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大量的研究已证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细胞的功能改变.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其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起主要作用. 故尔观测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 VCAM-1、 P-selectin表达和粘附作用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研究载体, 采用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观测Ox-LDL对内皮细胞(EC)粘附功能的影响,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ELISA二种方法观测Ox-LDL(100 μg/ml和200 μg/ml二种浓度)对EC上粘附分子ICAM-1、 VCAM-1和P-selectin表达的影响. 以计数法观测Ox-LDL对EC粘附功能的影响. 结果: 以ABC法测定ICAM-1的阳性表达率(%)如下: 100 μg/ml为60.8±11.5, 200 μg/ml为67.2±7.6, TNF-α(250 U/ml)为88.2±11.5, 未加任何刺激剂的对照组为37.9±5.6. 结果表明: 以Ox-LDL处理的HUVEC ICAM-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以ELISA法测定的结果(以OD值表示)是100 μg/ml为1.424±0.361, 200 μg/ml为1.612±0.402, TNF-α为1.965±0.420, 对照组为1.330±0.320, 此结果同样表明Ox-LDL显著增加HUVEC上ICAM-1的表达. 以上二种方法均未观测到Ox-LDL对HUVEC上VCAM-1和P-selectin表达的影响. 粘附实验的结果显示: 浓度为100 μg/ml的Ox-LDL能显著增强U937细胞与HUVEC的粘附率(%), 实验组为20.22±8.29, 对照组为6.19±4.09, 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 结论: 本研究测定结果表明Ox-LDL确有促EC活化, 增加其表面粘附分子表达, 增强EC与白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茶多酚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法,体外研究高转移性肺癌细胞(PG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粘附分子表达以及共多酚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茶多酚可明显抑制PG细胞表达CD44、CD54的表达。茶多酚对PG细胞与激活和静息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粘附分子CD44、CD54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茶多酚的抗粘附作用可能与其抗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锌指蛋白基因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单核细胞粘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单核细胞粘附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阶段,研究锌指蛋白A20基因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单核细胞粘附中的作用。方法脂质体DOTAP转染pEGFPEHA20-N1于原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经G418筛选,A20表达经免疫荧光鉴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微管吸吮系统分别检测转染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单核细胞粘附情况及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表达。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显著提高单核细胞粘附力及内皮细胞VCAM-1表达,A20基因能显著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单核细胞粘附及内皮细胞VCAM-1表达。结论A20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檗碱对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通过研究小檗碱对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的影响,探讨小檗碱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檗碱处理人淋巴细胞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用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对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用细胞ELIS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研究对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小檗碱能抑制静息的及IL-1,TNF激活的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间的粘附,其主要分子机制为下调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多糖对嗜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对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黄芪多糖或黄芪多糖加IL-1TNF处理人嗜中性粒细胞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用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药物对嗜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用细胞ELISA法、APA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研究药物对HUVEC表面ICAM-1及嗜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芪多糖(40μgmL-1mgmL)作用于HUVEC,能促进HUVEC与嗜中性粒细胞粘附,并与IL-…  相似文献   

6.
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中各种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可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体内,血流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为了阐明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流体切应力(2.23~6.08dyne/cm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TA1分子在活化人内皮细胞的表达、调变及其所参与的粘附功能。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PTA1在内皮细胞的表达和分布 ;用RT PCR方法检测内皮细胞中PTA1mRNA的表达 ;用Na251CrO4 标记静止和TPA活化Jurkat细胞 ,采用4h粘附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内皮细胞和Jurkat细胞间的粘附以及PTA1/Ig融合蛋白的粘附阻断作用。结果①静止内皮细胞表达很弱的PTA1分子 ,TNF α、LPS可显著上调PTA1在内皮细胞的表达 ,TNF α刺激8h、LPS刺激2d后PTA1分子在内皮细胞的表达达到高峰。用RT PCR方法在TNF α刺激6h后的内皮细胞中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PTA1mRNA ,但静止内皮细胞中只能检测到极微弱的PTA1mRNA。②TNF α活化内皮细胞与Jurkat细胞的粘附作用明显高于静止内皮细胞与Jurkat细胞的粘附作用 ,TPA活化Jurkat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作用明显高于静止Jurkat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作用 ,且这两种粘附作用均可部分被PTA1/Ig 融合蛋白所阻断。结论TNF α和LPS刺激后的活化内皮细胞可表达较高水平的PTA1mRNA和PTA1蛋白 ,且此PTA1分子可直接参与活化内皮细胞和Jurkat细胞间的粘附 ,表明PTA1是内皮细胞上一种新的可诱导性粘附分子。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芎嗪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刘勇许彦钢(西安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西安710061)粘附分子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有关。我们曾报道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刺激培养脑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加,但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其致病因素多种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通过TNF α作用于内皮细胞 (EC)后 ,观察单核细胞对其粘附的变化 ,粘附分子表达以及对调控粘附分子基因的转录因子 (NFκB)变化 ,以探讨TNF α在AS发生早期细胞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γTNF α(5ng/ml)作用 4h后 ,用细胞计数法测U937细胞以EC粘附率 ,用ELISA法检测EC膜上粘附分子VCAM 1、ICAM 1、P selectin的表达 ,以及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测…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单核细胞募集是动脉粥样损伤形成的早期表现之一,相关的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在其中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PC)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膜上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E选择素(Endothelial-leukocyte adhesion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血脑屏障内皮细胞ICAM 1的表达对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液氮冷冻Wistar大鼠脑组织制成血管源性脑水肿模型 ,将脑组织制成冰冻切片 ,与大鼠T淋巴细胞悬液共温后 ,常规HE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求出T淋巴细胞与脑血管壁的特异性粘附率。结果发现事先未滴加抗ICAM 1单抗组 ,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粘附率 (均值 :6 2 % )较高 ,而事先滴加抗ICAM 1单抗组 ,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粘附率 (均值 :30 % )明显下降 (P <0 0 0 0 1) ,但并未被完全抑制 ,说明ICAM 1是介导T淋巴细胞粘附的重要的粘附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红素是雷公藤单体之一.本文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人肥大细胞系HMC-1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HMC-1细胞能自发地表达β1、β3型整合素和CD44,不表达β2型整合素,具有迅速粘附于鼠尾胶的能力,在粘附过程中细胞由圆形、椭圆形变成梭形、多极形.雷公藤红素与HMC-1细胞在粘附前或粘附后共育均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粘附和粘附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可下调粘附分子的表达.提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HMC-1细胞的粘附,这一作用与其抑制粘附分子表达和细胞形态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其致病因素多种,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而通过TNF-α作用于内皮细胞(EC)后, 观察单核细胞对其粘附的变化, 粘附分子表达以及对调控粘附分子基因的转录因子(NFκB)变化, 以探讨TNF-α在AS发生早期细胞行为中的作用. 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γTNF-α(5 ng/ml)作用4 h后, 用细胞计数法测U937细胞以EC粘附率, 用ELISA法检测EC膜上粘附分子VCAM-1、 ICAM-1、 P-selectin的表达, 以及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测定NFκB核转位百分率. 结果: U937细胞对γTNF-α作用的EC粘附明显增高, 其粘附率为41.30%±1.16%(n=7), 对照组为4.50±1.01%(n=7)(P<0.001), γTNF-α能明显上调EC膜上VCAM-1, ICAM-1及P-selectin表达, 并能明显增加NFκB的核转位其阳性细胞为99.42%±0.84%而对照组为28.93%±14.06%(P<0.001), 当采用银杏提取液事先处理EC而后再用γTNF-α作用, 能抑制U937对EC的粘附百分率, 且有量效依赖关系. 结论: γTNF-α明显促进NFκB核转位, 增强了对粘附分子基因调控, 明显增加EC膜上粘附分子表达粘附分子是细胞粘附分子基础, 增加了单核细胞等对EC粘附, 这为单核细胞迁移到内膜下成为巨噬泡沫细胞提供了前提, 而银杏提取液有明显抑制单核细胞对TNF-α处理的EC粘附作用, 为AS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LR4)激动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调节和对单核细胞与HUVECs粘附率的影响,以及LOX-1在内皮细胞粘附功能中的作用,并观察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RT-PCR方法检测TLR4、LOX-1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LOX-1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法计算单核细胞与HUVECs粘附率。结果:脂多糖(1 mg/L) 孵育24 h上调HUVECs TLR4、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单核细胞与HUVECs粘附率,抗LOX-1抗体部分抑制LPS介导的单核细胞与HUVECs粘附率的增加,阿托伐他汀(10 μmol/L)抑制脂多糖介导的上述效应。结论:TLR4激动上调LOX-1表达及增加内皮细胞粘附功能,LOX-1在LPS介导的单核内皮细胞粘附功能中起部分作用,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TLR4表达及TLR4 介导的LOX-1表达而发挥其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脂质及细胞骨架的改变及其对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LDL(0mg/L,50mg/L,100mg/L,150mg/L)孵育内皮细胞24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油红O检测细胞内脂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进行F-actin纤维荧光标记;流室系统检测生理剪切流场下(1.5Pa)内皮细胞的粘附。结果不同浓度LDL(50mg/L,100mg/L,150mg/L)均导致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增加,其结果分别为(80.3±1.5)μg/g,(115.5±2.2)μg/g和(160.6±3.2)μg/g,与对照组(61.3±1.6)μg/g相比P<0.05;油红O染色内皮细胞内脂质含量明显增加。荧光染色发现,对照组内皮细胞的F-actin纤维主要富集在相邻细胞膜的周边,细胞质中未见密集的F-actin纤维;随着LDL浓度的增加,内皮细胞内F-actin纤维形态和分布发生明显的改变,出现应力纤维;在高浓度LDL下,大部分细胞周边的F-actin纤维消失,胞质中出现密集的应力纤维。在生理剪切流场下,高浓度LDL降低内皮细胞的粘附与保留,150mg/L组内皮细胞的粘附与保留仅50%±10%,对照组为93%±5%。结论LDL增加内皮细胞中脂质含量,损伤细胞骨架,降低内皮细胞的顺应性,降低内皮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 1、VCAM 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质 (MCP 1)表达的影响以及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以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 ,作观测对象 ,采用平行板流动腔产生一定大小的切应力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测经 0 .72Pa作用不同时间 (30min、5h)后 ,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采用ELISA方法测定灌流液中MCP 1蛋白浓度 ,反映内皮细胞表达MCP 1的变化。结果 :粘附分子测定的结果如下 :切应力作用 30min后 ,ICAM 1的阳性表达率 (% )为 5 6 .3± 10 .2 ,作用 5h后为 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轻度修饰LDL(MM-LDL)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人类单核细胞系U937粘附功能及其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计数法观察经MM-LDL作用的HUVEC与U937细胞的粘附率;用ELISA方法检测MM-LDL作用后HUVEC膜表面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结果:MM-LDL(75mg/L)作用HUVEC4h后,其对U937细胞粘附率明显增加(P<0.01),HUVEC膜表面未见VCAM-1,ICAM-1,P-selectin表达上调,作为阳性对照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rTNFα)5.0μg/L可显著诱导以上3种粘附分子表达。延长MM-LDL与HUVEC作用时间至18h可诱导产生P-selectin表达,对VCAM-1表达无影响。结论:MM-LDL诱导的HUVEC与U937粘附不是通过ICAM-1、VCAM-1介导的,P-selectin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间粘附分子在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和内皮细胞与血液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结果证实,TNF-α,IL-1和IFN可使SHR和WKY脑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和单核细胞粘附增加,两组动物细胞相比,SHR内皮细胞ICAM-1表达及粘附率增加较多,提示SHR脑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对细胞因子的敏感性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 V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质(MCP-1)表达的影响以及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 以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 作观测对象, 采用平行板流动腔产生一定大小的切应力,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测经0.72 Pa作用不同时间(30 min、 5 h)后, 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采用ELISA方法测定灌流液中MCP-1蛋白浓度, 反映内皮细胞表达MCP-1的变化. 结果: 粘附分子测定的结果如下: 切应力作用30 min后, ICAM-1的阳性表达率(%)为56.3±10.2, 作用5 h后为58.6±6.8, 而对照组(静态)为44.7±11.6, 此结果表明切应力能引起HUVEC上ICAM-1表达显著增加. 未见其对VCAM-1表达的影响. MCP-1蛋白浓度测量的结果是: 切应力作用30 min后, 灌流液中MCP-1浓度为76.6±26.1 pg/ml, 作用5 h后为323.4±106.7 pg/ml, 作用12 h后为1 152.7±377.5 pg/ml, 对照组为186.0±74.8 pg/ml, 以上结果表明0.72 Pa切应力作用可引起MCP-1表达时间依赖性增加. 结论: ICAM-1是介导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粘附分子, 本研究结果显示: 切应力可引起HUVEC上ICAM-1表达增加, 有促进白细胞粘附的作用. MCP-1是特异性作用于单核细胞(MC)的强趋化蛋白, 对MC在内皮下聚集起启动和放大作用, 故在AS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0.72 Pa切应力可引起HUVEC表达MCP-1呈时间依赖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 (AS)早期病变易发生于动脉分叉及动脉弯曲处 ,推测与血液流动方式有关 :此处血流呈低切应力摆动方式 ,血管其它部位的血流呈稳层流方式。单核细胞粘附于血管内膜 ,进而穿过内膜迁移到内膜下成为巨噬泡沫细胞 ,这是AS的病理基础的早期细胞行为 ,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是细胞粘附的分子基础。VCAM 1是参与内皮和单核粘附的主要粘附分子之一 ,了解不同血流方式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粘附分子VCAM 1表达的影响 ,有助于AS发生机制的阐明。方法 :接种的第二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玻片置于平板流动腔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