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俞穴隔姜灸治疗胸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俞穴隔姜灸治疗胸痹250013济南市中心医院齐惠涛250011济南市中医院宋春霞胸痹是指胸膺部疼痛而言,轻者仅感胸闷如塞,重者胸痛如绞,并伴有短气、喘息等症,在现代医学中多属于冠心病、心肌劳损等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笔者...  相似文献   

2.
耳穴贴压配合背俞穴点刺放血治疗痤疮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痤疮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年,在颜面部。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因皮脂腺分泌过多,继发细菌感染所致。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耳穴贴压配合背俞穴点刺放血疗法治疗痤疮2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隔姜灸背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临床资料   6 0例中 ,男 2 4例 ,女 36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6 0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2 0余年。均经鼻科确诊 ,并在治疗后予以随访。2 治疗方法  取穴 :肺俞 ,脾虚者加脾俞 ,肾虚者加肾俞。方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 2~ 3cm、厚约 0 2~ 0 3cm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将姜片置于所选穴位上 ,上置艾炷 ,施灸 ,每穴灸 3壮 ,使皮肤潮红而不起泡为度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间隔 2~ 3天行第 2疗程 ,治疗 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然后改为每月施灸 1次 ,为巩固疗效连灸 1年。3 疗效观察  治疗 3个疗程后 ,临床治愈〔症…  相似文献   

4.
<正>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肝斑"、"面尘",俗称"蝴蝶斑"。我们采用七白散隔姜灸背俞穴治疗,经过临床治疗观察,认为是行之有效且方便简洁的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2例患者均为2013年8月-2014年10月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美容科及皮肤科门诊女性患者,按就诊先后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年龄24-46岁,平均(32.50  相似文献   

5.
正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或)椎间关节退变等引起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1]。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大多数医家多从治疗其局部症状为主,但体质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我们于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根据整体观念考虑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在治疗颈椎病时采用艾灸大  相似文献   

6.
背俞穴放血治疗肾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绞痛是由于肾或输尿管结石造成的尿路梗阻、是以上部位尿液充胀而引起的剧烈绞痛[1],属中医"淋证"范畴,也是临床常见急症。笔者自1996年以来在门诊急诊,采用背俞穴放血疗法治疗本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耳尖配合大椎点刺放血治疗痤疮85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多发于颜面、颈颏、胸背等处 ,特征为炎性丘疹 ,继发脓疮成结节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青年男女 ,以女性多见 ,此病病程较长 ,往往此起彼伏 ,缠绵难愈。笔者近 3年采用点刺放血治疗本病 85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85例 ,其中男 16例 ,女 69例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3 9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5年。治疗方法取耳尖 (双 )、大椎 ,先在耳部搓揉使之充血明显 ,局部常规消毒 ,左手固定耳廓 ,右手持三棱针在耳尖上迅速点刺 ,用手挤压使耳尖出血 ,边挤边用消毒干棉球揩之 ,使出血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背俞穴放血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背俞穴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针灸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的总有效率96.9%,单纯针刺治疗总有效率92.5%。结论:针灸结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洪婕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37-237
尤某 ,男 ,5 3岁。 2 0 0 3年 6月 13日初诊。主诉 :头部片状脱发 2个月。 2个月前于工作时 ,同事发现大片头发脱落 ,此后又陆续脱落 2小片。平素性格内向 ,抑郁 ,嗜烟酒。小便黄 ,大便正常。睡眠欠佳 ,多梦。 2个月来未间断治疗 ,曾用 10 1生发液及多种外搽药水并口服养血补肾中药 ,均未见效。检查见 :右头部中间部 7 5cm× 6 5cm ,右后发迹处0 5cm× 1cm ,左前发迹处 2cm× 1cm ,椭圆型脱毛区 ,边缘清楚 ,皮肤光滑。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诊断为 :痰热内蕴型“斑秃”。取背俞穴之心俞 ,膈俞 ,胆俞 ,每日 1对点刺后拔罐放血 ,每穴出血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喘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肺俞穴隔姜灸进行辅助治疗,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析和探讨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2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痊愈2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6.0%,对照组患者复发7例,复发率为14.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操作简便,价格较便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吴仁定 《中国针灸》2004,24(Z1):6-7
喘证是以气息迫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呼吸迫促及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2.
凡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小儿肺的正常宣肃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咯吐痰涎的肺系病证,皆属于中医学的小儿咳嗽范畴.形成咳嗽的病因主要是感受外邪,而肺脾虚弱是其内因.肺脾不足,易生痰湿,病位主要在肺脾.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实施传统的辨证论治,还可配以拔罐、推拿、针刺、穴位敷贴等,均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背俞穴放血治疗胆绞痛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笔者1998年以来在门诊急诊中采用背俞穴放血治疗本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胆绞痛患者4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有胆囊炎病史者25例,胆石症病史者20例。1.2 治疗方法 取膈俞、肝俞、胆俞、脾俞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2~3次,深约0.1~O.3寸;随后用中号火罐以闪罐法拔罐,留罐10~12min,放血数毫升。2 结果 经治疗后,疼痛消失,一如常人,并在24h内无复发者为显  相似文献   

14.
隔姜灸肺俞穴治疗带状疱疹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笔者采用隔姜灸肺俞穴治疗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6岁,其中20岁以下10例,20岁至50岁20例,50岁以上8例;皮疹发生部位:颜面部2例、躯干部28例、四肢8例。诊断和疗效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疗方法隔姜灸肺俞穴,每日1次,每次灸3壮。3治疗结果治愈3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在治愈病例中疼痛消失最快3d,最慢20d。好转及无效病例均为50岁以上患者。4病案举例陈某,男,32岁。2002年6月10日就诊。主诉右胸胁部丘…  相似文献   

15.
点刺大椎放血治疗后发际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际疮即西医之后发际毛囊炎,一般药物难以控制,患者往往痛苦不堪.笔者采用点刺大椎放血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甚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面部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病,皮疹以丘疹性皮损为主,常反复发作。笔者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辨证论治配合背俞穴拔罐放血治疗面部痤疮患者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椎、太阳穴放血治疗感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法:取仰卧位,先取两太阳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浅刺,每穴刺3~5针,挤出少量血液,每穴05~1ml。而后取坐位,头向前低,取大椎穴,用三棱针刺3~5针,再拔火罐,出血量1~3ml,隔日治疗1次。结果:治疗244例,病程短者半天,长者半月。经1次治疗痊愈57例,2次治愈98例,3次治愈6...  相似文献   

18.
背俞穴放血结合针刺治疗斑秃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3岁。2003年6月13日初诊。头部片状脱发2个月。2个月前于工作时,同事发现大片头发脱落,此后又陆续脱落2小片。平素性格内向,抑郁,嗜烟酒。小便黄,大便正常。睡眠欠佳,多梦。2个月来未间断治疗,曾用101生发液及多种外搽药水并口服养血补肾中药,均未见效。检查见右头部  相似文献   

19.
耳穴放血配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守江 《中国针灸》2007,27(8):626-628
目的:对比耳穴放血综合治疗与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放血配合背俞穴拔罐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四环素片及外用痤疮平软膏治疗。结果:经过1~3疗程治疗,治疗组治愈率(50.0%)和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6%和76.5%,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复发或加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放血配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四环素片及外用痤疮平者。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年来采用背俞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复发性麦粒肿 45例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5例 ,男 32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65岁 ,以青壮年居多 ;病程最长20年 ,最短半年。复发次数均在 3次以上 ,最多 1 0余次 ,经过抗生素治疗及手术刮治又复发。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伏位或俯卧位 ,暴露背部 ,取双侧肝俞、脾俞 ,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并挤出血 5~ 1 0滴。对复发 5次以上的青壮年点刺后拔罐 5 min~ 1 0 min,加强泻热祛邪之功 ,隔日 1次 ,以 3次判断疗效。3.治疗结果  1次治愈 2 6例 ,2次治愈 1 2例 ,3次治愈 3例 ,4例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