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88例IEU患者进行调查。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38%,感染部位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分另q占73.68%、9.87%、6.5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减少呼吸道感染,重视多耐药菌株,掌握ICU病原菌变化规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ICU所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手术切口的感染。结论: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消毒隔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482-1484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RICU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RICU收治住院患者1347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4.60%,按照临床病情分级程度进行调整,病情调整后的调整感染率为2.28%。在单因素分析中,分别计算每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发现临床病情分级,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糖尿病、多发伤、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与医院感染关系较为密切。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病情分级、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是其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死亡病例87例,总病死率为6.46%。在62例医院感染的病例中,死亡11例,病死率17.74%,非医院感染患者1285例,死亡76例,病死率5.91%,感染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χ2=10.85,P=0.001),此类患者病情危重也将会影响其死亡。调整年龄性别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感染者的死亡风险仍然是非感染者的1.87倍。结论:感染者的死亡风险较非感染者高。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糖尿病、多发伤、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与医院感染关系较为密切。临床病情分级、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是其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康  杨莉莉  唐方  陈金蓉 《四川医学》2005,26(8):900-90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采取措施,予以防护。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004年1~12月ICU收治6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77例,感染率11.32%;例次感染112例,例次感染率为16.4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77例,泌尿道31例,胃肠道4例,在送检的各类标本中检出G^-54株,G^+25株,真菌40株。结论加强ICU医院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发生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BSI)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中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检索关于BSI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4月,通过双人交叉纳入、排除、提取最终获得文献的效应量,使用Revman 5.0进行数据分析,评估了研究异质性和偏倚风险。结果 获得参考文献13 691篇,经过纳入、排除后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11篇,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分,最终结果显示危重症患者发生BSI的危险因素有以下8项:肠外营养(OR=5.07,95%CI:2.89~9.10)、呼吸衰竭(OR=3.03,95%CI:1.90~4.83)、脓毒症(OR=2.13,95%CI:1.50~3.01)、深静脉置管(OR=3.57,95%CI:2.16~5.90)、免疫抑制(OR=3.52,95%CI:1.72~7.20)、机械通气(OR=5.28,95%CI:2.05~13.62)、心脏事件(OR=3.07,95%CI:1.68~5.62)、既往暴露于抗生素(OR=2.46,95%CI:1.14~5.33)。结论 初步阐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BSI的危险因素包括肠外营养、呼吸衰竭、脓毒症、深静脉置管、免疫抑制、机械通气、心脏事件、既往暴露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曾苹  张国英 《西部医学》2012,24(10):1881-188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以利于早期认识和诊断,从而建立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入选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分项研究,分析其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指标中单因素分析共有12项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对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纳入的相关指标为国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年龄(≤1岁)、入住PICU时间(〉7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肠外营养等5项。结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为建立医院感染预警提供依据。加强PICU病房管理,加强危重患儿的保护性隔离,减少有创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P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庆倩  黄锋  沙霞  王鹤  胡氏月  贾浩源 《海南医学》2020,31(19):2510-2513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病原学特征,并研究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NICU感染的125例新生儿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新生儿150例作为未感染组,观察细菌种类及其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ICU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NICU医院感染的新生儿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尿路感染;标本中培养出1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61.6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2.40%)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60%)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阴性菌占37.60%,其中大肠埃希菌(14.40%)和肺炎克雷伯菌(11.20%)为主要病原菌;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新生儿在胎龄、出生时体质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Apgar评分、侵袭性操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时体质量<2 500 g、住院时间≥10 d和侵袭性操作是NICU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2013年5月~2014年8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临床分组,医院感染组150例和非感染组1500例。观察两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机械通气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OR=1.818、4.468、4.049、4.897、3.768,P<0.05)。结论 及时规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对于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早产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NICU住院的1685例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5例早产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79例次,发生率为16.56%;住院日相关的医院感染率为46.87/1000住院日;感染部位以肺炎为主(41.85%),病死率为18.94%。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57.83%),主要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比较,胎龄更小,体质量更低。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OR=6.982)、其他有创操作(OR=5.214)、出生体质量≤1500g(OR=3.265)和胎龄≤32周(OR=2.412)。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最主要的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ICU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CU住院患者1 207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02例,医院感染率16.74%;例次感染率18.89%,明显高于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2.76%)。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62.72%)、血液(17.11%)及泌尿道(14.04%)等。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实施重点监控。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组合式干预措施,切实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的方法 对2006年1月至12月入住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29.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3.4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75.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萄萄球菌属细菌为主.结论 ICU由于危重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均是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按照WS/T312-2009行业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对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ICU住院> 48 h的1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00%,40例次,例次感染发生率为40.00%,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7%;尿道插管使用率为59.67%,呼吸机使用率为37.66%,静脉插管使用率为58.22%;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6.28‰,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61‰,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为24.87‰。检出病原菌49株,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71.43%),且多重耐药。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器械使用率以尿道插管最高,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以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最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加强防控措施,切断感染途径,做好基础及专科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开展目标性监测,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1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1.23%,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5.0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20‰,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17‰,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4.3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5.7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不动杆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目标性监测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琴 《热带医学杂志》2004,4(6):744-745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综合ICU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002~2003年综合ICU收治的355例患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86%(106/355),发生2例次以上感染占33.96%(36/106),与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37.5%(6/16),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相关的肺部感染率84.78%(39/46)。结论综合ICU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基础疾病严重、侵入性操作多有关,而且细菌耐药性高,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2003年7月~ 2004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86例,分析不同部位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标本共354份.结果 共检出159株菌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2.33%.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69.18%)和泌尿道(26.42%).分离的菌株对5-氟脲嘧啶、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均<10%,而对氟康唑耐药率则较高.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5-氟脲嘧啶、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低,而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院ICU重症感染患者革兰氏阴性菌(G-菌)的分布和药敏特点。方法取本院ICU重症感染的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290份,从标本中分离和培养G-菌,对G-菌的标本分布情况,各种G-菌的比例及排名前5位的菌种对常见抗菌药物的的耐药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290份标本中共分离320株G-菌,在痰液中分布最多,为214株(66.9%);所占比例排名前5位的G-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4%),铜绿假单胞菌(15.3%),大肠埃希菌(14.4%),肺炎克雷伯菌(11.9%),阴沟肠杆菌(10.3%);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抗菌药物(及耐药率)为氨苄西林/舒巴坦(74.6%)、头孢曲松(67.8%)和头孢噻肟(49.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主要抗菌药物(及耐药率)为氨苄西林/舒巴坦(81.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4%)、头孢曲松(55.1%)、头孢噻肟(53.1%)和环丙沙星(55.1%);大肠埃希菌的主要抗菌药物(及耐药率)为氨苄西林/舒巴坦(50.0%)、头孢噻肟(47.8%)和环丙沙星(50.0%);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抗菌药物(及耐药率)为氨苄西林/舒巴坦(73.7%)、环丙沙星(44.7%)和左氧氟沙星(78.9%);阴沟肠杆菌的主要抗菌药物(及耐药率)为氨苄西林/舒巴坦(81.8%)、头孢曲松(63.6%)、头孢噻肟(66.7%)和环丙沙星(60.6%)。结论 ICU重症感染患者G-菌种类多样、分布广泛、耐药性强,且许多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故ICU科室中应该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定期消毒和灭菌,规范和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从而有效预防ICU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检出率和耐药性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2003年7月~2004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86例,分析不同部位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标本共354份。结果共检出159株菌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2.33%。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69.18%)和泌尿道(26.42%)。分离的菌株对5-氟脲嘧啶、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均<10%,而对氟康唑耐药率则较高。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5-氟脲嘧啶、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低,而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急诊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病房(EICU)最常见肺部感染痰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125例EICU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致病菌10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G-菌)为主,共71株(65.1%),前四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2株(20.2%),其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4珠(12.8%),肺炎克雷伯菌10株(9.2%),鲍氏不动杆菌9株(8.3%);革兰阳性菌(G+菌)28株(25.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14.7%);真菌10株(9.2%),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6%。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仍然对碳青酶烯类敏感。结论该组EICU肺部感染以G-杆菌为主;MRSA和真菌感染的比例较高,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沈露晖  黄静 《中国病案》2012,(12):61-6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制定相应策略,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前瞻性观察42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遴选符合医院感染病例,留取痰、尿、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真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18例符合标准入选为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为20.1%;(2)高龄、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尿管留置、深静脉置管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3)培养阳性病原微生物188株,其中呼吸道源性101株(53.73%);(4)以铜绿假单胞(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肺炎克雷伯菌(34株)和屎肠球菌(18株)居前四位。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20.1%),应注意危险因素,必须加强病原菌监测及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