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总结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 34例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应用 Bentall手术 19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7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术 (Trusler's法 )5例 ,分别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Wheat术 ) 2例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 1例。结果 手术死亡 6例 ,死亡率 17.6 %。其中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 ,急性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随访 2 0例 ,随访率 71.4 %。随访时间 2~ 4 6个月 ,平均 2 4 .7个月 ,1例术后 3个月猝死 (原因不明 ) ,1例术后 6个月死于心内膜炎。18例存活患者情况良好。 结论 应根据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及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保留主动脉瓣的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准确可靠的吻合技术、保留瘤壁的完整性 ,将使手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最常见的疾患.是由于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层.形成主动脉壁两层分离状态而成。夹层可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如其假腔不断扩大,在主动脉壁间形成动脉瘤.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可发生于主动脉任何部位.按Stanford分型,凡病变累及升主动脉者为A型.内膜撕裂口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端降主动脉.病变扩展可累及升主动脉.也可延至弓部、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根据DeBakey分型,如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扩展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Ⅰ型:而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扩展仅限于升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Ⅱ型。  相似文献   

3.
再次及多次主动脉瘤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3例共27次主动脉瘤手术的经验。方法:全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2次手术者12例,3次手术1例,再次手术距前次手术平均50个月(22d-233个月),首次手术分别是:主动脉根部置换7例,慢性B型夹层行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3例,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1例,急性A型夹层行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成形,川崎病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成形各1例,再次手术分别是因残余夹层扩大行全弓置换加ElephantTrunk1例,胸降主动脉置换2例,2例再发弓部夹层,1例行根部置换+部分弓部置换,1例行升弓部置换;2例胸降主动脉瘤,1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B型夹层,常温阻断下行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根部瘤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部置换术,川崎病再发无名动脉和弓部动脉瘤行无名动脉及部分弓置换1例,1例A型夹层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再发升主动脉瘤行升主动脉置换;1例根部置换再行弓降部置换术后,再发弓部动脉瘤,第3次手术行全弓置换,再手术时采用深低温停循环8例,常温阻断4例,中低温体外循环2例。结果:术后4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例肝功能异常,均治愈,无住院死亡。随访远期死亡3例,另有2例随访6个月和70个月,现待手术。结论:再次手术以再发或多发动脉瘤(包括主动脉夹层)为最常见原因,其次是残余夹层进一步发展,再次手术一定要积极,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导致死亡。应根据再次手术的部位选择基本方法,累及弓部需深低温停循环并选择性脑灌注,远弓部和胸,腹主动脉可用常温阻断或股一股转流,如无法游离阻断则需要深低温停循环,累及根部则只需要一般体外循环,大出血和昏迷是再次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尽早建立体外循环,低温和停循环期间的脑灌注可有效预防这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升主动脉瘤是常见的大动脉瘤 ,单纯升主动脉瘤的手术危险性较低 ,但累及主动脉弓或并发夹层动脉瘤时 ,手术危险性显著增加。 1992年 12月至 2 0 0 1年 5月 ,我们收治 5 2例升主动脉瘤或伴弓部瘤病人 ,现将外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5 2例病人中男 37例 ,女 15例 ;年龄 14~ 70岁。Marfan综合征 2 7例 ,其中合并I型夹层 11例 ,II型夹层2例 ;主动脉环扩张症 11例 ,其中合并I型夹层 4例 ,II型夹层 2例 ;动脉硬化性 8例 ,其中合并II型夹层 4例 ;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合并升主动脉瘤 6例。 4 4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关…  相似文献   

5.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aortic dissection,TAAD)累及升主动脉,其内膜撕裂口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夹层可同时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TAAD发病两周内的死亡率可高达80%[1],死因主要有夹层破裂、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心律失常等。TAAD一经确诊即有手术指征,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升主动脉置换术.其中包括单纯人工血管置换术、Wheat术、Bentall术、Cabrol术和David术等。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可发生于主动脉任何部位 ,自升主动脉、弓部或其他部位一直至腹主动脉分叉以远的动脉 ,涉及全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或StanfordⅠ型主动脉夹层。以往需做分期手术或全主动脉置换术 ,手术死亡率 30 %左右。我们经历了分期手术、全主动脉置换和半介入疗法[1 ,2 ] ,我院新近以一枚带膜支架人工血管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获得成功 1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患者女 ,46岁 ,排便时屏气致胸部剧烈疼痛伴呼吸困难 4h于 2 0 0 1年 1月 4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 :T :37 2℃ ,P :1 1 6次 /mi…  相似文献   

7.
对MR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评价(附13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MR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价值。方法2000年10月至2002年12月,136例患主动脉疾病的病人术前经trueFISP3DCEMRA影像学检查,并与术中主动脉病理改变进行对比研究。病人男1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5±12.2)岁。分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组108例,急诊发病(发病时间小于2周)76例,包括I型夹层动脉瘤41例,II型夹层动脉瘤9例,IIIA夹层动脉瘤1例,IIIB夹层动脉瘤57例;非夹层动脉瘤组28例,包括升主动脉瘤9例,马方根部瘤6例,降主动脉脉假性动脉瘤5例,降主动脉瘤4例,升主动脉假动脉瘤、降主动脉缩窄、弓部瘤、弓部假性动脉瘤各1例。结果术前MRA诊断与术中所见对比显示,MR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其累及范围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撕裂位置诊断的敏感性为85.2%,特异性100%;头臂干受累情况诊断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100%;心包及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假腔内血流情况诊断的敏感性为98.1%,特异性为100%。结论trueFISP3DCEMRA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安全、可靠,基本可取代常规血管造影,被视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其他主动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Stand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54例,急性夹层(发病<2周)36例,慢性夹层18例.46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入院后24 h内)35例,择期或限期手术11例;未行手术治疗8例.按主动脉根部术式分为单纯升主动脉置换术9例,Bentall术11例,Wheat+升主动脉置换术12例,David+升主动脉置换术14例.主动脉弓降部术式包括右半主动脉弓置换术6例,四分支人造血管全弓置换术25例,支架象鼻术24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右冠状动脉断裂各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涉及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非急诊病例辅以体表降温.结果 手术组死亡率8.7%(4/46),未手术组死亡率75.0%(6/8).围手术期并发精神症状1例,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3例,声音嘶哑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经过积极处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患者随访2~70个月,平均(13.0±14.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最佳术式及合适的脑保护方案,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瘤 (AAARA)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0例AAARA的临床资料。结果 夹层动脉瘤 84例 ,真性动脉瘤 2 7例 ,假性动脉瘤 9例。病变累及全程主动脉者 12例 ,主动脉弓 9例 ,胸降主动脉 2 0例 ,降胸至腹主动脉分叉部或以下 43例 ,胸腹主动脉 2 5例 ,涉及内脏动脉 11例。施行手术或支架型人工血管微创治疗74例。术中至术后 30d内死亡 11例 (14 9% )。术后并发症 9例 ,无截瘫、偏瘫或卒中发生。 16例腔内治疗病人中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者。随访 48例 ,随访时间 1个月~ 15年 ,5例死亡 (10 4% )。保守治疗 46例中 ,44 1%死于瘤体破裂或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AAARA开胸手术仍存在着很大风险 ,而多种多样的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置放和腔内开窗治疗有着良好前景 ,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将成为治疗AAARA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8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5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体外循环下(1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行Bentall手术或Cabrol手术24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8例,Trusler手术5例,Wheat手术5例,升主动脉+主动脉全弓或半弓人工血管置换术8例;3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带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结果住院死亡11例,死亡率13.1%。术中死亡3例,其中1例升主动脉+次全弓人工血管置换患者因术中主动脉开放后主动脉根部大出血无法止血;1例升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患者心脏无法复跳;1例升主动脉+半弓血管置换患者因降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术后早期死亡8例,其中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衰竭2例,呼吸衰竭1例,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随访62例(84.9%,62/73),随访时间3个月~10年。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内膜炎,1例猝死(原因不明)。结论快速准确地诊断、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精确的手术技术是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ǻѪ��Դ�Լ���֢��������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源性急腹症在临床急腹症中虽不常见 ,但一旦发生即为高危重症 ,其早期诊断困难 ,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达70 %以上[1 4] 。血管源性急腹症主要见于 :腹腔内动脉瘤破裂 ,动脉夹层撕裂或夹层动脉瘤瓣片覆盖肠系膜上动脉开口所致的急性肠缺血 ,以及原因不明的腹腔内大出血 (腹部卒中 )等。由于夹层动脉瘤病变很少限于腹主动脉 ,一般都累及胸主动脉 ,因而其造成的急腹症往往同时伴胸背部症状 ,本文不作叙述。1 诊断依据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诊断依据 ,主要根据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腹腔内动脉瘤以腹主动脉瘤发病率最高。影响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12.
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及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aneurysm,TADA)病情危重,预后差,破裂率及病死率高.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及弓部的病例以及弓部动脉瘤的病例以往采取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1-2].我科采用先行人工血管旁路手术(Bypass),一期或二期支架型人工血管(stent-graft,SG)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repair,EVR)病变胸主动脉,扩大了腔内手术的适应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及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aneurysm,TADA)病情危重,预后差,破裂率及病死率高.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及弓部的病例以及弓部动脉瘤的病例以往采取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1-2].我科采用先行人工血管旁路手术(Bypass),一期或二期支架型人工血管(stent-graft,SG)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repair,EVR)病变胸主动脉,扩大了腔内手术的适应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胸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胸主动脉夹层(A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至2003年4月手术治疗A型AD40例,B型20例,其中急性夹层16例。A型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13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灌(RCP)27例;行升主动脉置换24例,升主动脉和半弓置换11例,升主动脉、全弓和象鼻手术5例;同期行Bentall手术18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B型采用左心转流7例,股一股转流2例,DHCA 11例;行近端降主动脉置换14例,全胸降主动脉置换或伴肋间动脉移植6例。结果全组术后死亡率10%(急性夹层18.8%,慢性夹层6.8%),近3年降至4.4%。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8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延迟性心包压塞和腹腔内出血各2例,声音嘶哑3例。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技巧和术中脑保护是手术治疗AD的关键。A型夹层的手术范围应依据内膜破裂口位置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9年11月经手术治疗和腔内治疗的4例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通过CT血管成像(CTA)或血管造影明确诊断,3例采用传统的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行分叉型带膜支架腔内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夹层均得到完全修复,未出现内脏动脉缺血、肾缺血、下肢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结论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低,CTA是诊断腹主动脉夹层最常用的方法 ,手术治疗和腔内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手术治疗,腔内治疗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但仅适用于解剖学条件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病人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术中植入血管内支架(即"杂交手术")的外科经验.方法 主动脉夹层6例中急性Standford A型4例,其中破口分别在升主动脉2例、降主动脉1例,升降主动脉均有破口1例.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同时术中于降主动脉真腔内置入血管内支架(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型2例、Bentall手术1例);慢性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例,均为介入无法完成者,破口较大、均在降主动脉起始部、左锁骨下动脉下方,行近端降主动脉置换同时术中于远端降主动脉真腔内置入血管内支架.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全主动脉螺旋CT,了解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及血管内支架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成功,体外循环时间38~228 min(平均92 min).Standford A型夹层升主动脉阻断118~186 min(平均136min)、选择性脑灌注33~68min(平均49min);Standford B型夹层:1例在上、下半身分别停循环22、28 min下完成手术,另1例常温下不停循环、保持下半身灌注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主动脉螺旋CT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血管内支架无内瘘及移位,支架远端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明显缩小.结论 对于夹层撕裂范围广泛、多破口的主动脉夹层病人,行近端夹层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同时在远端真腔内植入血管内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胸主动脉疾病包括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穿透性溃疡及外伤性主动脉损伤等,是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的危重急症。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始于1994年[1],已逐渐成为主动脉降部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2]。不过,主动脉升弓部疾病的治疗由于涉及到弓上分支动脉重建的问题,仍以开放手术为“金标准”[3]。虽然结合了开放手术与腔内技术的去分支技术降低了侵入性[4],但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各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包括夹层动脉瘤 4 8例 ;腹主动脉瘤 13例 ;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肾下和肾上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分别为 4例、1例、2例和 1例 ;左、右髂动脉瘤各 1例。对夹层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均行破口封堵术 ,真性腹主动脉瘤行隔绝术。结果本组均获技术成功。围手术期死亡 2例。 5例夹层动脉瘤术后近侧有少量残余漏 ,但 4例半年后近侧渗漏消失 ,9例残存远侧破口少量返流。腹主动脉瘤 6例术后即时有轻度内漏 ,3个月后 5例内漏消失。结论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手术微创、安全 ,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68例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和脑保护方案,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8例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23例;年龄29~72岁(44.5±17.2岁)。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2周)57例,慢性主动脉夹层11例;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45例,主动脉弓12例,主动脉弓降部11例。急诊手术35例,择期或限期手术33例。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或右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25例,Bentall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16例,单纯右侧主动脉半弓置换术15例,主动脉全弓置换术7例,右侧主动脉半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3例,升主动脉带瓣管道+Cabrol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2例。结果手术死亡5例(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1例),手术死亡率7.4%(5/68);死于术中吻合口顽固性渗血1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脑部并发症1例。围术期出现精神异常5例,心包积液2例,声音嘶哑6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均经相应的治疗治愈。随访60例(95.2%,60/63),随访时间2个月~6年,失访3例。随访期间猝死1例,1例出现心包积液,经治疗好转;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NYHA)I级54例,Ⅱ级5例。结论对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根据不同病情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和合适的脑保护方法,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而实施外科治疗的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1例、女66例,年龄 (51.2±13.9) 岁。所有患者经磁共振成像 (MRI) 或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确诊。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情况,进行单纯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Wheat、Cabrol或David手术。主动脉弓部进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半弓置换或简化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 结果 近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113例(57.4%),Bentall手术67例(34.0%),Wheat手术13例(6.6%),Cabrol手术1例(0.5%),David手术3例(1.5%)。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82例(41.6%),半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77例(39.1%),简化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41例(20.8%)。二次开胸止血1例(0.5%),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手术30 d死亡率为4.1%(8/197);随访时间3~52(15.9±11.4)个月,随访率65.0%;1例马方综合征患者术后8个月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 结论 根据病变情况,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策略,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