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4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进行抢救与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新生儿出现呼吸衰竭及早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全部抢救成功。结论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是抢救急危重新生儿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能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且正确的护理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2.
吴静娴 《淮海医药》2013,31(4):359-360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9月2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有16例治愈,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4例原发病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状态,做好呼吸道管理及消毒隔离工作及各项基础护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3.
何立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7-27,29
目的:探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呼吸机机械给氧的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结果:新生儿呼吸衰竭经鼻行机械通气治疗治愈率高,降低了病死率。结论: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应该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较常见的急重症,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新生儿的重要操作技术。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现将我科自2005年10月-2007年8月共2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气管内吸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新生儿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受宫内窘迫和特殊生理、解剖、免疫状态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呼吸衰竭,若抢救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护理是呼吸机治疗成功的保证[1].现将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46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蒋洁 《淮海医药》2001,19(5):412-412
目的 比较气管内吸痰对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对使用高频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的呼吸衰竭新生儿32例进行气管内吸痰。结果 32例呼吸衰竭患儿经机械通气后抢救成功,无1例因痰液阻塞或吸痰操作不当而造成抢救失败。结论 新生儿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呼吸机治疗患儿的存活率,防治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合并症是关键。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近年采用机械通气配合抢救5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出现合并症23例35例次,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梅  倪陈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0,14(10):1159-116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儿中存活20例,死亡2例,自动放弃1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慢性肺部病变1例,治疗前与治疗1 h血气变化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郑绍军  陈伟明  高慧娟 《河北医药》2003,25(10):735-735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00例机械通气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0例中,痊愈182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8例,确诊相关性肺炎136例,并发气胸8例,肺不张5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仍较高,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也有所变化,应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杜淑仙  郭乃玲 《河北医药》2006,28(9):842-843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常频机械通气在新生儿领域得到了普及和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选用美国VIP-BIRD型呼吸机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心脏直视术后ARDS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2005年入住ICU30例心脏直视术后并发ARDS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 30例心脏直视术后并发ARDS的患者,通过机械通气治疗,治愈25例,死亡5例,死亡率16.7%.结论 正确及时地机械通气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肺部并发症,再配合营养支持及出入液量的控制,就能很大程度地降低ARDS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4例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难易度低和风险少,呼吸机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动脉氧分压早期改善缓慢,远期无明显差别。结论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重度AOPP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按呼吸衰竭发生时间分为:Ⅰ组35例在服用有机磷农药6h以内发生呼吸衰竭;Ⅱ组8例在服用有机磷农药6h之后,患者病情好转,意识清楚之后再出现呼吸费力,呼吸幅度浅,自主呼吸不能维持。结果43例AOPP患者脱机成功痊愈出院40例(93.02%)。死亡3例均为Ⅰ组患者。Ⅰ组存活32例完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0.5~53h,平均上机时间21.5h,均为一次脱机。Ⅱ组8例完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14h~9d,平均上机时间为52h,有2例行2次插管,1例行3次插管。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关键,急救成功与其时机选择及合理应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5例,给予抗感染和平喘等治疗;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待"肺感染控制窗"出现后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拔除气管导管,改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分别减少到7~9次/min和5~8cmH2O水平时直至脱机。比较两者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11.33±2.62)dvs(13.91±4.52)d,P<0.01],总住院时间[(18.63±3.62)dvs(21.20±6.42)d,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5.86%vs28%,P<0.01]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经常规治疗无效而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有创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和治疗前后病情情况。结果有创机械通气后2h患者动脉血pH值、PaO2、PaCO2,SpO2、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呼吸频率等各项监测指标较有创机械通气前显著改善(P〈0.01)。38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在6~96h内成功撤机,急性肺水肿和呼吸衰竭症状明显缓解,PaO2及PaCO2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84.2%(32/38);4例患者因心源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始终未能脱机最终死亡,2例为顽固性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死亡,病死率为15.8%(6/38)。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重要指标,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SV)29例,对照组29例采用同步间竭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两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直至撤机,记录比较两种模式下的各项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气分析、舒适程度、通气时间和撤机成功率。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脱机,呼吸频率明显下降,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5),气道峰压(Ppeak)和吸气阻力(R)下降显著(P〈0.05),静脉顺应性(Cstat)逐渐增加(P〈0.05)。ASV通气患者的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ASV可根据患者的呼吸力学状况自动调整吸气压力支持水平,提高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而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没有影响,并能缩短上机时间,明显优于常规通气,而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中首先行无创正压通气96例(12例中途改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28例直接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75.0%、78.6%。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可有效提高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对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对42例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 42例患者经过24~48h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上机前与上机后比较,PaO2、PaCO2、SpO2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重症哮喘的抢救效果是切实有效的,多数患者短期内症状明显改善,有待于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精神病患者人工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重度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44例COPD伴重度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的精神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完全随机分为2组各22例,对照组:咪唑安定静脉注射10—20mg;丙泊酚组:丙泊酚静脉注射泵持续输注0.5~2.0mg/(kg·h),比较治疗0.5、1h后,2组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峰值气道压力(Pmax)、平台压(Ppalt)以及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和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组的镇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在治疗后PaCO2显著降低,pH值在治疗后0.5h回到正常范围内,恢复较迅速(P〈0.05或P〈0.01);治疗后0.5h的PaO2、PaO2/FiO2也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丙泊酚组在治疗后的Pmax、Ppalt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EF、FEV1/FVC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丙泊酚进行镇静在COPD伴重度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治疗中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氧合功能,减少精神病患者的人机对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甲强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百草枯中毒患者21例试验,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9.6±15.6)岁。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匹配的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9月的2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4.1±15.4)岁。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地塞米松,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大剂量环磷酰胺和甲强龙,并据需要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低氧血症、急性肾损伤、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生存时间和病死率。结果对照组肾功损害、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76.2%和66.7%,而治疗组分别为47.6%和47.6%,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95.2%较治疗组57.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19.1±4.9 VS 8.6±3.5,t=-4.45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10/21(47.6%),较对照组病死率18/21(85.7%)降低(χ2=5.081,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与甲强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百草枯中毒,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