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DES)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疗效.方法:220例多支病变冠心病(CHD)患者接受DES(148例)或CABG(72例),观察围术期疗效、并发症,进行临床随访了解远期疗效(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死亡、无事件存活等).结果:围手术期DES和CABG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CABG组高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脑梗塞、心绞痛、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6.7)个月随访结果示:DES组的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高于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心脏性死亡、无事件存活率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CABG和DES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近期疗效无明显区别.远期疗效观察,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区别,但CABG组的再发心绞痛及靶血管重建小于DES组.  相似文献   

2.
高速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钙化性冠状动脉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速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钙化性冠状动脉狭窄急性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对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钙化性狭窄的34处靶血管行高速冠状动脉旋磨术,并行补充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或支架置入术,观察急性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远期随访结果。结果:由术前狭窄(87.5±7.6)%减至术后残余狭窄(5.0±10.4)%熏血管造影成功率100%,操作成功率96.9%。急性期无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搭桥(CABG)。1例无Q波心肌梗死,随访期内2例心肌缺血症状复发,心源性死亡1例,再次血管重建2例,无CABG病例。结论:高速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PTCA或支架置入术治疗钙化性冠状动脉狭窄安全可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Chen W  Zhang JQ  Gan HL  Wang SX  Kong QY  Zheng SH  Bo P  Huang G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5):1016-102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LMS)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术期及中长期疗效,并分析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围术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3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626例LMS行CABG围术期疗效资料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按患者在入院前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持续2周以上)将LMS患者分为服用他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对 QT离散度 (QTd)和 QTc离散度 (QTcd)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 34例冠心病患者行 CABG术前及术后心电图 ,测定其 QTd和心率校正的 QT离散度(QTcd)。 结果 术前病人的 QTd、QTcd明显高于正常 ,CABG术后病人的 QTd、QTcd显著减少 (P<0 .0 1 )。 结论  CABG能使 QTd、QTcd减少 ,QTd、QTcd在 CABG术前病情判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713-714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CABG术后采用IABP患者20例进行规范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预后。结果:本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出院。结论: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可以减少IABP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性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成功进行DES植入术患者2734例和BMS植入患者216例术后6个月、1年进行随访,观察其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或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率、病死率,分析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1年时DES组ISR发生率均低于BMS组(9.58%vs 18.98%,18.32%vs 3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CABG或再次PCI治疗率和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访1年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支架直径≤3 mm、吸烟和年龄是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中,DES的远期疗效优于BMS,但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严重的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不良预后相关。关于轻度肾脏损害的影响所知甚少,以往研究主要就血清肌酐水平进行分析,但血清肌酐水平是一项不敏感的肾功能指标。近期的研究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是一项更具识别力的指标。然而,关于利用eGFR来预测CABG后预后的数据有限。方法和结果:观察了2067例行CABG的连续患者,手术前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术后对患者随访中位期2.3年。根据M DRD公式计算出GFR估计值。主要结果为全因死亡。随访中死亡的158例患者eGFR(x±s)为57.9±17.6m l/(m in·1.73m2),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80岁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治疗难点、围术期处理,以提高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6年12月62例≥80岁冠心病患者行CABG,男46例,女16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为(82±2)岁。其中停跳CABG30例,不停跳CABG32例。结果全组行单纯CABG54例,CABG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DVR)1例,CABG 二尖瓣置换(MVR)1例,CABG DVR 三尖瓣成形(TVP)1例,CABG 室壁瘤切除3例,CABG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LR)2例。共搭桥145支,胸廓内动脉桥41支,静脉桥104支。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病死率为9.7%。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随访40例(71.4%),平均随访时间为(6.2±5.0)个月;6个月时,90.0%(36/40)的患者无心绞痛发作。结论≥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行CABG是可行的,应重视围术期处理,及时处理并发症,不应因患者年龄大而放弃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 CABG术后急性发作快速心率的房颤患者38例,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剂量150mg,5~10min注射完毕,后以0.6~1.0mg/min持续泵入,总量<1.2g/d。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持续动态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室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38例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5例用药后出现一过性长RR间期,最长达1.8s;4例血压稍下降,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结论: 静脉注射并泵入胺碘酮转复CABG术后急性发作的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患者接受同期CABG联合CEA治疗,46例患者接受单纯CAB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IABP植入率,房颤、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术后心绞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谵妄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6~24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适,心功能Ⅰ~Ⅱ级。结论同期CABG联合CEA治疗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脑血管意外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两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FCI)后发现左冠状动脉(LM)主干严重病变。继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而获较好疗效;现分析有关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2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63例接受单纯CABG外科治疗的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14例;年龄41~83(63.1±9.2)岁。根据末次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反流组(二尖瓣无反流+微量反流)与残余反流组(二尖瓣少至中量反流),其中无反流组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62.9±8.5)岁;反流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63.3±10.4)岁。收集患者术前、术后出院时及随访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记录术后残余IMR程度,检测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评估患者左心室重构的逆转;并且记录术后并发症、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比较及影响因素。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全组患者均未出现IMR程度进一步加重,术后IMR面积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术后LVEDD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48.0±5.8)mm vs(54.6±5.54)mm,P0.01];LVEF较术前显著升高[(45.3±9.9)%vs(41.3±8.4)%,P0.01]。全组随访5~15年,随访期间死亡18例(6例为心源性死亡,余12例为非心源性死亡),失访6例,共有效随访56例(88.9%)。无反流组术后LVEDD较残余反流组更小(P=0.0410.05);术后LVEDD是术后存在IMR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单纯CABG术远期疗效好,术后LVEDD是影响术后IM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接受CABG的患者行64排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和血管重建,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移植血管成像。结果:27例患者共完成79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移植血管均成像,其中包括乳内动脉桥血管24支,大隐静脉桥血管52支,桡动脉桥血管3支。64排螺旋CT检查显示乳内动脉桥血管狭窄率为25.0%,大隐静脉桥血管狭窄率为57.7%,桡动脉桥血管狭窄率为66.7%,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检查假阳性率为8.6%,假阴性率为2.3%。结论:64排螺旋CT检查是CABG患者术后随访较理想的方法,且安全、快捷、无创伤。  相似文献   

14.
    
陈红 《安徽医学》2011,(9):1308-1309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的监护经验及体会.方法对182例行CABG术患者在ICU期间实施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管理,引流管护理,以及对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结果全组182例手术患者,其中8例死亡,2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74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CABG术后加强对循环系统、呼吸...  相似文献   

15.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心病患者旁路移植(CABG)术后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对46例冠心病CABG术后患者可评估的114条桥血管进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TA能够清晰判断CABG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显著狭窄或闭塞,并能清楚显示桥血管吻合口的情况。CTA正确诊断22处病变,漏诊1处,误诊3节段;敏感性96%,特异性97%,阳性预测率88%,阴性预测率99%;准确率96%。结论:CTA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图像清晰,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一种重要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心肌桥患者的住院病史及随访资料.回顾患者的症状、检查、诊断、治疗和病情随访情况,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和疗效,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相关讨论.结果 共收治心肌桥患者2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或证实.患者均有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症状而经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所有患者接受CABG治疗,其中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G)15例,体外循环下CABG(CCABG)11例;无手术死亡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病例.术后随访 (3.5±2.0)年,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明显;发生心绞痛5例,经药物治疗后均缓解;心电图复查显示,22例ST段无明显异常,4例ST段压低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 心肌桥为先天性冠状动脉走行畸形,其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缺血症状严重而经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的心肌桥患者,CABG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术后仍有心绞痛发作,可能与血管痉挛以及自身血管与桥血管竞争血流有关.  相似文献   

17.
Han YL  Wang XZ  Jing QM  Wang SL  Ma YY  Wang HS  Lua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26-2829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完全血运重建的512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CABG262例,接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250例,比较其围术期及随访期间临床疗效。结果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比CABG组手术成功率高(100%比96·6%,P<0·01),住院期间总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ABG组(1·2%比5·3%和1·6%比5·3%,均P<0·05),但2组住院期间无事件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2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14个月,随访率、MACE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及无事件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CABG组心力衰竭死亡率显著高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10·9%比4·8%,P<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长期疗效与CABG相当,是治疗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3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处理的体会.方法:39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8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31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同期瓣膜置换3例、室壁瘤切除2例.结果:39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1例术后2个月死于脑出血,1例术后3个月复发胸闷、下肢浮肿,余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可正常生活.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搭桥9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院97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中的难点,总结围术期处理的要点,以提高CABG的疗效。方法1997年5月至2004年11月共行CABG 970例,其中停跳下行CABG 394例,不停跳下行CABG 382例,单纯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30例,CABG TMLR 50例,CABG 瓣膜手术67例,CABG 室壁瘤手术41例,CABG 左房黏液瘤切除术2例,CABG 室间隔穿孔修补术2例,CABG 升主动脉成形术1例,CABG 纵隔内肿瘤切除术1例。结果平均冠状动脉搭桥数量为(2.8±1.0)支。住院期间死亡37例,病死率为3.8%。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较术前大为提高。结论合理地开展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Wang X  Nie SP  Du X  Lü Q  Kang JP  Liu XM  Hu R  Dong JZ  Liu XH  Ma CS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8):3409-3412
目的 对比严重左心室扩张(LV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方法 选择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严重LVD患者251例,分析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住院和随访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结果 严重LVD患者接受PCI治疗101例,CABG治疗150例,其中PCI组的住院MACCE发生率低于CABG组[3.0% (3/101)比10.7% (16/150),P=0.024],住院病死率分别为2.0%、8.7%(P=0.028).PCI组和CABG组分别随访(516±182)d和(515±231)d(P=0.967),分别有99例(98.0%)和136例(90.7%)完成随访.两组随访MACCE发生率PCI组、CABG组分别为18.2% (18/99)、9.6% (13/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14.1%、14/99)比CABG组高(0.7%、1/136,P<0.01),两组随访死亡[4例(4.0%)比12例(8.8%),P=0.151]、心肌梗死[2例(2.0%)比1例(0.7%),P=0.781]和脑卒中[2例(2.0%)比0例(0.0%),P =0.176]的发生率相当.结论 严重LVD患者接受PCI安全可行,其住院病死率较低,远期预后与CABG相当,但再次血运重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