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总结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3例,共78条患肢,均采用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全部曲张静脉消失,患者顺利康复。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承云峰 《淮海医药》2013,31(3):246-247
目的比较传统方法与大隐静脉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大隐静脉手术的患肢(56例患者共64条患肢),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0条。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共34条。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5±28.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5±32.4)min,较短,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程度、切口皮下淤血、复发等情况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随访6~4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大隐静脉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且较传统手术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1年行手术治疗的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35例行改良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分段结扎、抽剥,小腿部曲张浅静脉分段切除及交通静脉经皮静脉内膜激光成形术。结果 60例患者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未发生术后并发症,且改良方法中,无皮下瘀斑出现,手术瘢痕小,无需拆线,患者术后恢复快。结论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分段结扎、剥脱,小腿部曲张静脉分段切除(包括小隐静脉)加交通静脉经皮静脉内膜激光成形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痛苦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基层医院,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抽剥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进行下肢浅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62例,其中行传统高位结扎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抽剥术的患者32例(观察组),行传统高位结扎联合非驱血下曲张静脉抽剥术的患者30例(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的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皮肤感觉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以及肢体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抽剥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患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术后第一天能下床活动,曲张静脉全部消失,湿疹样皮炎治愈、色素沉着逐渐消退,下肢溃疡均在2~4周内愈合.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美观,复发率低,是一个非常实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朱长康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39-1840
目的 探讨微创优化法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135例患者的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实施微创方案优化:术前精确定位,术中取股部小切口,先处理结扎大隐静脉属支,踝部切口,顺行插入Venostrip静脉剥离器,曲张静脉点式剥脱、皮内缝扎,后抽剥大隐静脉主干。结果 135例成功实施手术,术后并发股部血肿2例,大腿部皮下血肿3例,全组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出血、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股静脉、隐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微创优化法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士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05-1705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静脉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仍以手术治疗效果最好,除下肢静脉血栓所致的浅静脉代偿性曲张外,其余病因所致下肢静脉曲张大多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然而,临床上常遇到小腿部有极度曲张的病例,范围广泛,成迂曲状或蔓状改变.不能顺利插入剥脱探条进行静脉抽剥,多切口分段抽剥或长切口大块剥离皮瓣切除曲张静脉,既不能完全清除广泛的曲张静脉,且在小腿上留下许多手术疤痕,影响美观。我科从2001年1月始,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行缝扎术(PCC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收到良好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联合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8例、共33条下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术前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1年,随访期间,大隐静脉曲张及血栓性浅静脉炎治愈无复发26例,占92.86%。血栓性浅静脉炎复发2例,占7.14%,均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期间无静脉曲张复发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对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有效、可靠。可较早的控制由浅静脉血栓蔓延所致的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清泉  程军  徐崇松  彭江涛  罗威 《医药世界》2010,(6):532-532,547
目的探讨多种手术方法联合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电凝、点式切口剥脱,部分联合深静脉瓣膜修补、腔镜小腿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腘静脉外肌腱代瓣术联合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7 a,9例浅静脉曲张5 a内复发(占3.2%),局部注射硬化剂1~2次消失。结论采用联合术式微创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具有微创、恢复快、效果可靠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C)-病因(E)-解剖(A)-病理生理(P)即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的联合微创治疗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98例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先行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高位结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微创治疗手术,其中泡沫硬化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85例,激光腔内闭合术、泡沫硬化和点状剥脱13例。结果所有98例静脉曲张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切口感染及严重皮肤灼伤;所有患者溃疡愈合。结论在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要灵活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泡沫硬化术、激光腔内闭合和曲张静脉点状剥脱等多种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高位结扎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42条静脉曲张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将肢体驱血后于大腿上部扎止血带行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术;术后常规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肢体肿胀情况、皮下血肿发生情况及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6±14min)、术中出血量(37±11ml)及皮肤感觉障碍例数(3例)。结论应用止血带在大隐静脉手术中可创造"无血手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创伤面积,降低皮肤感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应用驱血点状剥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光闭合联合动力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51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随机分组:A组111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全程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动力旋切;B组106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大腿段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动力旋切;C组134例,传统手术作对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属支及交通支切除、结扎。观察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人下肢肿胀、酸痛、乏力在手术后1个月逐步消失;皮肤色素沉着在术后1个月减轻,3月逐步恢复。传统手术没有皮肤烧灼发生,但其并发症多,如小腿皮肤麻木、大腿瘀斑、创口血肿以及踝以下肿胀。比较A、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与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传统手术组明显增多。小腿瘀斑,A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与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全部病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感染。结论激光闭合联合动力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简单可行,疗效确切;动力旋切去除静脉团效果好,不适用旋切大隐静脉主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泡沫硬化疗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将4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4条肢体,CEAP分级为C2级)随机分为注射组及对照组。注射组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抽剥术,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结果注射组治疗操作时间(18.8±4.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39.3±8.2)min;注射组治疗费用(1057±184)元,对照组(3845±54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对照组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沫硬化剂治疗轻中度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费用低,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90.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伤口感染4例(12.50%),观察组术后无伤口感染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结扎术加皮内缝扎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显著,感染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曲张大隐静脉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11~2013-09,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1例(40条肢体),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5~71岁,平均51.25岁。标本均取自大隐静脉主干曲张最显著部位。根据CEAP临床分级法,将40条患肢分为C1~C3组(24条肢体)和C4~C6组(16条肢体)。对照组选择同期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和骨外科,因外伤或动脉硬化闭塞症(排除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家族史)而截肢的正常大隐静脉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5~67岁,平均48.10岁。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MP-9、TIMP-1蛋白在大隐静脉中的表达。结果:MMP-9可在正常大隐静脉壁中少量表达,而在曲张大隐静脉壁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C4~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也可在正常大隐静脉壁中表达,而在曲张大隐静脉壁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C4~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TIMP-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大隐静脉曲张的血管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采用3种不同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以来收治的420例大隐静脉曲张(GSVV)病例,分别采用传统金属剥脱器(TS),高位结扎联合血管腔内激光(ELCHL),微创剥脱器(MIS)治疗,其中传统金属剥脱器组(传统组)158例,高位结扎联合血管腔内激光(激光组)102例,微创剥脱器(微创组)160例,比较3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微创组及激光组与传统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显著降低(P<0.01)。微创组及激光组与传统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降低(P<0.01)。微创组较激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微创组及激光组较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方面存在显著优势,微创组与激光组比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月对236例下肢静脉曲张,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法77例,高位结扎抽剥联合腔内激光法90例,腔内激光照射法69例。结果236例随访1~18个月,平均6.3个月,随访患者疗效满意。结论3种方法有其各自的适应证,但高位结扎抽剥联合腔内激光法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一种比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3例(49条患肢),应用腔内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聚桂醇栓塞小腿浅表曲张血管,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肢酸胀感消失或明显减轻,浅静脉曲张消失,无皮肤灼伤,无隐神经损伤,无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512个月4例(8.16%)出现小腿局部静脉曲张复发,予门诊注射少量聚桂醇后消失。结论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安全、有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多普勒超声系列观察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 ent,EVLT)术后的形态变化过程,揭示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机制。方法选择12例(14条肢体)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以810 nm激光行腔内治疗,参数为重复脉冲模式12 w、脉冲1 s、间隔1 s,光纤回抽速度2~3 mm/s。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每年一次以多普勒超声测量平卧位时髌骨内侧髁上5 cm处大隐静脉内径。结果所有病例成功施行了EVLT,临床疗效满意。超声观察术后早期大隐静脉管壁显著增厚,管腔缩小,内充满不规则的实质性低回声,后期血管腔内低回声逐渐消失,管壁收缩,大约在术后1~2年期间形成疤痕或完全消失。结论EVLT术后多普勒超声观察揭示EVLT可以完全消除曲张静脉,达到根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