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新的指标———最大ST/HR斜率及传统ST段压低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冠心病组28例及对照组24例采用Bruce方案,进行次级量分级运动试验,测量最大ST/HR斜率。结果最大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2.8%,特异性为91.7%;传统ST段压低标准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和66.7%,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最大ST/HR斜率指标显著提高了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2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临床有明显冠心病指征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其最大ST/HR斜率.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最大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80.8%,准确性为76.2%;运动峰值心率<预计最大心率之85%组最大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2.8%,特异性为86.7%,准确性为89.7%,高于运动峰值心率≥预计最大心率之85%组.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对低运动水平的患者,对减少运动试验诊断的漏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6.
运动心电图试验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亚萍  唐晓明 《河北医学》2005,11(6):512-515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试验中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4例患者根据冠状运动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观察在运动心电图试验时最大ST/HR斜率值及ST·215·段压低值。结果: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91.43%)和特异性(89.47%)均优于普通运动心电图试验(分别为82.86%、63.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最大ST/HR斜率法对单支冠脉病变血管的检出敏感性高于ST段压低法(分别为80.95%、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对双支及三支冠脉病变血管的检出敏感性二者相同(均为100%)。结论:最大ST/HR斜率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ST段压低法,并对预示冠状血管病变数目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龄与ST/HR斜率的相关性。方法:对运动试验中ST/HR斜率≥2.4的74例病人(年龄在30岁~60岁之间)进行年龄与ST/HR斜率的相关性分析(斜率的计算由计算机中斜率自动分析软件执行)。结果: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为0.46,P<0.01。结论:年龄与ST/HR斜率呈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平板运动试验中最大ST/HR斜率与ST段压低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患者 5 0例与正常人 5 0例对照 ,研究最大ST/HR斜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最大ST/HR斜率 (4 .0± 0 .79μV/bp·min)显著高于对照组 (1.10± 0 .34μV/bp·min) (P<0 .0 1) ,2支以上病变组的最大ST/HR斜率 (6 .2 4± 1.0 7μV/bp·min)显著高于 1支病变组 (2 .10± 0 .5 6 μV/bp·min) (P <0 .0 1)。最大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 92 %和 94 % ,准确性为 96 % ,显著高于ST段压低法 (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74 %、72 %和 89% ,均P <0 .0 5 )。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中最大ST/HR斜率法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且对冠脉病变支数有一定的定量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ST/HR斜率是近年提出的诊断冠心病的一项新指标。本文总结96例亚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其中冠心病心绞痛组50例,正常对照组46例,结果冠心病心绞痛组阳性40例,阴性10例,正常对照组阳性3例,阴性43例。ST/HR斜率分别为418±277,043±073。ST/HR斜率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80%,特异性93%。两组间阳性率及斜率值均有非常显著差别(P<005)。ST/HR斜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似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动态心电图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ET 各参数。方法 245 例TET 阳性患 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 组,收集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 料及TET 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和非CHD 组比较,CHD 组男性、年龄增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CHD 家族史、基础收缩压、峰值心率、运动最大心率与预计最大心率比值(rHR)、心率储备使用率(HRR)、 微伏级T 波电交替(MTWA)及ST/HR 指数均是CHD 的危险因素(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 性、糖尿病、CHD 家族史、HRR 及MTWA 是CHD 的危险因素;ROC 曲线下面积分析:MTWA(AUC : 0.578,P =0.038)和ST/HR 指数(AUC :0.669,P =0.034)是较好的预测指标。结论 男性、糖尿病、CHD 家族史、HRR 及MTWA 是CHD 的危险因素;MTWA 及ST/HR 指数可提高TET 诊断CHD 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 5 2例经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ngestiveheartdisease ,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amgiogrophy ,CAG)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olordopplerflowimagining ,CDFI)检查结果 ,评价CDF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5 2例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同期行CAG和CDFI检查 ,以CAG为标准 ,对比分析CDFI的诊断价值。结果 :CAG与CDFI对同一组病人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6.9%和 86.5 % ,χ2 =1.60 1,P =0 .2 0 5 ,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种方法对同一病人进行差别性检验 ,χ2 =1.2 3 ,P >0 .0 5 ,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两种方法对具体血管判断的构成比 χ2 ( pearson) =0 .63 9,P >0 .0 5 ,构成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随着病变血管的支数增加 ,两种方法的结果越一致。结论 :经统计学分析 ,证明CDFI对诊断冠心病的效果与CAG基本一致 ,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14.
将52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分成无明显病变、轻度狭窄、1支显著狭窄和双支以上显著狭窄4组,分别测量平板运动试验中各组的ST/HR最大斜率,发现各组的斜率值互不重叠,差异超过斜率测定的容许限,认为测量ST/HR最大斜率可以预测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不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对1997~2001年间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49例住院患者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男性及高LDL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组(P=0.000 1~0.016);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组中年龄高低、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程、吸烟量、血Glu、SBP、TC、LDL和ApoA1的均值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t=2.423~7.816,P=0.000 1~0.016);高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程、吸烟量、血Glu、TC与病变冠脉积分、冠脉病变积分及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性(r=0.093~0.29,P=0.000 1~0.02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P=0.000 1)、高血压病程(P=0.007)、吸烟量(P=0.000 1)、高LDL(P=0.003)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根据骨质疏松筛查冠心病高危人群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7 年1 月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明确为冠心病的3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骨密度测量结果并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n =102)与非骨质疏松组(n =198),同时分析骨质疏松与反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质疏松组患者冠脉单支病变比例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且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 <0.5);骨质疏松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轻度钙化比例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且冠脉中度钙化、重度钙化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 <0.05);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均呈正相关(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骨质疏松是冠心病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独立相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与冠心病(CHD)的相关关系及钙化对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3例CHD患者(CHD组)和158例非CHD患者(非CHD组)做冠状动脉造影并详细记录相关临床指标,对两组患者的CAC、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年龄和脂蛋白a(LPa)与CAC呈正相关。CHD组有226例(52.19%)检出钙化,CAC多见于左前降支近段(172段)、左前降支中段(77段)、左回旋支近段(46段)。非CHD组有32例(20.25%)检出钙化,CAC多见于左前降支近段(20段)、左前降支中段(10段)。CHD组与非CHD组钙化范围不同(P〈0.01),程度不同(P〈0.01)。结论:CAC的危险因素为年龄、LPa,CAC与CHD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相同。CHD患者较正常人有更高的CAC检出率。CAC与冠状动脉狭窄在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