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216例患者,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43例,慢性腹痛72例,慢性腹泻54例,腹部不适20例,体检27例,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出血性病变的阳性诊断率为69.8%,显著高于对慢性腹痛、慢性腹泻及腹部不适的阳性诊断率(P0.05)。结论胶囊内镜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在小肠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胶囊内镜在不同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同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慢性腹痛6例、慢性腹泻7例、慢性腹痛伴腹泻3例、体检1例,观察运行时间及病变检出率。结果 42例患者中33例(78.57%)通过回盲瓣,2例胶囊内镜滞留于胃内。胶囊内镜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7.5 m in,经过小肠平均时间为286.5 m in。病变总检出率为76.19%,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88%、慢性腹痛83.3%、慢性腹泻42.8%、慢性腹痛伴腹泻66.7%。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P0.05)。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不适及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的检出率较高,且安全、方便,可作为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4例经传统检查方法诊断不明并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4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所获图像清晰。发现有诊断意义的病变10例,捡出率为71.4%。捡出的疾病有:克罗恩病、血管发育不良、息肉、空回肠炎、憩室,其中4例患者同时存在2—3处病变。检查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痛的优越性,是传统技术上的革新、突破,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肠疾病很难诊断,现有的诊断技术又不尽如人意,而胶囊内镜能发现整个小肠内的微小病变。为此,我们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3年9月,我们对经结肠镜、胃镜、X线钡餐造影、小肠钡灌造影、血管造影或核素扫描等检查未发现异常的79例疑患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56例。结果:75例完成最终研究。75例患中经胶囊内镜检查共发现异常63例,检出率为84%;其中能明确解释临床病因50例,诊断率为66.6%,包括消化道血管病变21例、小肠炎症性肠病16例、小肠息肉5例、小肠恶性间质肿瘤2例、小肠类癌1例(该患同时伴升结肠脂肪瘤)、淋巴瘤1例、粘膜下肿瘤3例及憩室1例。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对小肠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间,应用GIVEN公司产M2A胶囊内镜检查74例,其中53例患者(分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0例,反复发作腹痛、腹泻患者23例)经过胃镜和结肠镜检查,41例未发现可解释疾病的阳性结果,12例有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息肉或结肠息肉;21例为健康体检者。结果0例不明原因出血的患者中,小肠病变诊断的阳性率为76.7%(23/30),其中小肠克罗恩病5例,小肠血管畸型6例,小肠黏膜糜烂11例和小肠息肉样隆起5例,其中3例经过手术证实为小肠肿瘤,1例为罕见的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另有小肠憩室1例;持续腹痛、腹泻组的23例患者中,小肠病变诊断的阳性率为65.2%(15/23),其中小肠黏膜糜烂8例、回肠末端多发小溃疡7例,小肠多发息肉5例;21例健康查体者中有1例可见小肠多发细小的息肉样隆起,2例为小肠黏膜的炎症,8例为胃黏膜炎症,其余10例未见任何异常。疑诊小肠疾病的53例患者小肠病变的诊断阳性率为71.7%(38/53),胶囊内镜对出血组患者小肠黏膜病变诊断阳性率高于腹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组患者胶囊在胃排空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和排出体外时间均明显少于查体组。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高,而且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老年患者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行胶囊内镜检查的11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接受检查的206例中青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5.5%)。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相比,小肠转运时间、胶囊记录时间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患者病变检出率为66.4%,中青年患者病变检出率为57.8%,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患者检出的小肠疾病以血管病变为主(53.2%),中青年患者则以小肠溃疡为主(28.6%),并进一步确诊为克罗恩病。老年患者胶囊滞留率2.5%(3/119),中青年患者为6.3%(13/20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老年患者小肠疾病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胶囊内镜(CE)自2000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胃肠检查较有价值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CE在对全小肠的检查中结果可靠且性价比高。但其在临床应用中有时尚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检查策略有待改进。该文就C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小肠肿瘤、克罗恩病(CD)等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时机和方法作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8.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肠疾病很难诊断,现有的诊断技术又不尽如人意,而胶囊内镜能发现整个小肠内的微小病变。为此,我们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3年9月,我们对经结肠镜、胃镜、X线钡餐造影、小肠钡灌造影、血管造影或核素扫描等检查未发现异常的79例疑患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结果:75例完成最终研究。75例患者中经胶囊内镜检查共发现异常63例,检出率为84%;其中能明确解释临床病因者50例,诊断率为66.6%,包括消化道血管病变21例、小肠炎症性肠病16例、小肠息肉5例、小肠恶性间质肿瘤2例、小肠类癌1例(该患者同时伴升结肠脂肪瘤)、淋巴瘤1例、粘膜下肿瘤3例及憩室1例。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影响程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胶囊内镜的运用对小肠疾病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案抉择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自2002-03/2006-08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健康查体者84例,门诊或住院患者204例,比较胶囊内镜检查前后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变化情况.结果:84例无症状查体者病变检出率为53.57%(45/84),其中需药物治疗者占48.89%(22/45),需随访监测,必要时进行其他检查或医疗干预者22.22%(10/45),不需要处理者28.89%(13/45).204例患者均接受过2种以上的消化道检查,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50 mo.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变检出率较高,为76.47%:腹痛、腹泻和腹胀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68.49%,61.90%和66.67%.204例有症状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后诊断及治疗完全变更36.76%(75/204),胶囊内镜检查对诊断和治疗变更的总有效影响率为77.94%(159/204).结论:胶囊内镜是小肠疾病诊断的理想工具,对小肠疾病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确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小肠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得以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老年患者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9年7月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岁)资料,并和同期非老年患者(〈60岁)进行比较。结果32例老年患者中有31例(96.9%)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和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两组胃排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但老年患者的小肠转运时间长于非老年患者(P=0.028)。31例老年患者的小肠病变枪出率为4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老年患者小肠以血管病变为主(52.9%),而非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是克罗恩病(29.6%)。结论胶囊内镜对老年患者小肠疾病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内镜检查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调查299例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腹痛、腹泻等原因而行胶囊内镜检查者,对胶囊内镜阴性或诊断不确定者建议双气囊内镜检查.分析胶囊内镜后双气囊内镜检查者诊断和随访资料.结果 296例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发现阳性138例(46.6%),可疑阳性68例(23.0%),阴性90例(30.4%).45例胶囊内镜可疑阳性者和7例阴性者接受双气囊内镜检查,分别检出31例和1例小肠病变.双气囊内镜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8例,未发现假阳性者;胶囊内镜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2例,并有8例假阳性.在胶囊内镜结果提示下,90.3%(28/31)患者经单侧双气囊内镜检查即发现病灶.平均随访期为17个月,93.5%的双气囊内镜明确诊断者得到有效治疗.二种检查方法耐受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检出率高,但其诊断不确定性也较高.双气囊内镜能明确大部分胶囊内镜可疑阳性者.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内镜检查的诊断策略能提高小肠疾病诊断率、指导治疗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OMOM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意义,观察使用胶囊内镜患者的依从性及安全性。方法选用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OMOM胶囊内镜对我院102例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吞服胶囊后实行实时监视,检查结束后由2名内镜医生分别独立阅片,进行诊断分析。结果102例患者共检出病变85例,阳性率83.3%。反流性食管炎4例,胃病变43例。发现小肠病变66例,其中小肠非特异性炎症37例,小肠血管病变16例,小肠息肉12例,小肠绒毛萎缩5例,小肠黄色素瘤4例,小肠肿物2例。结肠病变5例。全部患者检查过程无特殊不适,均顺利排出胶囊。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意义,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双气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气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11月,对141例拟诊或需排除小肠疾病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进行小肠镜检查,59例单纯经口进镜,46例单纯经肛门进镜,36例经口和肛门两次进镜。结果141例患者中发现小肠疾病105例,检出率为74.5%。其中良恶性肿瘤32例,克罗恩病14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17例,小肠息肉15例,小肠憩室16例,小肠血管病变9例,肠结核3例,小肠钩虫病1例。检查过程中有1例并发胰腺炎,余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内镜能安全快速地检查全小肠,并能准确地诊断各种小肠疾病。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内镜技术从硬式内镜、半曲式内镜、光导纤维内镜到电子内镜发展有100多年历史。但是,小肠长达5~7米,成为内镜检查盲点。1999年,以色列Gavril J.Lddan和英国Paul Swain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无线胶囊内镜。2001年欧洲及美国FDA相继批准胶囊内镜应用于临床。2003年美国FDA正式批准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的一线检查 相似文献
15.
麻醉推进式双气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麻醉推进式双气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6例经胃镜、肠镜、小肠钡剂灌肠和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异常而疑有小肠疾病患者进行麻醉与非麻醉双气囊内镜(DBE)检查的对比研究。126例患者共进行DBE检查151例次,其中经口检查60例,经肛检查41例,经口经肛结合接检查25例。随机分为麻醉组(A组)79例次,非麻醉组(B组)72例次。观察并记录患者检查前、中、后血压(SBP、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A组患者在操作全过程中无任何不适,满意度达100%,无一例出现并发症。B组患者多诉恶心、腹痛等不适。A组与B组患者比较检查中H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比较检查中与检查前H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E检查共发现异常96例,检出率为76.2%,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5例,检出病变46例;不明原因腹痛30例,检出病变22例;慢性腹泻20例,检出病变1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1例,检出病变17例。结论麻醉DBE检查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小肠疾病检查手段,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部分,成人全长平均约5~7米,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同时它还具有内分泌和免疫防御功能.但由于小肠走向迂回重叠,而且远离口腔和肛门,给小肠疾病的诊断带来很大难度.一些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虽经反复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反复出血、住院和输血治疗使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由于不能早期诊断往往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更多的血管性或炎症性病变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因此,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治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前胃食管疾病的检查临床上常用传统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应用优势得到广泛认识后,其无创、简便、易耐受等优点在胃食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日趋显著。本文对胶囊内镜在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胃部病变等胃食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到本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疑似小肠疾病患者95例(试验组)和体检者21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评估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检查过程中受检者耐受性较好。胶囊内镜在胃内运行时间为55.71±6.55 min,在小肠内运行时间259.54±94.63 min。小肠疾病总体检出率为43.1%(50/116),试验组小肠疾病检出率为47.4%(45/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8%(5/21)(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比较胶囊内镜(CE)和双气囊小肠镜(DB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完成的164例CE和101例DB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率、检查时间、检查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E组的疾病检出率高于CE组(P<0.05)。DBE组疑似肠道出血患者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E组(P<0.05),但对不明原因腹痛、腹胀及其他患者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E组相比,DBE组需要的检查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检查耐受性更低(P<0.05)。结论 DBE和C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都很有效,但DBE在诊断小肠出血方面表现出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胶囊内镜在小肠Crohn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Crohn病是一种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对于小肠Crohn病,胶囊内镜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此文综述了胶囊内镜的应用原理、诊断小肠Crohn病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了今后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