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大面积使用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对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受种者发放监测卡,30 d以后回收监测卡,统计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收集罕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共接种6 550人,回收有效监测卡4 361张,局部反应发生率0.71%,全身反应发生率1.56%,未见罕见和极罕见不良反应。结论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上市后大面积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河北省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PSV-23)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AEFI监测模块收集河北省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PPSV-23接种后AEFI个案,分析其报告发生情况。结果 PPSV-23的AEFI报告发生率为56.12/10万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0/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53.94/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56/10万剂。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总体转归情况良好。结论 河北省PPSV-23总体安全性良好,仍需加强其安全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联合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和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流感疫苗)安全性.方法 选择近一年在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过的COPD患者,经预检无接种禁忌症者同时在左、右臂分别接种PPV23和流感疫苗,于接种后30 min、3d、30 d进行主动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和严重程度.结果 共观察644例,发生不良反应17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2%,其中一般反应172例,偶合反应2例.172例一般反应中局部反应132例,全身反应37例,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同时发生3例;PPV23和流感疫苗的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46%(106/644)和13.51%(87/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00,P=0.140),局部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疼痛和红肿,全身反应以发热、疲倦乏力和食欲下降为主,所有患者均在一周内恢复.结论 COPD患者联合接种PPV23和流感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2014年2月26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1例疑似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例报告后,县CDC随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资料来源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个案报告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1.2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患者ITP发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河南省肺炎球菌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1年河南省肺炎球菌疫苗AEFI个案数据和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河南省共报告肺炎球菌疫苗AEFI个案4 025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115.02/10万剂,不同年份间AEFI的报告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其中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PCV13)AEFI共报告1 652例,报告发生率163.97/10万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AEFI共报告2 373例,报告发生率95.23/10万剂,两种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5.11,P<0.05)。AEFI个案中,男女性别比为1.13∶1,PPCV13 AEFI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88.38%),PPV23主要集中在2~5岁(85.29%);接种后≤1 d发生占96.15%;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6.
肺炎球菌感染以老年人及婴幼儿最为严重,主要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使用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12年10月接种23价肺炎疫苗的415人开展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老年人对同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和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认识.方法 2012年10-12月对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的老年人在接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同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须分别注射于不同手臂),观察接种后30 min内的即时反应、72 h内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36.2%,发生的预防接种反应都是一般反应,并以局部反应为主,且无1人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和疑似异常反应.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1.9%,低于PPV23 (28.5%,x2=20.07,P<0.01);健康老人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同时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P>0.05). 结论 老年人同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是安全的、可耐受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方法]2010年10~11月对215名到济南市中心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者,年龄为3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进行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沛儿prevenar)接种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分别于接种疫苗后30min和12、24、48、72h观察不良反应,直至不良反应消失。[结果]共观察215名婴幼儿,19人(占8.84%)发生不良反应,共23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4%。3个月至1岁11个月组接种112人,发生不良反应的10人,不良反应发生率8.93%;2~3岁组接种103人,发生不良反应的9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反应为14例次,全身反应为9例次,均于对症治疗3日内缓解、消失。[结论]临床观察证明接种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社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eions,LRTIs)的效果、成本-效益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抽取600名老年人均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疫苗组接种后随访2周观察不良反应。同期追踪两组1年LRTIs、抗生素使用、住院情况、直接医疗费用。结果疫苗对LRTIs、抗生素使用、住院保护效率分别为69.7%、72.6%、65.9%。亚组分析,疫苗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LRTIs、抗生素使用、住院;减少糖尿病、高血压患者LRTIs、抗生素使用。接种疫苗的成本效益比为1∶2.06,净效益66471.65元。接种后不良反应多为局部反应,经热敷或休息1~3d可缓解。结论社区老年人,尤其是有COPD、冠心病的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具有一定的保护效率、成本-效益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免疫不同年龄组人群,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并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结果试验组接种后出现的注射部位总疼痛率为30.8%。2人注射部位出现弱、中反应的红肿,反应率为0.23%。全身反应主要为弱反应,反应率为0.6%。试验组免后抗体平均滴度4.03,阳性对照组为4.15;抗体阳转率试验组为86.4%,阳性对照组为72.5%。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全身发热和局部疼痛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免疫原性相近。结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0岁老年人再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招募≥60岁有1剂次PPV23免疫史者作为再接种组, 无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史者作为首次接种组, 两组研究对象接种1剂次PPV23, 于接种前后28~40 d采集血标本, 使用ELISA检测抗特定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免疫球蛋白G浓度, 监测研究对象接种后30 d内的安全性。结果免疫前23个血清型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再接种组(0.73~13.73 μg/ml)高于首次接种组(0.39~7.53 μg/ml), 再接种组免疫后GMC(1.42~31.65 μg/ml)高于免疫前(0.73~13.73 μg/ml), 首次接种组免疫后GMC(1.62~43.76 μg/ml)高于免疫前(0.39~7.53 μg/ml);再接种组几何平均增长倍数(2.16~3.60)低于首次接种组(3.86~16.13);再接种组抗体平均2倍增长率[53.68%(95%CI:52.30%~55.06%)]低于首次接种组[93.16%(95%CI:92.18%~94.1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与口服五价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RV5)同时接种的上市后安全性。方法 通过北京市相关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年出生儿童PCV13和RV5接种剂次数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比较适龄儿童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和单独接种的AEFI报告发生率。结果 适龄儿童PCV13与RV5同时接种、PCV13单独接种、RV5单独接种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64‰(36例)、0.54‰(28例)、1.06‰(7例)(χ2=2.72,P=0.257);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0.37‰(21例)、0.40‰(21例)、0.46‰(3例)(χ2=0.13,P=0.935),异常反应分别为0.09‰(5例)、0.08‰(4例)、0.15‰(1例)(χ2=0.39,P=0.825);严重AEFI分别为0.02‰(1例)、0.00‰、0.00‰(χ2=1.04,P=0.593),非严重AEFI分别为0.62‰(35例)、0.54‰(28例)、1.06‰(7例)(χ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北京市老年人群中接种的效果和成本效益.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2008年接种过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老年人116人作为接种组,选择同期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116人为未接种组,进行1:1配对,通过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2组基本情况和相关疾病患病及其医疗花费情况,采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接种组和未接种组老年人群2005~2008年肺炎及其相关疾病发病密度分别为9.17/百人年和48.42/百人年,疫苗保护率为81.10%,接种与未接种疫苗发生肺炎及其相关疾病的相对危险度(RR)为0.19,95%CI=0.10~0.34;接种总成本24418元,通过接种疫苗减少的医疗支出及相关总费用为458435.32元,效益成本比值(BCR)为6.49;效益成本比值随疫苗价格和发病情况改变而波动.结论 北京市老年人群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可有效预防老年人群肺炎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国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 PCV1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0年PCV13接种剂次数和AEFI个案,描述性分析AEFI报告发生率及其特征。结果 中国2017-2020年共报告PCV13 AEFI 22 263例,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分别占94.01%、4.22%、0.26%。2018-2020年PCV13 AEFI报告发生率为185.31/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分别为174.67/10万剂、7.43/10万剂、0.47/10万剂;一般反应中高热(腋温≥38.6℃)、局部红肿(直径>2.5 cm)和局部硬结(直径>2.5 cm)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5.97/10万剂、40.10/10万剂和12.58/10万剂,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其他各疾病报告发生率分别为6.39/...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慢性病患者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的保护效果(VE)和成本效益。方法在常州市武进区选取10个乡镇招募慢性病患者,分为PPV23接种组和不接种疫苗的对照组,观察1年内两组肺炎、呼吸道感染和慢性病发作发病率,收集接种成本和医疗费用,计算接种PPV23的VE和效益成本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慢性病患者900人,其中接种组440人、对照组460人。慢性病患者接种PPV23对肺炎、呼吸道感染、慢性病发作的VE(95%CI)分别为55.19%(-57.90%-87.32%)、51.63%(27.79%-67.71%)、44.08%(9.36%-65.60%);人均接种成本为202元,人均接种效益为696元,效益成本比为3.45:1。结论慢性病患者接种PPV23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和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后,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名60岁及以上沪籍老人接种PPV-23疫苗,分别对接种前、接种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抗体水平。【结果】疫苗接种前,肺炎球菌抗体阳性率为9.00%,吸烟的老年人肺炎球菌抗体阳性率高于不吸烟者(χ~2=5.81,P=0.02),有哮喘病史者亦显著高于无哮喘病史者(χ~2=2.40,P=0.01)。PPV-23疫苗接种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老年人肺炎球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50%、60.50%和50.50%,高于接种前。接种后3个月阳性率最高,高于接种后1个月(χ~2=21.33,P0.001),亦高于接种后6个月(χ~2=10.00,P=0.002);接种后1个月抗体阳性率与接种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P=0.10)。未有证据支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抽烟、锻炼、是否有相关疾病等因素对肺炎球菌抗体水平有影响。【结论】老年人接种PPV-23疫苗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且可维持6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7-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PCV,)上市后大规模人群应用的被动监测结果,评价PCV7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5个市2009~2011年接种PCV7报告的AEFI个案,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结果5个市共接种PCV,24.86万剂,报告AEFI196例,报告发生率78.85/10万剂。报告一般反应102例,报告发生率41.04110万剂:其中发热84例,报告发生率33.79/10万剂:局部红肿10例,报告发生率4.02/10万剂;异常反应73例,报告发生率29.37/10万剂;其中过敏性皮疹70例,报告发生率28.16/10万剂;热性惊厥2例,报告发生率0~80/10万剂;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发生率0.40/10万剂。97.96%的个案发生在接种后≤3d。结论现有的PCV,被动监测数据未发现不同于其他疫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HIV-1感染者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的效果,评价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保护效果以及成本效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访谈对蓝山县2017—2019年接种过PPV23的145名HIV-1感染者进行调查,收集接种PPV23前后一年内接种者肺炎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相关疾病诊疗信息及费用情况等。结果 145名HIV-1感染者接种PPV23后,患呼吸道疾病和肺炎的发病率等都低于接种疫苗前(P<0.05),但是CD4+T细胞计数没有改变。结论 HIV-1感染者接种PPV23有助于降低HIV-1感染者发生肺部机会性感染,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值得在HIV-1感染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国产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 PCV13)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发生率。方法 2020年12月-2022年5月在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选择6周龄-5岁儿童,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某国产PCV13,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方式收集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 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受试儿童接种PCV13后AEFI发生率分别为4.36‰(97/22 239)、0.72‰(24/33 419)(χ2=81.72,P=0.000);在主动监测中,局部红肿、局部硬结、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血管性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80‰、0.60‰、2.61‰、0.45‰、0.09‰,在被动监测中分别为0.36‰、0.06‰、0.39‰、0.00‰、0.06‰。所有AEFI均痊愈或好转。结论 适龄儿童接种国产PCV13后AEFI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主动监测的敏感性显著高...  相似文献   

20.
某男,33月龄,经常在外,2005年4月9日8:00左右,该儿童父亲自行带其到当地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其预防接种证、一人一卡均无该疫苗接种记录。接种医生确认其无疫苗接种禁忌症之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在右上臂三角肌常规消毒后肌肉注射了1针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0.5ml。疫苗为默沙东公司生产,批号F1338,失效期2005-1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