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淑彩 《中国校医》2004,18(5):443-443
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以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作对比,对高血压与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的关系进行分析,为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是生活习惯不健康造成的,就目前来看应该如何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呢? 专家介绍,湖南等地崇尚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这为不少人患上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埋下"炸弹".专家提醒,科学健康合理的饮食是防控慢性疾病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翟宏丽  高强  王丽  于英华 《中国校医》2003,17(4):335-336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病情况 ,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将 1999年与 2 0 0 1年民航学院教职工体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 0 0 1年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2 0 0 1年≤ 4 5岁年龄组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高于 1999年 ,而各年龄组高血脂检出率均高于 1999年 ;3种疾病检出率教师、干部组高于工人组。 结论 在普遍防治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过程中 ,应密切注意中青年和教师、干部群体的防治 ,同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作为“三高”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高血脂、高血压及高血糖是发病影响因素与发病机制密切关联的一组慢性疾病.为探讨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发病及其相关联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的统一方案,于2002年对湖北省部分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不同职业人员体检结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不同职业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患病情况,探讨上述疾病的发生与职业的关系.方法 对三种不同职业共9 648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机关单位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人群(P<0.01);事业单位人群中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超重、肥胖发病率高于企业单位组人群(P<0.01).结论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发病率与职业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企业行政人群健康状况,以便开展多种疾病的预防工作.方法 根据健康检查结果对行政人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5项指标分不同海拔组进行分析.结果 1024名健康检查者中,高血脂患病率为25.3%,高血糖患病率8.3%,高血压13.7%,心电图异常率11.4%,肝功能异常11.2%.各异常指标男性均高于女性,年龄>40岁均高于年龄≤40岁,不同海拔人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5项指标高海拔均高于低海拔地区,且两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海拔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重视预防此类疾病.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是生活习惯不健康造成的,就目前来看应该如何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呢?专家介绍,湖南等地崇尚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这为不少人患上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埋下"炸弹"。专家提醒,科学健康合理的饮食是防控慢性疾病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32岁时查出高血压,至今已有40多年.我一身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我都有,还得过胃病、风湿、神经衰弱等. 自有高血压症状起,我就下定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决心.我的办法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相似文献   

9.
苏州大学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病状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1995年与1998年苏州大学1668名教职工体检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作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脂 高血糖检出率1998年高于1995年,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高血压,但高血脂,高血糖在小于等于45岁组也有增长。三种疾病患病率教师,干部高于工人。结论 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指导他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刚 《长寿》2010,(3):34-3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养生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人们平时观念中,食荤易患心脑血管等疾病,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疾病诱发的罪魁祸首。所以,现代人谈荤色变。其实,  相似文献   

11.
Blood volume has two components: red cell volume, which can be measured with reasonable precision, and plasma volume, which is more difficult to measure accurately. Measurement of blood loss is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and topical issues concerning blood replacement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2.
根据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浓度的不同,将职业性铅接触工人分为高接触组和低接触组,并对血压、血脂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高接触组收缩压高于低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和脉压差的升高程度高于低接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接触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低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blood bank blood is usually screened for dangerous pathogens, the presence of toxic metals in blood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Population blood lead levels have been decl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occasional high outliers in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can be found--even when mean levels of blood lead are low. We sampled 999 consecutive blood bank bags from the King/Drew Medical Center, used between December 1999 and February 2000. The geometric mean blood lead level was 1.0 microg/dl (0.048 micromol/l), but 0.5% of the samples had lead levels that exceeded 10 microg/dl, and 2 samples had lead levels that exceeded 30 microg/dl. The 2 samples with the highest lead levels could have presented an additional risk to infants if they were used for blood replacement. Therefore, even in countries with generally low population blood lead levels, blood bank blood should be screened for lead concentration prior to use with infants.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单侧单瓶、单侧双瓶、双侧双瓶采血方式的血培养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采用单侧单瓶(需氧瓶)、成人双侧双瓶(两套需氧+厌氧)、婴幼儿患者单侧双瓶(需氧+厌氧)采血结果,进行血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及污染菌的鉴别.结果 成人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单侧单瓶8.8%、双侧双瓶1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单侧单瓶4.5%、单侧双瓶5.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单瓶共检出病原菌45株,20株为可疑污染菌,占44.4%;双侧双瓶检出病原菌68株,24株为可疑污染菌,其中12株从多份培养瓶中检出,确定为病原菌,其余12株仅从单份培养瓶中检出,判断为污染菌;单侧双瓶检出病原菌62株,36株为可疑污染菌,其中20株仅从1瓶中检出,判断为污染菌.结论 成人患者血培养双侧双瓶与单侧单瓶采集相比,有明显优势;婴幼儿血培养单侧双瓶与单侧单瓶采集相比,对可疑污染菌的鉴别有一定优势,但阳性率提高并不明显,鉴于婴幼儿厌氧菌血流感染比较罕见,建议改单侧双瓶(需氧+厌氧)为双侧单瓶(需氧+需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分析腰围水平对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2010年江苏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调查数据,根据四分位数将腰围分为4个水平,分析不同腰围水平的血压、血糖、血脂分布情况及相应慢性病的患病情况,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腰围水平的慢性病患病风险。结果 SBP、DBP、FBG、TC、HDL-C、LDL-C、TG的水平均随腰围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粗患病率也均随腰围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腰围是上述指标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危险比(OR)随腰围水平的升高而持续增大。结论腰围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倡导在健康体重前提下保持尽可能低的腰围水平,有助于控制慢病流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