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骶尾部压力传感用于骶管穿刺成功判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拟骶管阻滞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n=57例):对照组以针尖突破骶尾韧带时的"落空感"为骶管穿刺成功的判断标志,试验组以"落空感"+注药时骶尾部压力传感为判断标志,以5.0 g/L罗哌卡因20 ml行骶管内注射,观察2组骶管阻滞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骶管阻滞的成功率为94.6%,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2.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尾部压力传感有助于提高骶管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3.
2007年5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骶管阻滞麻醉方式手术治疗包皮异常208例,麻醉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骶管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阻滞完全、对患者生理干扰小及副作用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肛肠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1]。但骶管的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我院自2003-01—2009-01对44例骶裂孔解剖结构异常者实施骶管阻滞,应用于肛肠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4年3月至1995年11月单纯应用利多卡因行简易傲管麻醉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许高春  王俊岭 《武警医学》1999,10(2):118-119
我院自1995年4月起采用骰管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12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II$床资料122例中,男72例,女50例,年龄引一74岁,平均50岁;腰骰部劳损37例,椎间盘突出62例,下肢筋膜炎23例。患者主要以前侧腰能部或下肢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多在活动或行走后疼痛麻木加重。对60例腰骰部症状较明显者行CT检查,其中50例不同程度存在椎间盘脱出或膨出,但没有明显手术适应证。2治疗方法(l)药物与疗程:每次注人利多卡因、醋酸强的松龙、维生素B;。、胎盘组织液,加生理盐水30nd混合液,每周1次,3次为1疗程,需行第2…  相似文献   

7.
<正> 骶管阻滞是经骶裂孔穿刺,注局麻药于骶管腔以阻滞骶脊神经的方法,也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传统的骶管阻滞多采用俯卧式,其操作时体位繁琐,且穿刺进针角度难掌握,发生失败机会较多。本文就近10年来笔者采用简化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法(以下简称骶麻),施用于肛门会阴部、婴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的腹部手术650例。现就骶管的解剖特点、操作方法、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黄丽  李冬梅 《武警医学》2008,19(3):248-249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Greenlight 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PVP)由于其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近几年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金标准,是一种在门诊即可完成的微创术。笔者对30例PVP患者行骶管阻滞麻醉,以观察骶麻用于PVP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术应用于小儿介入放射治疗的麻醉管理及可行性.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Ⅰ组骶管阻滞给予 0.8%利多卡因、0.2%罗哌卡因混合液0.8 ml/kg,术中给予丙泊酚3~5 mg·kg~(-1)·h~(-1)维持;Ⅱ组麻醉维持用丙泊酚6-10 mg·kg~(-1)·h~(-1).结果 两组患儿介入治疗均顺利完成.术中Ⅰ组3例患儿麻醉阻滞下面达到T8,收缩压下降超过15%,调整丙泊酚用量,补液处理后血压逐步回升.2例患儿需要术中追加氯胺酮.Ⅱ组病例中有8例在术中SpO_2降至90%以下,辅助通气并调整麻醉用药后,SpO_2升至98%.12例患儿出现心率显著减慢.调整丙泊酚剂量后心率逐步恢复.4例患儿需要术中追加氯胺酮.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小儿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小儿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可采用多种麻醉方法,其中骶管阻滞因其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对患儿生理干扰小,血压比较稳定等特点,更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临床应用价值明显。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辅助下行骶管阻滞麻醉,取得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88年以来开展改良骶管麻醉用于临床,与传统骶管麻醉[1、2]比较,有明显优点,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下肢的手术。罗哌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时效长,毒性低等特点,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应用,国内报道较少。2006年3月-6月,我们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将0.3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3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穿刺点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点提供解剖测量数据.方法 取成人骶骨137块,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 左右侧骶角同高者占70.8%;不同高者占24.8%;扁平不显占4.4%.骶管裂孔高(18.3±8.6)mm,宽(10.5±2.7)mm.在后正中线上,骶角间点至S2后孔间点为(53.0±8.4)mm,S2后孔间点至S2后孔点为(20.5±2.8)mm.结论 骶管裂孔穿刺点为骶管麻醉常用进针点.对钩形骶骨、骶管中部狭窄、一侧阻滞麻醉不全、只需一侧阻滞麻醉以及经骶后孔穿刺骶管疗法,宜用骶后孔穿刺点.  相似文献   

14.
骶管麻醉其操作简单.小儿骶管解剖标记明显、穿刺方便、成功率高、肌松好、苏醒快、易掌握。本文就237例小儿骶管麻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伟森 《武警医学》2011,22(1):52-53
尾骨疼痛综合征(coccygodynia syndrome),即尾骨部、骶骨下部及其相邻肌肉或其他软组织疼痛,可由发生在该部的多种病变或损伤所致,如尾骨或骶尾关节的损伤、骶尾关节炎、感染、肿瘤及尾骨畸形等。无明显病因者,多因长期紧张坐位工作,或习惯性不良坐姿造成。其特点为长时间坐位或从坐位起立时或挤压尾骨尖端时疼痛加重,多见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4月—2010年6月我们用骶管阻滞加阿是穴封闭治疗腰腿痛127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7例中男122例,女5例;年龄17~36岁。病程12 d~4年,其中30 d以内56例,31 d~1年58例,1年以上13例。均为腰肌劳损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其中腰肌劳损93例,坐骨神经痛34例。1.2治疗方法均采用骶管阻滞加阿是穴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01至2018-03医院行肛肠手术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 超声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以传统解剖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穿刺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麻醉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和麻醉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组穿剌针调整(2.50±0.50)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00±1.0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起效时间(2.85±1.3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8±0.92)min;痛觉消失时间(4.85±1.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6±2.1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麻醉Ⅰ级比率及麻醉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麻醉Ⅲ级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出现血肿、出血和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可准确定位,提高阻滞麻醉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骶管阻滞是小儿手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应用套管针法行连续骶管阻滞和术后镇痛,目前文献报道不多。我院自2003-10~2004—06采用普通套管针连续骶管阻滞行小儿手术及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比较骶管和不同点的低位硬膜外阻滞在PPH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自2005年至2006年,开展PPH手术50例,最初12例采用传统的骶管麻醉和低位硬膜外L3-4向上置管3cm麻醉,出现阻滞不全和局麻药中毒的比例较高,经改良的骶管上口阻滞(L4-5向下置管4cm)成功率达99%,起效快,药量小,肌肉松驰,并发症少。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PPH手术50例,女22例,男28例,年龄26-77岁,麻醉方式,骶管5例,L3-4向上置管3cm7例,L4-5向下置管4cm38例。1.2改良方法于腰4-5间隙穿刺,向下置管4cm,导管尘端可至骶管上口。1.3麻醉用药采用2%利多卡因10ml,0.75%布比卡因5ml,注射用…  相似文献   

20.
刘瑶  贾洪峰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156-1157
目的:研究七氟醚作为基础麻醉与氯胺酮作为基础麻醉后再行骶管阻滞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效果比较。方法:60例ASAⅠ级,年龄1~6岁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复和骶管阻滞组(S组)和氯胺酮复和骶管阻滞组(K组),观察两组术中心率(HR)和血压(BP),诱导和苏醒时间,呼吸道分泌物及术中、术后喉痉挛、呕吐、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术中心率(HR)及血压(BP)K组大于S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S组小于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分泌物S组小于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和骶麻在小儿疝气手术中患儿麻醉诱导迅速,术后清醒较快,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