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鉴别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瘢痕过度生长存在两种情况,即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这两种病理性瘢痕在形态、病理学改变及生物学行为上存在差异,且治疗方法迥然不同。临床上,典型的瘢痕疙瘩(keloid)与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的不同点在于瘢痕疙瘩超过皮损边缘呈浸润性生长,无自限性,单纯手术切除后易复发,必须辅以电子线照射等综合治疗,有良性真皮肿瘤之称。但是,对于非典型的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的鉴别诊断仍存在困难,目前尚无一种可用于鉴别两者的金标准,从而给病理性瘢痕的诊断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二者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瘢痕疙瘩是在皮肤损伤如外伤、手术、炎症反应或烧伤等的愈合过程中,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并超出原损伤范围而形成。肥大性瘢痕亦系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与前者仅有程度上的差异与发病部位的不同。二者均发生在特异素质的个体,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男女发病率大约相等。有色人种如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医学界对病理性瘢痕在组织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进行归纳综述,以便更好了解病理性瘢痕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医学界对病理性瘢痕在组织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进行归纳综述,以便更好了解病理性瘢痕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6.
背景:颈部瘢痕疙瘩性痤疮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非裔青壮年男性的慢性疾病,发生率低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和方法:作者对贝宁科托努国立大学中心医院(CNH U)皮肤性病科10年来收集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从流行病学、临床学和治疗学特点及病程等方面调查了1993-2002年间的90份患者资料。结果:此间颈部瘢痕疙瘩性痤疮在该科就诊患者中的患病率为0.7%。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9岁。从疾病发作到初次来诊的平均时间为29个月。确诊的患者中82.22%的瘢痕皮损处于较小阶段,皮损大小似乎并不依赖于病程长短。34例患者接受了平均22周的随访,…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与肥厚性瘢痕(H S)的组织病理学鉴别有时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增厚的透明样胶原蛋白(瘢痕疙瘩胶原蛋白,是瘢痕疙瘩的典型标志)有时并不能被检测出,并且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 A,一种H S的鉴别标志物)在这两种瘢痕中均可表达。本次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区别瘢痕疙瘩和H S的区别特征。瘢痕疙瘩的特征比较明显:①复层表皮未变平;②真皮乳头处无瘢痕形成;③瘢痕疙瘩胶原蛋白的存在;④垂直导向血管突的缺失;⑤纤维束/纤维性结节的明显排列紊乱;⑥正常外观表皮和真皮乳头下的舌样突出边缘的存在;⑧网状真皮上部的水平细胞纤维束及明显的筋… 相似文献
8.
9.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在上述瘢痕组织中,表皮基底层下细胞PCNA阳性评分明显升高,而凋亡指数与正常皮肤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 (TdT)介导的d 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结果表明 :在上述瘢痕组织中 ,表皮基底层下细胞PCNA阳性评分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凋亡指数与正常皮肤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提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形成可能与其表皮基底层下细胞过度增殖、凋亡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瘢痕疙瘩的研究与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形成、好发部位及32P胶体局部注射、敷贴以及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方法治疗瘢痕疙瘩患者718例,共1157个瘢痕疙瘩,最大面积(单个):2.5 cm×8.0 cm×0.5 cm;最小面积:0.8 cm×1.0 cm×0.3 cm.结果:1个疗程治愈率为32.9%,2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66.6%,3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94.8%,4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100%.结论:激光治疗适应范围为耳部以及其他部位在2 cm2以内的瘢痕疙瘩,一般1~2次即可治愈,该方法见效快、副作用小、既简便又安全. 相似文献
12.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裸鼠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复制瘢痕动物模型,旨在形态学和组织学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为瘢痕的基础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方法:将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小组织块分别裸鼠皮下,携带一段时间(5-120天)且与原瘢痕作光镜和电镜对照,结果:术后裸鼠全部成活,植入物无变性坏死,且无异性细胞浸润,并保持其原有的胶原形态,透射电镜也证实特性保持不变。结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植入裸鼠体内能保持其原有的组织学结构和特征,裸鼠用作瘢痕动物模 相似文献
13.
P物质、肥大细胞与病理性瘢痕瘙痒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瘙痒与肥大细胞及P物质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90例瘢痕组织中P物质及肥大细胞的表达,并分析其和临床瘙痒的关系.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表皮层有P物质阳性染色,且P物质染色强度、肥大细胞数明显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0.01).以P物质染色等级分组,各组肥大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瘙痒等级计分与P物质成正相关(r=0.6018, P<0.01),以瘙痒等级计分分组,各组上网状真皮层肥大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病理性瘢痕瘙痒与表皮中P物质、上网状真皮层中的肥大细胞有关,其可能的机制是P物质直接刺激表皮中的初级传入游离神经末梢(nociceptor),引起上网状真皮层的肥大细胞浸润及活化. 相似文献
14.
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类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神经再生的状况。方法对57例临床和病理诊断均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组织进行免疫组化LSAB法双标染色,通过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S-100和神经微丝蛋白(NF)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M IOD)。结果随着时间推移,增生性瘢痕组与瘢痕疙瘩组神经再生逐渐增加,在伤后3~5月时间段内增长的速率较大,至18月以后,增生速率逐渐变小,其S-100和NF的表达,在伤后各时间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组S-100和NF的表达在各时间段均高于瘢痕疙瘩组,但在3~5月时间段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月及以上时间段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100与NF能准确反映病理性瘢痕中神经再生情况。深度烧伤后病理性瘢痕中的神经再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增生性瘢痕中神经的再生多于瘢痕疙瘩。 相似文献
15.
瘢痕疙瘩发生的肿瘤源性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异常修复的结果,虽然其发病机制仍然没有完全阐明,但已知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细胞功能异常;(2)透明质酸、胶原、腱抗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异常;(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生长因子表达异常;(4)细胞凋亡异常;(5)免疫学异常;(6)性激素等内分泌异常;(7)遗传;(8)力学或机械因素;(9)曲安奈德、维A酸、放射等治疗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 1999— 2 0 0 3年共治疗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 12 0例 ,通过综合疗法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中男 6 9例 ,女 5 1例 ,最大年龄 75岁 ,最小年龄 7个月。致病原因 :烧烫伤、外伤、虫叮咬伤、抓痕等。发病至入院时间 :最长 5 2年 ,最短 12d。好发部位 :额面部 32 % ,颈部、胸部及肩胛部 2 3% ,上臂及小腿 2 0 % ,双手 17% ,躯干及其他部位等 8%。2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 :依据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发生时间的长短、发生部位及增生程度等综合因素决定治疗方案。1)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发生时间不超过 1个月 (最长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别诊断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法检测Fas蛋白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以图像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瘢痕疙瘩的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性瘢痕;在瘢痕疙瘩及其周围正常皮肤中Fas蛋白表达均很高,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增生性瘢痕的Fas蛋白表达较低,且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差异显著。结论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蛋白来鉴别诊断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方法简单,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Fas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诊断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法检测Fas蛋白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以图像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瘢痕疙瘩的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性瘢痕;在瘢痕疙瘩及其周围正常皮肤中Fas蛋白表达均很高,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增生性瘢痕的Fas蛋白表达较低,且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差异显著。结论: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蛋白来鉴别诊断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方法简单,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