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性脑病与缺氧性脑病眼底和球结膜微循环变化, 并论述其临床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病例符合诊断标准并分组, 即肺性脑病患者35例; 缺氧性脑病(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出血组20例, 脑梗塞组32例)患者52例. 采用直接检眼镜(不用药物散瞳)及微循环观测仪或照相裂隙灯显微镜, 分别检查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眼底常规部位与微循环标志部位"黄斑区拱廊状血管网络”并观察相应的球结膜微循环表征; 分组作统计学检验. 结果: "紫绀眼底”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提示肺性脑病特征眼底象; 动态观察随病情好转呈可逆性改变. 黄斑区拱廊状血管网络微细血管比正常(健康对照组)增多并屈曲扩张(32/35例, 91.43%), 视网膜呈紫绀状. 高血压动脉硬化晚期导致的缺氧性脑病绝大多数病例(48/52例, 92.26%), 呈现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Ⅱ0+), 与肺性脑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二类脑病皆有相应的球结膜微循环障碍表征. 结论: ①肺性脑病具有特征性紫绀眼底表征, 该特征与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反映肺性脑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基础、临床分级(型)程度上存在共性. 若经合理治疗, 随病情好转, "眼底微循环”表征呈可逆性改变; ②缺氧性脑病呈现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表征, 除早期功能性狭窄(网膜动脉痉挛阻塞)或"视乳头水肿”外, 大多不随病情好转而改变; ③二类"脑病”当呈现"网膜动脉痉挛阻塞”或"视乳头水肿”、 "网膜出积压”时, 特征性"紫绀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表征分别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④确立"眼底黄斑区拱廊状血管网络”为眼底微循环重点观测标志部位, 利于临床动态观察及疾病预后的随访研究; ⑤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微血管是视网膜血管的终末部分, 系"微循环”的微血管范畴, 属颈内动、静脉分枝, 该处表征可直接反映心、脑血管疾病的微循环变化; 其尚属末梢循环, 故全身性疾病反映在末梢循环改变者皆可以眼部微循环障碍表征予以推论, 作为辅助诊断之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氦氖 (HE Ne)激光照射两侧人迎穴前后微循环及血压的变化。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 3 4例高血压患者氦氖 (HE Ne)激光照射 15min两侧人迎穴前后球结膜、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并量取血压。结果 :照射后与照射前比 ,球结膜毛细血管开放数、微动脉的口径、甲襞管袢数、袢长均有增加 (P <0 .0 1)。球结膜微血管血流 ,流经 1mm所需的时间及甲襞血流 ,流经全袢所需的时间均缩短 (P <0 .0 1)。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 (P <0 .0 1)。并发现两例球结膜扭曲的微血管有“跳摆现象”。结论 :HE Ne激光照射高血压患者两侧人迎穴可有效改善球结膜、甲襞微循环 ,降低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95例确诊为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者的眼球结膜微循环,眼底血管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显示:1.随着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级数的增加,眼底血管阳性检出率也随着增加:微衢环障碍Ⅰ级组为22%,Ⅱ级组为22%,Ⅲ级组为55%。眼球结膜微循环变化与眼底血管变化基本一致,然而在98例具有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者中有58例眼底血管仍无变化(阴性),说明眼球结膜微循环变化较眼底血管变化更早。2.球  相似文献   

4.
Binswanger病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Binswanger病(动脉硬化性脑病,BD)患者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进行观察,发现:BD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其球结膜微循环的综合测定值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程度一致。结果表明,微循环的病理生理异常机理与BD相关,而球结膜微循环检测可以监测BD治疗的好坏。同时,注意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阻止BD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性脑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特异性蛋白(S-100β)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无肺性脑病患者为病例对照组,60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为病例组。病例组又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血清NSE、S-100β的变化。结果:病例对照组的NSE、S-100β高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NSE、S-100β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病例组的中重型患者血清NSE、S-100β含量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血清NSE和S-100β的含量与肺性脑病病情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观察32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并与20例颈动脉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斑块组微血管数目、缺血区、粒缓流和红细胞聚集重度均比健康组明显增高(P<0.01)。提示:颈动脉硬化斑块在球结膜微循环上改变的程度与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部位、斑块大小和管腔狭窄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0例,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BiPAP治疗,观察组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共26例患者有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PaO2、PaCO2、pH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类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 )血液流变性的归属并确立治疗原则。方法随机观察符合诊断标准并经CT确诊为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100例 ,年龄 (中位数 )分别为60、63岁。常规检测血液流变学6项主要指标 ,同时检查眼底、球结膜微循环并对病情适于检查者予以照相记录 (116例 )。结果两类脑卒中者皆有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表征。血液流变学6项主要指标显示绝大多数患者皆有不同程度超正常参考值高限。两类脑卒中比较 (除女性全血黏度低切指标外 )无显著差异 ,提示皆有高黏滞血症。结论两类脑卒中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6项主要指标的检测结果 ,符合高血压病Ⅲ期靶器官损害及微循环障碍规律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认为 ,血液流变性改变是引起微循环障碍的决定因素 ,尤其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一危险因素。本文提示了两类脑卒中均应归属传统血瘀证的现代分类“血瘀证Ⅰ型 (血瘀证高流变性型 )” ,而高血压脑出血不存在归属“血瘀证Ⅱ型 (血瘀证低流变性型 )”之可能。故从血液流变学观点出发 ,应将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微循环措施列为脑卒中的治疗原则之一 ,以尽早控制脑缺血、缺氧性病理变化并促进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瘀血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MRI分型 ,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分析经MRI诊断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例 86例 (男 62 ,女 2 4) ,平均年龄 80 .8岁 ,合并高血压病 72例 ,糖尿病 45例 ,腔隙性脑梗死 78例 ;根据MRI侧脑室周围白质病变范围融合程度将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分为轻、中、重型 ,并采用MMSE和ADL对每例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 1)皮质下脑白质的缺血程度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P <0 .0 5 ) ,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白质缺血程度愈重 ,伴随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加重脑白质缺血。 ( 2 )认识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与脑白质损害范围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0 1) ,脑白质损害范围愈大 ,认知功能障碍愈重 ,日常生活能力愈低。结论 :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延缓痴呆的发生 ,MRI可作为一种早期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100例糖尿病患者球结膜微循环与眼底检查结果及其相关性,并与10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球结膜微循环血管形态、血液流态、管周状态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高于健康组。球结膜微循  相似文献   

11.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偏头痛血瘀证病人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观察 3 6例偏头痛血瘀证病人发作期、治疗后和 2 8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 ,检测 2 8例偏头痛病人球结膜微循环 ,并与 2 6例正常人相比较 ,重点观察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袢周围状态等多项指标 ,并以加权积分法计算其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作期存在明显的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 ,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管径缩小 ,管袢形态异常 ,袢周出血。经新正天丸治疗后 ,管袢清晰度增强 ,血流速度加快 ,红细胞聚集性下降 ,加权积分法示治疗前后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0 .0 1)。结论 :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偏头痛血瘀证的重要病理特征 ,新正天丸对其微循环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们观察了73例高血压病人的眼底与球结膜微循环中的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发现二者有平行关系。本组共73例,男61人,女12人,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4岁。按WHO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严格进行分期,(合并高血脂者除外)Ⅰ期15人,Ⅱ期49人,Ⅲ期9人。经五官科用小瞳孔窥视法查得眼底,属Ⅰ期眼底变化者18人,Ⅱ期51人,Ⅲ期4人经休息1—2小时后再用田牛氏球结膜微循环检查指标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80例160双眼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及眼底改变。研究对象分两组,正常组40人,男16,女24,年龄自15至54,平均37.8岁,糖尿病组40人,男16,女24,年龄自27至70,平均54.3岁。球结膜微循环检查;在裂隙灯下观察记录双侧球结膜颈侧,先用16倍观察血管分布和大致的形态变化,小细动静脉比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医学信息》2009,22(4):518-520
目的通过综合降低血氨浓度,观察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包括口服乳果糖,食醋灌肠,静脉注射乙酰谷酰胺,n=15)和乙酰谷a酰胺组(n=14),治疗1周后临床观察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显效11例(73.3%),有效4例(26.7%),无效0例,无死亡,总有效率100%;而乙酰谷酰胺组显效4例(28.6%),有效4例(28.6%),无效4例(28.6%)死亡2例(14.3%),总有效率5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治疗组死亡率和血氨浓度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降低血氨浓度是控制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INS、NPY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胰岛素(INS)、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9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INS和NPY水平及相关性研究,并与30名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INS和NPY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且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6112,P<0.01).结论:测定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INS和NPY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危重程度、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3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山莨菪碱治疗及其前后甲襞及球结膜微循环变化观察。结果:1.32例治疗组应用山莨菪碱治疗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P<0.05)。山莨菪碱治疗后,患者血流速度增快,动、静脉口径比例好转(P<0.01),使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收到好的效果。2.观察3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微循环异常率为73.49%。治疗后微循环改变率为83.6%(P<0.01),提示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存在脑微循环障碍,应用山莨菪碱治疗能改善微循环障碍。3.通过3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微循环观察,发现观察球结膜比观察甲襞微循环具有更多的信息、更直观,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估价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球结膜微循环与眼底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80例160只眼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及眼底改变。正常组40人,男16,女24,年龄自15至64岁,平均37.8岁。糖尿病组40人,男16,女24,年龄自27至70岁,平均54.3岁。球结膜微循环检查:在裂隙灯下观察记录双侧球结膜颞侧,先放大16倍观察血管分布和大致的形态变化,细动静脉比例,再放大32  相似文献   

18.
<正> 球结膜是临床上在体表部位中能观察到微循环全部流程的唯一部位。采用田牛氏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我们于1991年9月~10月间观察了70名老年长跑队员球结膜微循环。并以77名非长跑运动健康老年人对照,旨在探索坚持长跑运动对老年人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老年长跑运动组(70名)。均系杭州市西湖长跑队队员,每日跑程4000~6000米,年龄60~82岁,男性42名,女性28名,依跑龄不同分以下三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球结膜微循环检查方法,对21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与对照组(25例健康人),按疾病不同分期及不同治疗进行了球结膜微循环、眼底、肾功等观察和比较。其中氮质血症期5例,尿毒症期9例;进行药物治疗11例,透析治疗3例,肾移植7例。年龄15—64岁,男13例,女8例。结果见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球结膜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外周微循环状态。方法用 WZD 多部位微循环显微镜观察 100例高血压患者和 60例健康人的甲襞微循环及球结膜微循环状态、结果高血压病人的甲襞微循环及球结膜微循环的积分值比健康人高(P<0.05P<0.05),甲襞微循环的形态积分值及流态积分值山比健康人高(P<0.05,P<0.05)。其变化与中医肝气郁结、瘀血阻络的病理改变相似。结论高血压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外周微循环功能障碍,可以用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的方法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