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炮制及贮藏对苍术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椁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Yi 《中医研究》2001,14(2):26-27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 .)DC、和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sis(DC .)koidz或关苍术Atractylodesjaponicakoidz exkitam的根茎 ,具有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明目的功效。苍术的主要化学成份为挥发油 ( β 桉油醇、茅苍术醇、苍术酮、苍术炔等 ) ,同时含有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1等。挥发油为苍术的主要药理活性物质。传统炮制理论认为苍术炮制后可去油以减缓燥性 ,减少副作用 ,并增强健脾止泻作用。现代研究也认为苍术中过量的挥发油…  相似文献   

3.
炮制对小苗香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善新  王勇 《中成药》1991,13(11):21-21
  相似文献   

4.
炮制对苍术挥发油等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敬群  杨小梅 《中成药》1989,11(7):17-18
为探讨苍术炮制原理及炮制与临床用药的关系,本文对苍术的清炒品、麸炒品及复方“苍术丸”中的挥发油与生品作了比较。结果,苍术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折光率、比旋度、比重及化学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油室结构亦有改变。  相似文献   

5.
生姜炮制成干姜前后挥发油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  陈军  高洁  董洁  顾薇 《中草药》2019,50(24):5988-5994
目的 比较生姜炮制成干姜前后挥发油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及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生姜炮制成干姜前后提取挥发油,皮肤电阻动力学实验和体外布洛芬透皮实验比较二者的促渗能力,ATR-FTIR红外分析挥发油透皮促渗主要机制,皮肤细胞毒性实验比较了生姜和干姜挥发油的细胞毒性,GC-MS分析成分变化。结果 干姜挥发油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姜挥发油,其透皮促渗机制主要为对皮肤角质层脂质的萃取,而生姜和干姜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均显著低于化学促渗剂氮酮,炮制后干姜挥发油的倍半萜类成分比例高于生姜挥发油,透皮后干姜挥发油组皮内的倍半萜类成分比例也高于生姜挥发油组。结论 炮制后的干姜挥发油的透皮吸收作用优于生姜挥发油,验证了中药挥发油透皮吸收促进剂存在"热者易效"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炮制对当归挥发油及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毅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496-497
目的:研究炮制对当归挥发油及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临床常用当归不同炮制品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同时比较炮制对当归挥发油的影响。结果:炮制后挥发油及多糖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各制品中以临床最为常用的酒炙品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青皮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维深  黄培良  陈芃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88-1389
青皮为中医常用理气药。临床上多用炮制品。青皮“生品性烈、辛散力强”,以破气消积为主,醋制后可缓和辛烈之性,增强疏肝止痛、消积化滞作用;青皮炭则有减低燥性,理肠止血的功效。中医认为青皮挥发油是燥性之物,炮制可使之降低,从而减低青皮辛烈之性。现代研究有报道个青皮生品挥发油中9个成分的含量[1]。另有研究证明青皮醋制品、麸炒品、青皮炭中挥发油含量、物理常数、化学组分、油室微观结构等与生品比较发生变化[2,3]。未  相似文献   

8.
对肉豆蔻滑石粉烫、面裹煨和麦麸炒不同受热条件的炮制品挥发油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炮制的温度和时间对肉豆蔻挥发油的含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肉豆蔻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检测,定性鉴别出32种化合物,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四种炮制方法对苍术中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4种炮制方法对苍术中挥发油的影响。方法:对苍术生品及4种炮制品中的挥发油含量及其物理常数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与结论:苍术经麸炒后挥发油含量降低最多。苍术生品及4种炮制品中的挥发油仅有量变而无质变。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易宾  黄慕斌 《中药材》1992,15(6):18-20
来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吴茱萸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从OV—101石英毛细管柱中分出60多个峰,初步鉴定了其中30个组分,其主要成分为β-反-罗勒烯和β-顺-罗勒烯。不同炮制条件下吴茱萸挥发油未产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干姜中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干姜药材的质量差异。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GC法分析对比11批干姜药材挥发油的成分。色谱条件:HP-5(320μm×30 m,0.25μm),程序升温:起始温度60℃,以5℃·min-1程序升温至145℃,保持6 min,再以2℃·min-1程序升温至165℃,保持5 min,再以8℃.min-1程序升温至250℃,载气为氮气,流速1 mL·min-1,分流比30∶1;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结果:标示出干姜挥发油图谱中20个共有峰,11批干姜药材的挥发油相似度较高。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干姜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石菖蒲、肉豆蔻、橘皮所含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HPLC法测定模型药物雪上一枝蒿总碱中甲素的累积渗透量,并以氮酮为对照,考察不同浓度石菖蒲、肉豆蔻、橘皮所含3种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甲素的促渗效果。结果7%石菖蒲、7%肉豆蔻挥发油与3%氮酮对雪上一枝蒿总碱的促渗效果最好,渗透系数分别为5.88、6.91、5.30、5.75;与无促渗剂组相比,促渗倍数分别为1.09、1.28、0.98、1,06倍。结论7%石菖蒲、7%肉豆蔻挥发油均能促进雪上一枝蒿甲素的经皮渗透,5%橘皮挥发油无明显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西樟帮蜜麸炒法和建昌帮蜜糠炒法对升麻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升麻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进样口温度260℃,传输线温度250℃,载气为氦气,流速1. 0 m L·min-1,分流比10∶1,进样量1μL;程序升温设定起始柱温70℃,以2℃·min-1升至150℃,保持2 min,以6℃·min-1升至240℃,保持3 min,再以25℃·min-1升至300℃,保持2 min后结束。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生品中鉴定出73个成分,蜜麸升麻中鉴定出37个成分,蜜糠升麻中鉴定出93个成分,蜜升麻中鉴定出71个成分,均以棕榈酸相对质量分数为最高,占总挥发性成分的30. 38%~46. 47%,除棕榈酸等脂肪酸类成分外,挥发油中还含有烷类、酯类、醇类、烯类、酮类、苯类、炔类、醛类、醚类等成分。升麻生品、炮制品中相对质量分数≥1. 0%的共有成分有8个,这些成分经蜜麸炒后相对质量分数大多呈现上升趋势,而经蜜糠炒后相对质量分数则大体呈现降低趋势。结论:升麻经樟帮、建昌帮所载方法炮制后,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质量分数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阐释江西特色升麻饮片的炮制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干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干姜挥发油制成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并对其质量进行分析验证。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探讨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应用TLC、UV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包合物进行质量考察。结果包合物确已形成一种新的物相,包合前后挥发油组成无变化。结论β-环糊精(β-CD)包合技术可以使干姜挥发油固化,从而减少挥发油的损失,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系统分析了历年来国内外对干姜、生姜及二者辅料姜汁的研究文献,主要总结出二者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查阅历年来在干姜及生姜的来源与产地、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还有辅料姜汁方面的研究,比较干姜和生姜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干姜和生姜不论在采收、来源、化学成分还是药理作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在使用上需区别对待。生姜和干姜作为炮制辅料,多以姜汁形式对药物进行炮制,二者炮制药物对药效的影响不同,另外作为辅料的姜汁其炮制品种不同,作用效果也有不同,在炮制药物时是要注意选择使用。建议以差异性为突破点,研究姜和姜汁的自差异性和作用差异,为姜的实际使用及临床实验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由生姜、白术及其药对中提取的挥发油组分进行检测。方法采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技术(GC-MS)和交互移动窗口因子法(AMWFA)。定性分析的方法是质谱库和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结合,而定量分析是采取总体积积分法。结果生姜、白术和药对生姜-白术的挥发油分别定性59、40和45个成分,占总含量的91.48%、93.52%和89.73%,药对生姜-白术与生姜、白术的共有组分分别为25和12个。结论药对挥发油的组分并不是两种单味药的简单加和。  相似文献   

17.
川芎挥发油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考察温度、浓度、光、pH值对川芎蒸馏液中藁本内酯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lnm处测定川芎水蒸汽蒸馏液的吸收度(A值)。结果表明,温度和光对藁本内酯稳定性影响较大,pH值对藁本内酯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川芎蒸馏液浓度对藁本内酯稳定性影响不大。提示川芎蒸馏液应采用低温避光法保存,其pH值宜定在5左右,以保证其制剂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米泔水制苍术过程中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的成分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对苍术药材、生饮片、水制品、米泔水制品和家种苍术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采用直观比较及指纹图谱法对其进行比较和定性分析。结果:通过气味分析可明显区分苍术不同炮制品,明确定性的挥发性有机物有60个单体及部分化合物的二聚体、聚合物。壬醛、(E)-2-己烯醛、2-戊烯醛、3-甲基-2-丁烯醛和庚醛是苍术药材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甲酸、乙酸甲酯是苍术饮片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β-榄香烯、β-罗勒烯、柠檬烯、α-异松油烯和β-月桂烯是水制苍术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3-甲基丁醛和2-甲基丁醛是米泔水制苍术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乙偶姻、芳樟醇、异丁酸芳樟酯、α-松油醇是家种米泔水制苍术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2-糠醛是苍术经热处理后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结论:苍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性有机物确有差异,米泔水的加入起到了减少萜类成分的作用,为更好地阐明经典名方中传统炮制方法原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藁本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考察藁本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结果 两者的成分基本一致 ,而超临界 CO2 萃取所得藁本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 2倍。结论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法是藁本挥发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姜、干姜及其炮制同一药物(厚朴)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GC-MS对生姜、干姜、厚朴生品、生姜制厚朴和干姜制厚朴的挥发油类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干姜中含有的挥发油总量高于生姜,干姜制厚朴挥发油总量也略高于生姜制厚朴;生姜中检测出9种化合物,干姜中检测出38种化合物,有4种化合物为两者共有;厚朴生品中发现16种成分,生姜制厚朴16种成分,干姜制厚朴17种成分,三者共同成分5种,生姜制厚朴和干姜制厚朴中两者共有成分14种,其中4种化合物生姜制姜厚朴相对质量分数高于干姜制姜厚朴,其余成分均为干姜制姜厚朴相对质量分数高于生姜制姜厚朴。结论:干姜和生姜制厚朴的挥发油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有一定区别,研究结果将为生姜、干姜的辅料作用差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