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9年我考取尚德延教授的研究生。当时尚教授是全国麻醉学会的主任委员,在麻醉界威望很高。身为全国麻醉学会主委,他时刻不忘为麻醉事业的发展奔走呼吁。春节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有各学科带头人参加的茶话会上别人都在说成绩、讲贡献,尚主任却在发言中大谈社会对麻醉学专业重视不够导致学科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六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阜外医院的前身解放军胸科医院,到人事处报到时焦助理说:尚主任的麻醉科还需要人,你去他那儿吧。我敬个军礼就去麻醉科报到,尚主任对我说:你喜欢麻醉吗?我说:对麻醉一点不了解,大学里也未上过麻醉课程,不知道喜不喜欢。  相似文献   

3.
一、首创我国麻醉科 ,推动西北地区麻醉专业发展尚德延 ,字叔明 ,男 ,我国著名的麻醉学家 ,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37年高中毕业后随父母举家迁移至兰州并考入甘肃学院 (现兰州大学前身 )医学系。 194 2年底毕业后 ,尚德延在国民党第 6 8军任上尉军医 (外科 ) 3年 ,194 5年3月后在国民党兰州中央医院做外科住院医生及住院总医生 ,工作中尚德延兢兢业业 ,打下了坚实的外科学基础并深得院长张查理的赏识 (张查理为我国外科学家 ,曾是吴英凯教授大学时的外科启蒙教师 )。由于当是中国麻醉事业处于空白状态 ,1…  相似文献   

4.
我第一次见到尚德延教授是在协和医院麻醉科,他刚从辽阳战伤外科医疗研究组工作完成后,回到北京来协和参观。1954年军委卫生部为了使伤病员晚期战伤得到良好的治疗,决定成立战伤外科医疗研究组,将伤员集中到新建成的辽阳第201医院,医疗组由协和医院外科主任吴英恺及陈景云、许殿乙、赵连璧四位教授领导,医院组成了各专科病房及相关科室。  相似文献   

5.
高崇善教授(1926-2004)是我国著名的麻醉学专家,原广东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山医科大学麻醉学教研室(现中山大学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现更名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主任。高崇善教授终身从事于麻醉学事业,是我国临床麻醉学卓越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卫生界的老前辈、公共卫生学专家、北京医学院卫生系名誉主任、九三学社社员金宝善教授,因长期患病,于1984年11月11日19时30分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92岁。 金宝善教授自青少年时代起一直勤奋好学。1911年东渡日本国留学,先后在千叶医科大学与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内科及研究传染病与生物制品。1927年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1935年,我中学毕业后,看到旧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生非常缺少,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饥寒交迫,贫病交加,被帝国主义者讥为“东亚病夫”。妇女的社会地  相似文献   

8.
看到当今麻醉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亦正值实用疼痛学杂志创刊15周年之际,我们不觉中会追忆麻醉学事业的奠基人,追忆我们的前辈郑方教授。郑方老师离开我们暮然半载,深切的缅怀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9.
盛卓人教授,原籍浙江省宁波市,1928年10月3日出生于上海市,1931年松沪战争爆发,随祖母逃难到上海英租界.1937年8·13松沪战争再次爆发,1941年,日军进入租界,整个小学和中学期间都没有很好地学习.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考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继续求学,1946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第二年进入医预系,1949年二月北平西郊先行解放,文管会动员燕京、清华大学同学参军,于是和其他9位医预系同学参加解放军,来到沈阳进入中国医科大学,1953年毕业后留校任外科助教.  相似文献   

10.
王源昶教授(1922~1998)是中国现代麻醉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从事临床麻醉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达50年之久(1948.7~1998.10),为创建与发展中国麻醉医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26年,田贵祥出生于山东省城武县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国立第22中学,该校原在安徽省阜阳市,抗日战争时期迁往陕西省汉中市。1948年至1954年在兰州大学医学院学习。毕业后,田贵祥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当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的一名医生。田贵祥怀着济世救人、为国为民的崇高使命感,投入了兰州大学附属医院初期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确麻醉”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精确麻醉的开展情况,本报邀请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于布为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熊利泽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黄宇光教授一同探讨精确麻醉在我国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真正现代麻醉的起点,一般认为是发生于1842年和1846年的两个历史事件:1842年3月30日,美国乡村医生Long使用乙醚吸入麻醉为患者成功进行了颈部肿物手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醉学的历史虽可追朔到1700多年前的华佗应用麻沸散时代,在国内战争年代也曾有应用乙醚全身麻醉的记载,但现代麻醉学的起步应该从上世纪50年代初算起。当时在新中国建立后,留学美国学习麻醉学的吴珏、谢荣、尚德延、李杏芳和留学法国的谭蕙英纷纷回国参加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晓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53-2854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要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除要求麻醉医生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因此,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 1 麻醉前护理 1.1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前1d探望患者,向患者介绍术日所用的麻醉方法。指导患者提前练习术日采取的麻醉体位,使其在手术室能准确及时地摆放好麻醉体位,以及如何配合麻醉医生操作。让患者对麻醉有初步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6.
张玉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788-789
目的探讨会阴局部麻醉后行阴道分娩,其对会阴切口延裂情况及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抽取300例行会阴侧切分娩的初产妇,一组采用会阴局部麻醉(称局麻组),另一组不加干预(称传统组)。结果局麻组会阴切口延裂及产后尿潴留都明显少于传统组。结论采用会阴局部麻醉后行阴道分娩既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又能大大地减少会阴切口延裂,还能减少产后尿潴留,对母婴安全,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为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中施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骨科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为其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其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MAP、HR、SpO2值相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1d和7d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d和术后7d发生POCD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全身麻醉相比,在为老年骨科患者施行手术的过程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剖宫产占据妇产科相当大的比例,剖宫产手术显得尤为重要,剖宫产不仅给产妇和婴儿带来更大的安全几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医院妇产科工作的难度,并且给产妇的家庭和亲友们带来福音。在剖宫手术进行的时候需要对产妇进行麻醉来降低产妇的疼痛,从而有利于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方法较多,但当前最为科学最为普遍使用的麻醉方法是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方法,文章就该麻醉方法进行阐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麻醉模拟系统的培训模式加强麻醉危机管理的意识与能力。方法借助三级麻醉模拟设备,将训练方式分为危机事件的应对流程培训、临床实践急救技能的培训及领导团队能力的培训三部分;将学员分为4组,采取各组循环流动培训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训练。结果危机事件处理能力培训中分层达标率为8/10,小组达标率为3/4。团队的参与及管理能力培训中分层达标率为6/8;小组达标率为3/4。学员对培训的正向反馈为81%~100%。结论利用麻醉模拟系统对学员进行麻醉危机管理意识的学习与训练可增强麻醉危机事件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麻醉药理学实习课打破了传统单一纵向式的观摩型教学模式和临床见习只知看、不会问、不思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平衡麻醉理念导入到“以病例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横向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实病例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其把握从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关键阶段,并通过对麻醉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