm~3,上达食管下段4cm,下至胃小弯中点,  相似文献   

3.
4.
研究食管下段和胃底贲门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对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机制,以及提高外科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并可阐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该术式主要离断食管下段和胃底贲门区的反常血流,因而能达到即刻和确切止血,而且不影响门脉的入肝血流。实践表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1,2]。1 食管下端和胃底贲门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研究食管下端和近端胃的静脉解剖,以期阐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易于破裂出血的原因和机制。虽然食管曲张静脉的范围可分布很广,但令人惊异的  相似文献   

5.
正术后早期出现贲门梗阻是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一种少见而又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不明。表现为严重的进食后呕吐、频发吐口水、滴水难进,甚至危及生命。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诊治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8 d进食流质食物后出院,因出现贲门梗阻返院治疗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胸和经腹入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胸入路65例(经胸组),均行左后外侧切口经6、7肋间进胸手术;经腹入路47例(经腹组),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经腹组上切缘癌残留率达25.5%(12/47),明显高于经胸组的1.5%(1/65),P<0.01。两组无围术期死亡,近期并发症无差异。经胸组、经腹组获随访人数分别为58例和42例,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8%(8/58)vs.31.0%(13/42),吻合口狭窄分别为5.2%(3/58)vs.21.4%(9/42),差异显著(P<0.0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9%vs.52.4%,41.4%vs.35.7%,31.0%vs.28.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胸入路手术治疗贲门癌具有手术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充气状态下上腹部增强CT扫描对贲门癌可切除性的预测价值.方法78例贲门癌病人行上消化道造影,并同时行胃充气状态下上腹部增强CT扫描.提出3项CT预测不宜手术切除的标准.结果上消化道造影预测手术可切除符合率82.1%,胃充气状态下上腹部增强CT扫描预测手术可切除符合率94.9%,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胃充气状态下上腹部增强CT扫描对贲门癌可切除性的估价有重要价值,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贲门腺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贲门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快速尿素酶法,PCR-Hp-DNA,改良Giemsa染色技术检测50例慢性贲门炎,17例贲门肠上皮化生及46例贲门癌的癌灶,癌旁及相应的手术残端黏膜组织中的Hp,以30例正常人胃黏膜为对照,结果:(1)贲门癌癌灶,癌旁、相应手术残端黏膜及贲门炎,肠化生组Hp检出率分别为58.7%,71.7%、63.0%、60.0%和64.7%,比对照组16.7%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性意义(P<0.001);(2)癌灶Hp检出率较癌旁及相应胃窦中的Hp感染略低,但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3)Hp感染与贲门癌组织分型无关。结论:贲门Hp感染与贲门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101例贲门溃疡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12.
贲门失驰缓症,也称贲门痉挛或巨食道,是食管神经肌肉失常的疾患。本症发病率较低,主要见于成年人,但青少年甚至婴儿亦有报告。本病男性多于女性。本院普外科经治贲门失驰缓症1例,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24例贲门失驰缓症患施行食管下段、胃贲门部切除,食管胃壁内吻合术以重建贲门功能。术后对22例患行上消化道钡鉴透视、食管返流观察、胃镜检查、食管内侧压并随访1-5年。术后各种检查结果表明:贲门失驰缓症患经食管胃壁内吻合重建贲门后,贲门功能的正常率达95.4%。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式重建贲门功能是防止贲门失驰缓症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进的肌层内“隧道”食管胃吻合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方法:在行食管下段癌及贲门肿瘤根治性切除时,多切胃小弯侧组织及将血运较差的胃底切除,常规清扫第二站淋巴结。将食管断端全层与胃切端制作的粘膜下层管行单层宽边吻合后,再将残胃浆肌层切缘与吻合口上方食管周围的筋膜及胸膜作悬套缝合,使食管与胃粘膜下层紧贴套入,吻合口在无张力及隔绝胸腔负压的环境下愈合,结果:选择性15例食管下段癌及50例贲门肿瘤施行  相似文献   

17.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21例分析包头市第二医院(014040)外科金衍波神经科李锐铭我院自1981年11月至1996年10月间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547例,其中诊为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简称MWS)21例,占38%,均经内镜证实。其19例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贲门良性疾病行食管下括约肌功能检测的意义张世范,贾书斌,李乃斌,尹清,徐燕,王自生贲门良性疾病合并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loweresophagealsphincterdysfunction,LESD)者并不少见[1,2]。目前除原发性贲门失弛、反流...  相似文献   

19.
术前墨染美蓝标记对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生  唐云先 《中华外科杂志》1991,29(11):689-690,40
  相似文献   

20.
贲门失驰缓症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外临床》1992,7(6):368-3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