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所三甲医院共150名在职手术室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危害认知量表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量表,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及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发生率较高,针刺伤、血液体液污染、X光照射的发生率分别为39.3%、38.7%、6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职称、低学历是职业危害意识及职业防护行为的危险因素,过往有职业损伤是职业危害意识及职业防护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低职称、低学历护理人员是职业防护培训的重点对象,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可以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临床护理》2008,(5):280-283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口腔科护士的职业相关危害及防护对策;基层医院护士锐器伤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护理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并总结出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损伤性、吸入性、感染性、精神性四大危险因素中.结果 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其工作环境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起到了显著降低意外损伤危险性的效果.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职业危险因素教育,提高其人员防范意识,可使其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手术室新入科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情况,以期为降低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手术室新入科护理人员及护生342名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职业危害情况、自我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自我防护情况,给予职业防护干预后,再次调查其职业危害情况、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知识掌握以及自我防护情况,了解其变化。结果:调查发现,护理人员机械性危害发生率最高,职业危害发生因素中,职业防护培训情况、生源以及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等是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相关危险因素干预后,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发生率较高,范围较广,根据职业危害的分类开展职业安全专题培训,发放《职业安全知识手册》,加强防护技能训练,提供防护用品等干预措施,能促进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信念和态度的转变,最终影响其行为,提高其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及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认知及自我防护情况调查表,对我市7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护龄不同分为Ⅰ组(≥5年)和Ⅱ组(<5年);根据受教育程度分为A组(受过高等教育)和B组(未受过高等教育),并比较各组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及自我防护意识情况.结果 手术室护士对化学性、生物性危害认知程度高,对物理性危害及对生理、心理的影响认知程度低,操作中防护用具的使用率较低,自我防护意识淡漠,知识缺乏.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和自我防护意识与护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护龄≥5年或受过高等教育者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较高和自我防护意识较强,与护龄<5年组或未受过高等教育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是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2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根据量表总结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护士对该职业的危害因素不能全面了解,实施防护措施不到位。结论:应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体力处理操作职业危害的认识及防护现状,探讨体力处理操作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对重庆市肿瘤医院38名手术室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形式进行临床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存在的有害因素并拟定防护措施。结果被调查的38名护士中,18名曾在护理工作中因体力处理操作不当引起机体损伤,占47.3%,但只有11名了解如何减少因体力处理操作不当引起的损伤,占23.7%。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体力处理操作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薄弱。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体力处理操作相关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澳门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认知及自我防护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澳门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防护措施行为及与个人属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结构式问卷,以澳门两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澳门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较高;但对艾滋病、甲型肝炎、肺结核认知不足。防护行为介于"经常"与"有时"之间。是否曾被血液、体液溅到眼睛对护理人员认知有影响(t=2.225,P=0.028);不同教育程度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04,P=0.007)。结论医院应加强系统职业安全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提供充足的防护物品,减轻工作压力,以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常见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和观察,针对骨科手术室常见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增强骨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力求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结论:骨科手术室护理人员是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的实施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度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危险因素2012年度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对照分析两年度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部质控考核评分及医生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及防护用具使用情况,评价护理对策的实施效果。结果2012年度手术室护士的防护知识知晓率、防护用具使用率、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及护理部的考核指控评分与2011年度比较,均显著提高,而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显著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职业危险因素、护士自身因素和管理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护理对策可避免或显著减少职业危害、护理差错,提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防护用具使用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手术室工作环境中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包括手术室内存在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化学性、物理性、生理心理损伤等多种危害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合理应用各种措施进行防护.手术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大大减少职业损伤因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护士对化学性职业损害防护的认知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化学性职业损害防护的认知和行为,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因素.方法对临床护士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化学性职业损害防护的认知和行为问卷进行评估.结果肿瘤科护士防护的认知和行为等级高于其他科室,手术室护士对甲醛的危害认知程度最高,同时认知分数高的护士采用的防护行为等级高.结论化学性职业损害防护的认知和行为与护士所处的科室有关,护理管理者应完善有关制度,提供防护设备和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724-2726
目的通过对医院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针对性防护措施以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方法统计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内28例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暴露事件,并结合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预防知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 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共发生职业暴露危害285次,其中利器损伤132次,化学试剂损害98次,物理损害55次;发生于无职称护理人员209次,护士42次,护师25次,主管护师9次。在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掌握程度调查中,无职称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与防护行为的认知掌握程度最低,主管护师掌握程度最高。结论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其职业危险程度相对较高,护理人员频繁接触锐器、物理化学、生活、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导致其职业暴露发生风险较高,应积极加强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而保证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耳鼻喉专科手术室护理人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记录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等不良事件概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耳鼻喉专科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制订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调查发现,60名耳鼻喉专科手术室护理人员中,52例有血源性职业暴露史,发生率86.67%;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职称、医院对职业防护重视度、接受职业防护教育、职业暴露了解度是影响耳鼻喉专科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影响耳鼻喉专科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医院应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重视度,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保证护士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培训手术室专科护士对危险化学品认知与加强防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危险化学品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表对108名手术室专科培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危险化学品认知情况、标准防护行为3个部分,然后对所有人员进行危险化学品知识培训3个月后,对比培训前后防护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后的认知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危险化学品的概念、种类、危害及储存条件均达到100%了解,培训后标准防护行为均达到90%以上,操作时有防护意识已达到100%,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通过知信行模式不断学习危险化学品相关知识,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对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危害以及防护方案的可能性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至2020年不同科室的手术室护理人员100名,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职业安全培训,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结合职业危害给予针对性防护培训;比对分析两组培训前后的职业危害认知与防护行为评分、心理状态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2所综合性医院85名手术室在职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行为,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健康教育能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的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及查阅相关资料对工作中存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参考。结果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危害有利器损伤和物理化学因子损伤。结论通过加强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及时有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常见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观察,针对手术室常见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增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力求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结论 手术室医护人员是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的.  相似文献   

20.
正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也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快节奏、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特殊环境。周围潜伏着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危险因素,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1]。因此,了解危险因素,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护,能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保证护理质量。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现状及对策综述如下。1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1.1消毒剂及吸入性麻醉药品手术室常使用甲醛、戊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