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季节出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季节出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吕锋,赵贵芳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出生季节与精神分裂症(。h)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认为冬季出生者有较高的SCh发生率l','1,并有一定的临床特征I'l本文对sffi例不同季节出生的S。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脑CT扫描。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CT异常发生率较正常人为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冬季出生者CT异常率较非冬季出生者高;家族型病例CT异常率高于散发型患者;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例CT异常率高于阳性症状患者.  相似文献   

3.
出生季节、并发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天出生的人,以后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这一结论已相当肯定,已经大量的人口调查和对南、北方及热带地区国家的调查所证实。有人认为,冬天病毒感染流行可能是某些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在冬天和城市出生,并有遗传性易感的人,在胎儿时或生后一个月内常可由于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因此以后较易出现心理损害,包括精神分裂症。城市冬季出生的高危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最高发病率是21%,基础高危率是9%。1974年Videbech等证实,冬天出生的人中,精神分裂症增多与普通人群中冬季死胎数增多相平行,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冬季妊娠和新生儿并发症增多  相似文献   

4.
不少国家,对于精神病患者和出生月份的关系已有很多的论述。尤其躁郁症和非定型精神病与出生月份有着显著关系。但关于癫痫方面的报告较少,在日本也是如此。作者对528名分裂病者和217名癫痫患者的出生月份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并进一步和一般人的出生月份作了比较。结果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癫痫患者与一般人相比,冬季出生为多;夏季出生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精神分裂症与出生季节之间的关系,对617名精神分裂症病人与623名正常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与正常人比较冬季出生率有显差异(p<0.05),出生季节与临床类型、有无家族史、性别之间无显意义。说明精神分裂症病人冬季出生率比正常人高,季节因素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与出生季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精神疾患与出生季节之间的相关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国外有人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较多出生于冬季和早春,较少出生在春末和夏季。为了解我国病人是否如此,我们对本院住院及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类似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与正常人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7.
5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季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季节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引起精神病学界的广泛兴趣。一般认为冬季出生者后来有较高的精神分裂症发生率[1,2],也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时间的季节性并不固定,会因年份及地区而改变,即存在“季节性转移”[3],而另有学者则否认精神分裂症出生季节性的存在[4]。为了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出生季节的关系,我们尽量避免相关因素的影响对5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生季节进行分析,试图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资料 对象:研究组、对照组各551例,均为山东省域内出生和常住人口。由于遵循1∶1配对的原则,两组间性别构成、年…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2004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常州市出生的16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生季节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中以冬季出生比率最高(37.3%),夏季出生比率最低(17.3%),但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6,P〉0.05);不同亚型(Ⅰ型、Ⅱ型;偏执型、非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出生季节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无关。  相似文献   

9.
国外许多研究报告精神分裂症有一个冬季和/或早春冬出生率增多,Nasrallalh及Hsieh等发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女性冬季出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大鼠听皮层GABAA受体亚单位mRNA年龄相关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大鼠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层GABAA受体a2及β3亚单位mRNA年龄相关的表达变化。特异性DIG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检测显示,a2亚单位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从出生后第1天开始逐渐增加,到第12d达到一个高峰,而后逐渐减少,出生后21d降至检测水平以下;β3亚单位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从出生后第12d,一直保持较高表达水平,第12d后急剧降低,第21d后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在皮层水平上探讨出生后听觉功能发育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一个中国人群中分析胎儿宫内发育与成年期脑血管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历史回顾性研究方法,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1921-1941、1948-1954年出生的2085名出生队列人群为研究对象.从产科病历获得他们与宫内发育有关的围产资料,通过对该人群临床体检和问卷调查,综合病史、体检、血生化检查、头颅CT扫描等方法诊断脑血管病病例以及成年期脑血管病危险因子;分别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测量宫内发育与调查时点现患脑血管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探讨胎儿宫内发育状况与成年期脑血管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128例(6.1%)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脑梗死68例,脑出血9例,无症状性脑梗死5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病组出生体重、出生头围均低于未患病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性别、孕周、出生时父亲职业等其他围产资料以及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血症、超重、吸烟、文化程度等成年期危险因子后,出生体重按连续计量资料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出生体重每增加1 kg,成年期脑血管病患病风险下降67%(OR=0.33,95% CI0.17~0.62);出生体重按等级计数资料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2500~3000 g组脑血管病患病风险较3001~3500 g对照组增加86%(OR=1.86,95%CI1.14~3.00,该组患病率8.7%);而3500 g以上组患病危险则较对照组下降68%(OR=0.32,95% CI0.13~0.77,该组患病率2.4%),出生头围和其他围产资料与成年期脑血管病之间未见到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提示高年龄、高血压病、超重等成年期危险因子也是本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与国外类似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一致,在首次对一个中国出生队列人群研究中同样发现,以低出生体重为标志的宫内发育迟缓与成年期脑血管病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低出生体重(2500~3000 g)是成年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出生体重(>3500 g)是成年期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高年龄、高血压病、超重等成年期因子也是本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了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 ,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mRNA年龄 依赖性的表达变化。特异性DIG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检测显示 ,NR2B亚单位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从出生后即有高水平表达 ,之后 ,随着天龄增长逐渐递减 ,在出生后 14d出现一过性表达高峰 ,14~ 2 1d时表达水平急剧降低(>5 0 .0 % ) ,2 1d后保持低水平表达至成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在皮质水平上探讨出生后听觉功能发育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 mRNA年龄-依赖性的表达变化.特异性DIG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检测显示,NR2B亚单位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从出生后即有高水平表达,之后,随着天龄增长逐渐递减,在出生后14 d出现一过性表达高峰,14~21 d时表达水平急剧降低(>50.0%),21 d后保持低水平表达至成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在皮质水平上探讨出生后听觉功能发育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胎儿在出生前和出生时的合并症,对儿童期发生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起有多大的作用?对这个问题曾有过不少研究,但各人报告很不一致:有人认为两者关系很大,也有人认为关系不大,还有人认为出生前的合并症对发病的关系很大,而出生时的合并症却关系不大,也有人持相反意见。本文观察精神分裂症患儿35例,其中33例的情况是这样的:年龄自5岁4个月到13岁10个月,平均为8岁7个月;男性27例,女性6例;以他们的同胞兄弟姐妹83人作为对照,两组的出生时平均体重相仿。了解他们在出生前有没有发育不成熟、妊娠毒血症和母体阴道流血等合并症,在出生时有没有臀位分娩,前置胎盘,中、高位产钳、人工引产、产程过长,新生儿窒息,喷射性呕吐或其他严重的新生儿疾病等合并症。结果发现如下:(一)精神分裂患儿的出生前合并症较对照组稍多,但差异不显著;出生时合并症则远较对照组为多(P<.01);两者合起来对比,也远较对照组为多(P<.01)。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为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质量<2500 g的婴儿,应称为低出生体质量儿[1]。随着医学发展及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越来越高,但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仍占绝大多数。因此强调早产儿、低出生体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亚型的出生季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的出生季节性早就引起人们的注视,国外有学者就精神分裂症亚型出生季节的特点进行了报道。为了探讨我国精神分裂症亚型与出生季节的关系,作者对5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生季节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的出生季节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分析脑性瘫痪组(n=457)及对照组(n=457)小儿的出生季节及出生月份情况。结果脑性瘫痪患儿多出生在夏季,出生高峰在1月份与6月份。结论脑性瘫痪有出生季节性  相似文献   

18.
晨服短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冬季抑郁【英】/SchlagerDS……//AmJPsychiatry。-1994,151(9);1383~1385根据人体褪黑激素分泌与昼夜变化节律相关的研究发现,有人提出,光照治疗冬季抑郁症的机理是利用光照人为地缩短黑夜,...  相似文献   

19.
大鼠听皮质NMDA受体来单位NR2BmRNA年龄—依赖性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 mRNA年龄-依赖性的表达变化。特异性DIG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检测显示,NR2B亚单位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从出生后即有高水平表达,之后,随着天龄增长逐渐递减,在出生后14d出现一过性表达高峰,14-21d时表达水平急剧降低(>50.0%),21d后保持低水平表达至成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在皮质水平上探讨出生后听觉功能发育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儿童孤独症出生季节与不良因素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儿童孤独症出生高的季节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1986~ 1996年间对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的儿童孤独症患儿 ( 12 4例 )与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儿童 ( 12 0例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孤独症患儿的出生季节以春季 ( 3~ 5月 )和秋季 ( 9~ 11月 )为高。妊娠期和围产期有不良因素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春季出生的婴儿尤其要避免妊娠早期和围产期不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