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总结重症监护病房150例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及撤离呼吸机过程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撤机前护理、呼吸机撤离常用方法、撤机方式、撤机后护理,认为对机械通气患者在使用及撤离呼吸机过程中的观察护理很重要,通气治疗过程顺利能使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率达到94.6%;强调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撤机指征后应做好撤机前后的准备、监测及护理,以保证患者顺利撤机。  相似文献   

2.
高龄老年患者机械通气的撤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高龄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98 例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对年龄、通气前血气及急性生理学(APS)评分、通气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各项指标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80例(40.7%)患者撤机成功.单变量分析中,两组间年龄、APS评分、通气天数、切开、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APS评分、通气过程中VAP及MODS是影响撤机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评估高龄患者的撤机时,除了关注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通气并发症等相关情况,还应该考虑年龄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治愈率,但也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适。随着病情好转,帮助患者撤离呼吸机建立自主呼吸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但撤离呼吸机时可能会发生撤机困难。患者撤离呼吸机时撤机失败或撤机时间延长(超过48~72 h),称为困难撤机。我科2016年5月收治1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在机械通气12天,尝试3次撤机,经历6天困难撤机过程后,使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出院。  相似文献   

4.
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E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EICU机械通气患者173例,随机分为两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78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95例,分析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伴发疾病、危重病评分系统表(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45.1%,与呼吸道疾病、留置鼻胃管、机械通气时间相关,P<0.05.结论 呼吸道疾病、长时间机械通气、留置鼻胃管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加强重点患者的监测和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对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ICU收治的236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鼻饲方式、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是导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在本院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完成组(A组)与撤机困难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176例,B组24例,A组气管切开率为15.9%明显低于B组(79.2%),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较细管径使用率为34.7%,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正常性脱管及操作不当发生率分别为14.8%、6.8%与2.3%,显著低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插管管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正常性脱管、人工气道建立方式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均会影响ICU患者成功撤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时撤机失败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 入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的撤机失败情况。依据初次撤机后 48h 内是否需要再次 进行有创通气分为撤机成功组、撤机失败组。采取自拟调查表调查新生儿的临床基线资料,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撤机的相关因素。 结果 60 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撤机失败人数 20 例,占比 33.33%。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在出生胎龄、出生体 重、Apgar 评分、呼吸机通气时间、是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否发生营养不良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出生胎龄、 出生体重、Apgar 评分、呼吸机通气时间、是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否发生营养不良是导致有创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的 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1年l月至2011年2月我院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0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例,发生率19.09%,单因素χ2检验及t检验结果显示10个变量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胃内容物反流、呼吸机应用时间长、平卧位置、APACHEⅡ评分高,比值比分别为3.34、3.26、2.80、2.3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较多,通过减少误吸、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取半坐位、APACHEⅡ评分高的严重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ICU护士机械通气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比较急诊ICU护士机械通气护理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两组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抢救成功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护理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有提高(P<0.05),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抢救成功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均有改善(P<0.01)。结论通过对急诊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护理培训,提高了ICU护士机械通气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呼吸机带机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庄炜  刘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86-728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72岁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全身情况及呼吸功能进行评估,在撤机前后注意病情观察、气道管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掌握撤机指征,正确撤机。结果成功撤机21例,死亡3例。结论撤机时机、气道管理是成功撤机的关键,正确的自主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撤离呼吸机后必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咪达唑仑镇静能有效减少人机对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1]。患者撤离呼吸机时撤机失败或撤机时间延长(超过48~72h),称为困难撤机[2]。我院2014年8月收治1例药物中毒患者,出现撤机困难,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最终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机撤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重 症肌无力患者呼吸机撤离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 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及时合理调整药物、重视营养支持、掌握正确的撤机时机与撤机方法、加强心理护理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机顺利撤离的关键.结论 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及时合理调整药物、重视营养支持、掌握正确的撤机时机与撤机方法、加强心理护理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机顺利撤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脑干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撤机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后期采用间断撤离呼吸机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37例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在间断撤机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分析撤机指征和步骤,做好撤机前各项准备工作,撤机时密切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正确撤机,撤机后继续控制感染和治疗原发疾病。结果37例患者在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加强营养、间断撤机等治疗3~7d后成功撤机,机械通气时间为6~35d。结论做好撤机护理工作,配合间断撤机方式是此类患者尽早安全脱离呼吸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VAP患者10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发生率为20.00%。年龄、上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是否侵入性操作、无效洗手等均为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呼吸机撤机困难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住院时间也长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发病率较高,尽早撤机缩短机械通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意识清楚患者呼吸机撤离过程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对清醒患者具备撤离人工呼吸机条件时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使撤机患者尽快脱机。方法 选取具备清醒撤机条件患者48例,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直接撤机(CPAP),B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过度6~12h再采用全撤机的自主呼吸方式。结果 A组患者病情相对B组病情较轻,撤离呼吸机时心理波动小。结论 分析清醒撤机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撤机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严格掌握呼吸机撤机时机,对撤机患者实施最佳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流程.方法:介绍30例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气管插管的准备及配合;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病情观察,气道护理,基础护理;撤机护理以及家长的心理支持.结果:30例患儿除家长放弃治疗4例外,26例顺利撤机并治愈出院.本组病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发生率为13.33%.结论:规范的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流程能提高呼吸机辅助治疗质量,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的成活率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进行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分析,探讨相对性肾上腺皮质不全(RAI)与呼吸机撤离的关系,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对呼吸机撤离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仁济医院急诊科及急诊ICU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患者,使用250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静脉注射,测定刺激前及刺激后60 min血浆总皮质醇水平,即T60与T0,二者的差值ΔT≤9μg/dl定义为RAI。分析RAI与呼吸机撤离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评价RAI与机械通气患者30 d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共60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创通气38例,无创通气22例;撤机成功24例,撤机失败36例。卡方检验显示,成功撤机组RAI患者比例明显著低于非RAI患者(P=0.000 11),并在有创通气组中更为明显。同时机械通气患者30 d存活率观察发现,合并RAI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RAI通气患者(P=0.000 3)。结论 RAI明显影响有创通气的撤机成功率,并与机械通气的死亡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埘使用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临床治疗研究,探究呼吸做功量和吸气时间分数对于呼吸机撤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86例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的患者,满足预设的撤机条件且上机时间不少于72 h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根据临床确定诊断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和急性中毒组,然后COPD组与急性中毒组再根据实际成功撤机与否,分别进一步细分为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其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并与现常规应用的撤机参数进行相火件统计学分析比较,来判断呼吸做功量和吸气时间分数对于预测撤机成功与否的参考价值.结果 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的呼吸做功量相比较可以看出与,WOB<0.75 J/L的现认可的撤机参考结果相近,并且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患者的心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做功量,吸气时间分数和撤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做功量和吸气时间分数对于呼吸机撤机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OR值均大于1).结论 呼吸做功量和吸气时间分数作为目前撤机方案的一种补充和完善,需要和其他撤机参数联合使用.目前呼吸机撤离的研究,主要强调的是多项参数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的联合分析比较,并尝试探寻无创通气代替有创通气的可能,同时也需要医生的有效治疗为根本,给撤机成功提供最大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埘使用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临床治疗研究,探究呼吸做功量和吸气时间分数对于呼吸机撤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86例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的患者,满足预设的撤机条件且上机时间不少于72 h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根据临床确定诊断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和急性中毒组,然后COPD组与急性中毒组再根据实际成功撤机与否,分别进一步细分为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其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并与现常规应用的撤机参数进行相火件统计学分析比较,来判断呼吸做功量和吸气时间分数对于预测撤机成功与否的参考价值.结果 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的呼吸做功量相比较可以看出与,WOB<0.75 J/L的现认可的撤机参考结果相近,并且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患者的心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做功量,吸气时间分数和撤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做功量和吸气时间分数对于呼吸机撤机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OR值均大于1).结论 呼吸做功量和吸气时间分数作为目前撤机方案的一种补充和完善,需要和其他撤机参数联合使用.目前呼吸机撤离的研究,主要强调的是多项参数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的联合分析比较,并尝试探寻无创通气代替有创通气的可能,同时也需要医生的有效治疗为根本,给撤机成功提供最大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调查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400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是否加强呼吸机管道消毒、是否加强病室管理、通气时间、是否无菌操作有关.结论:对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