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是我国常见心脏病之一.大多数患需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术对机体创伤大,加上体外循环.低温麻醉常导致病人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术后常可并发低心排综合症、出血、心律失常、血栓形成、感染等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术后监护工作。细心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现将我院从88年5月至95年12月共手术95例患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和监护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北京心肺血管中心—安贞医院强化监护病房(ICU)迄今6年余接受心脏瓣膜直视手术病人935例,其中记录完整者888例,共安装人工瓣膜1114个(机械瓣1037个,生物瓣11个)。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125例(占全组14.1%)以术后出血(包括心脏压塞)、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以及瓣膜功能障碍为校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0.1~5.5%。本文对其发生与防治措施作为一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4.
王婧  曹邦伟 《山东医药》2011,51(28):5-7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不仅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尽管目前对于肺癌的治疗走入个体化、靶向治疗的时代,但手术治疗在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当然,手术依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和一定的病死率。研究证实,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与患者原有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5.
6.
<正>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较少见,在我院(1983年—1989年8月)瓣膜置换术540例中,仅发生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1岁,农民。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咏瓣关闭  相似文献   

7.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武  梁旭霞 《山东医药》2006,46(11):10-10
近期,我们对1994年12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2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年龄21~31岁;行二尖瓣置换术2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置换术2例,置换瓣均为机械瓣;术后心功能Ⅰ~Ⅱ级。  相似文献   

8.
1.一般监护:病人在监护室的基本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最好是连续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CVP)、神志、瞳孔、呼吸音、心音及人工瓣膜音、末梢循环状况、胸管引流情况、尿量及尿pH,有条件时还可监测肺嵌压或左房压(LAP)及心排量。根据病情定时测定血常规,红细胞压积(HCT),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有指征的摄X线胸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脑卒中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脑卒中患者的资料,特别分析监护方法,即术后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病变先兆病征、实施脑保护、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治心律失常、正确呼吸系统与凝血系统监护、做好康复训练.结果 全组死亡2例,痊愈39例,9例仅遗留卒中部位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掌握术后观察重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术后及时发现脑卒中的发生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方法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3年3月共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183例,其中男162例,女21例,年龄38~82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侧冠状动脉狭窄>70%124例,右侧冠状动脉狭窄>70%28例,左、右侧冠状动脉狭窄>70%3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和国际标准比值(INR)的关系。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323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术后使用华法令抗凝,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记录年龄、性别、华法令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患者术后抗凝达到稳定状态后,总体INR值为1.5~2.5,术后413例无不良事件的发生,10例出现抗凝相关并发症,其中血栓栓塞3例,抗凝有关出血7例。出院随访因抗凝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根据INR给予个体化剂量华法令,控制INR值在1.5~2.5可以达到相对安全的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罗小锋  杨国荣  武烨晔 《山东医药》2011,51(34):111-11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是一种少见但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2003年8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82例,术后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某地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的77例患者研究,住ICU时间延迟(术后ICU时间>5 d)患者作为住ICU延迟组,以住ICU时间无延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治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77例,其中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患者1 1例,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发生率为14.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术前肾功能损害、术后呼吸衰竭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术后呼吸衰竭(OR =27.481,95% CI:2.477~304.89);血液透析(OR =8.438,95% CI:1.020~69.816).结论 术后呼吸衰竭、血液透析是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访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顺利出院病人190例,60%以上抗凝不足,出现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对症者15例(8.06%),死亡6例(3.23%)。对出现严重抗凝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手术后患者早期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在重症监护病房期间的预防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10年7月施行的17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在监护室内预防感染的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包括(1)隔离室的要求: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医护人员的要求:建立移植护理小组,认真学习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并进行培训,同时护理小组进行咽拭子培养,排除感染可能。(3)加强有创管道护理.(1)及时更换有创部位的敷料,体内各种插管部位每日消毒,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各种插管,同时做细菌培养。(2)各类动静脉导管妥善固定,确保通畅。(3)每日更换一次性物品。(4)输注血液及血小板时应用白细胞过滤器、血小板过滤器。(5)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或脱落,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4.加强术后早期菌群跟踪监测:(1)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预防性用药尽量选用青霉素类药物,对于广谱抗生素多主张短程应用,一般使用3~5 d。怀疑有细菌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最有效剂量的敏感抗生素,预防二重感染。(2)术后每日查血、心脏彩超、X胸片,做痰、鼻、咽、耳拭子、尿、粪细菌、真菌涂片培养,以监测可能发生的早期感染。(3)监测体温,体温高于37.5℃、咳嗽加剧或X线胸片以有变化时应及时留取痰标本做培养。(4)每日观察口腔有无真菌感染的征象。(5)加强呼吸系统管理:机械通气期间保持气道湿化,应用PEEP 4 cmH2O以防肺泡膨胀不全和肺不张。每隔2 h给予翻身、叩背、听诊呼吸音1次,按需吸痰,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气道。(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和感染,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自身的感染来源。(7)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高危患者房颤中的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循环下92例窦性心律、年龄〉50岁的瓣膜性心脏病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药物和安慰剂。试验组除常规药物外,术后加用胺碘酮。两组比较瓣膜置换术后房颤的发生率。试验终点为术后第30天。结果瓣膜置换术后两组比较,试验组房颤发生率(8.5%)小于对照组(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降低瓣膜置换术后高危患者房颤发生率,有效预防术后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心脏瓣膜换置后用阿斯匹林预防栓塞发生的效果。方法:122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第一组65例术后第二天起单用硝苯香豆素,第二组57例同时加服阿斯匹林每日500毫克。除阿斯匹林外,凡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均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心脏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护理有效率,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20.
1.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 (1) 皮肤切除过多:皮肤切除过多,缝合有张力,影响皮瓣血运,就易引起皮瓣坏死。皮肤切除的边缘要求距肿瘤底部2~3厘米。若肿瘤较大,需要切除较大面积的皮肤,缝合有张力时,应行一期植皮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