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产科急性DI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熟知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DIC的原发疾病。及时去除病因;根据诱因及DIC患者病情选择性应用肝素。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只有做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才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严重的止血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病理产科易并发DIC,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妇产科DIC的发生率为0.29%,病死率为38.9%。在我国统计的2471例DIC中,病理产科占24.81%左右,仅次于感染性DIC,居第二位。产科DIC可发生于正常或异常的妊娠后期、分娩期或产后某一短暂的时期,主要诱发原因为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与子痫),其它如感染性流产等亦可发生DI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为DIC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4例DIC病例中,最终痊愈29例(85.3%),子宫摘除8例,死亡5例(14.7%)。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早期应用肝素,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并补充血容量,果断切除子宫是产科DIC诊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产科患者按照DIC诊断标准确诊为。DIC,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①治疗产科原发疾病,去除诱因;②高凝期及时用肝素抗凝剂,25~50mg/次,间隙给药,24h总量50~200mg;③消耗性低凝期主要采用血浆、血小板输入代替治疗,适当应用小剂量肝素;④继发纤溶期仅在DIC晚期使用抗纤溶药物。结果完全治愈19例(83%),死亡4例(17%),均系羊水栓塞死于脏器功能衰竭者。结论对于产科DIC患者,做到早期诊断,去除诱因,及时恰当应用肝素抗凝剂,加强支持治疗,防治脏器衰竭。是抢救产科。DIC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多种疾病导致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回顾分析我院产科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3例DIC病人,探讨诊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例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8例进行抢救。结果:重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1例,产后大出血3例,羊水栓塞2例,植入性前置胎盘2例,患者有出血、休克、循环障碍等,血小板降低<100×l09/L进行性下降3例,纤维蛋白原下降(1.5 g/L)2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例,3P试验呈阳性1例,纤溶酶原减低1例。结论: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妇产科的急危重病,病情复杂、发病急、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才能降低患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0引言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多种产科合并症引起的以异常凝血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急、病情复杂、死亡率极高.我科2004-01/2008-01共抢救治疗产后DIC13例,我们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的病理过程 ,产科DIC发病急骤 ,病势凶险 ,诊治不及时 ,常可危及母婴生命。我院从 1 991年 5月至 2 0 0 1年 3月共收治DIC96例 ,因产科并发症诱发DIC者 1 2例 ,占全部DIC病例的 1 2 .5% ,本文就 1 2例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4年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会议标准[1 ] 。 1 2例中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3 2岁 ,平均 2 7.5岁 ,1胎 8例 ,2胎 4例。1 .2 诱因1 2例中胎盘早期剥离 5例 ,重度妊高征 3例 ,羊水栓塞 2例 ,前置胎盘 1例 ,死胎滞… 相似文献
10.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发病因素很多,其中因产科并发症引起的尤为常见,产科DIC病情发展迅速,临床凶险,治疗棘手,母婴死亡率高。但如能及时诊治可获愈,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28例产科DIC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年间我院产科分娩25 852人,中期妊娠引产(包括死胎、稽留流产)1 134人,共26 896人,发生DIC 28例,发生率0·10%,低于国内报道的0·14%[1]。DIC患者一般情况:年龄21~44岁,平均28·5岁;初产妇11例(39·3%),经产妇17例(60·7%);孕<37周者15例,≥37周者… 相似文献
11.
王化荣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1):58-59
目的 探析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疾病的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总结临床治疗此病症的有效方法与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该院产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孕产妇72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死亡事件发生,均治愈.对照组因3个以上器官衰竭死亡4例,占11.1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弥散性的血管内凝血的产科患者,通过早期的诊断治疗工作,以及全方位精细完善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地治疗此病症,使患者身体恢复到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及治疗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记录。结果应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治疗诱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疾病,去除病因的同时,根据诱因及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肝素进行治疗。结论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病死率高、发病急、病情严重凶险的特点,所有在临床应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全身性血栓一出血综合征,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它是在严重疾病的基础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亢进,从而导致机体内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产科DIC是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而凶险,死亡率高。如果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本文资料源于1994年4月至2004年4月发生在本科和外院转诊的共16例,抢救成功14例,死亡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收治的产科急性DIC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均有诱发DIC的高危因素,抢救成功21例,死亡5例,死亡率19.23%。结论:产科DIC发病急,强调早期诊断,重视临床特点,动态观察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治疗要及时,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祛除病因,防止DIC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科疾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5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DIC患者都有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其发病因素中以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重度)、死胎、胎盘植入引起者最常见.15例均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祛除病因,对症治疗,果断积极的处理是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5例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5例产科(DIC)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27.6岁.初产妇12例(48%),经产妇13例(52%).孕周分布:<28周3例,28~36周17例,≥37周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有利于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孕产妇抢救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期间的 8例产科DIC孕产妇的抢救过程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产科DIC病人发病前详细的护理分析观察 ,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结论 :严密的产前监护、抢救过程中紧密的医护配合、及时准确的急救护理和有效的恢复期护理是产科DIC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产科DIC的临床资料。结果 DIC患者除原发疾病所特有的症状之外,以严重的阴道出血伴休克为主。经临床及时诊断及早输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后,仅有1例外院产后出血送入院时就心跳停止,予心肺复苏后再给予子宫全切除,但术中又多次心肺复苏,最终死亡;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其中子宫切除5例,子宫切除率25%。诱发因素依次是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产后出血及妊娠期高血压等。结论尽早处理DIC的诱因,补充新鲜血及凝血因子,并无必要常规应用肝素,而适时切除子宫对抢救产科DIC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救治方法与预防,以减少DIC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成功9例,占90%。死亡1例为羊水栓塞合并DIC患者。结论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合理应用肝素与凝血因子,终止妊娠或予以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诱发因素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水平及诱发因素。结果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为0.119%,其诱发性因素主要包括产后出血、妊高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和死胎等。结论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