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HFMEA)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7月手术室成立HFMEA管理小组,运用HFMEA模式评估病人手术中易发生的失效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坠床、灼伤及烧伤、手术部位错误、标本丢失、异物遗留、用药或输血错误)发生情况、失效模式RPN值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HFMEA模式后手术室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有明显下降;影响手术安全的失效模式RPN值由2 072分下降到4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满意度由75.6%提高到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模式的运用可以预见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失效环节,并通过RPN值使潜在隐患得到量化,进而确定手术室安全重点改进目标,从而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流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建立由医院安全领导小组和临床护理安全小组组成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重点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手术室安全核查、危急值管理、用药安全、护理技术操作安全、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及安全隐患等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等.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使护理安全管理规范化,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本院引进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比分析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后患者基础护理、护患沟通、文书记录、病房环境/安全、皮肤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实施后患者皮肤危险度评估率、上报率、会诊率、满意率高于实施前,而压疮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将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护理人员查找临床中压疮高危人群,降低压疮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质量评估,分析该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作用,及对不安全因素的预防效果。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2月实施前调查22名护理人员和100例患者,2015年1月~2016年6月手术室实施质量评估后再次对22名护理人员和100例新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该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认知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情况。结果:质量评估模式实施前后护士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中对患者非计划拔管、护理准备步骤错误、错收手术费、手术器械准备不齐延误手术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质量评估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考核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认知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状况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质量评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室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不安全因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屏障,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建立护理安全屏障并应用于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情况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安全屏障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建立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屏障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老年内科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22例设为研究组,未发生不良事件的199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护士工龄10年、护理评估较差、巡视频率12次/d、护士宣教不足等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OR值均1,95%CI:1.062~22.840,P0.05)。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提高护士评估能力,增加巡视频率,强化健康宣教的效果,能有效减少老年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成立手术室护理安全前馈控制管理小组,对2016年4至6月114例手术患者(对照组)手术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流程的各环节实行风险循证,排查出影响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高危因素。对2016年7至9月120例手术患者(观察组)运用前馈控制管理理念对潜在高危因素实施超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流程中高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谐了医护、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及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管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度发生的16例(1.63‰)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潜在的护理安全危险因素,通过规范手术室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要求,积极采取各种改进措施提升软硬件,营造安全的护理工作状态。统计2015年度和2016年度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015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6例(0.50‰),2016年发生3例(0.19%),与2014年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及管理是保证介入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为本院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实施前;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为本院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实施后,首先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规范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每月定期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集中进行讨论,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四类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实施后,四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实施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能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2011年和2012年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实施前、后各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其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数、不良事件发生数、护理投诉例数和患者满意度。结果2012年与2011年比较,主动报告制度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投诉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的运用可明显增加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从而维护和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7~ 12月入住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的1878例孕妇为对照组,按产科护理常规护理;2011年1~6月2016例孕妇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FMEA对产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失效模式进行前瞻性分析、评估、计算RPN值,找出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及高危操作步骤,制定防范的优先行动计划和改进措施.结果 观察组各失效模式的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年内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67例(3.32%),对照组半年内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135例(7.1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M EA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关措施,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预见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改进护理工作中的制度、系统及流程缺陷,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通过护理不良事件鼓励上报制度、护理不良事件呈报表、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制度、护理不良事件考核制度的制定,建立护理不良事件自动上报体系。结果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数及上报率高于建立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能使管理者及时发现潜在的缺陷并制定改善措施,前瞻性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确诊需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依据时间先后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安全管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模式下的护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在手术室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治疗护理后满意情况。安全管理组患者手术室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常规护理组患者手术室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安全管理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82分,常规护理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0.31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手术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利于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对手术室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8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2368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9—11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2411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质量风险控制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够在不良事件发生前进行预判,提前采取行动,并对多种失效情形和原因进行严重度分级,使得重点问题被凸显出来从而优先处理改进,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前瞻性管理模式自主研发护理风险评估信息系统,规范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提高护理风险评估执行率及护理安全质量.方法 评价旧版评估系统存在的不足、回顾分析不良事件的风险值,制定构建新版评估系统的改进目标,通过查阅文献、行业标准、专家咨询等确定评估量表,应用"Delphi""sql sever""Java."".net"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模块.对新旧版评估系统运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新版护理风险评估执行率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护理风险相关记录得分比升高、风险评估及记录所需时间减少,应用前后数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瞻性管理的护理评估信息系统利于提高护理风险评估执行率,规范护理风险管理,提升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度未实施护理安全教育的134件护理不良事件与2014年度实施护理安全教育的85件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内容包括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原因、时间、地点及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年资。结果实施护理安全教育后,护理不良事件减少49件,分级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072)。实施护理安全教育后,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降低,相关护理人员年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08);发生原因、时间、地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护理安全教育,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减少和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确保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堵住率进行比较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后的数据设为实施组,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前的数据设为对照组。结果实施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329,P〈0.01),实施组护理不良事件堵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64,P〈0.05)。结论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减少和消除护理不良事件有显著效果,为健康体检人群提供了一个安全、满意的体检环境,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周泽慧  杨丽娴  肖瑛 《全科护理》2013,(33):3143-3145
[目的]探讨在骨外科实施有效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方法]在本院骨外科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管理,对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当事人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护理管理制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由20.69 %提高到78.57 %(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P〈0.01),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68.48 %上升至93.55 %,护理质量也明显提高.[结论]在骨外科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追踪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以寻求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事件危险程度针对性处理,整改落实,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制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应用追踪法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提升,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追踪管理法对护理安全防范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8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在护理安全管理指导下开展围术期护理活动;将2015年1~3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实施护理,处理护理差错及事故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情观察不详、药物应用错误、病历书写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并发症及护理投诉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服务态度、护理操作、业务水平等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