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万托林与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对30例急诊行气管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儿童随机分组,治疗组术前30 min给予万托林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同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对照组未予特殊干预。观察患儿在术前、术毕、脱氧和清醒等各时间点听诊的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手术时间、脱氧时间、喉及气道痉挛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和脱氧时间少于对照组,喉及气道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万托林与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加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围手术期的应用可以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明显缓解异物取出过程导致的支气管痉挛。  相似文献   

2.
小儿呼吸道异物12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治疗方案,以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分析1276例小儿呼吸道异物患者的麻醉、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镜异物摘取术1275例,单纯喉气管插管未手术1例,并分析3例死亡原因。结果:静脉复合麻醉下支气管镜异物摘取术1197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1196例;吸人性乙醚麻醉下支气管镜异物摘取术78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65例,2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12例。气管切开3例。术后并发喉水肿12例,其中乙醚麻醉者11例,静脉复合麻醉者1例。静脉复合麻醉者最长手术时间达45min,进镜5次,未发生喉水肿;吸入性乙醚麻醉者允许手术时间5-10min,进镜次数最多3次,否则喉水肿严重。窒息死亡3例,死亡率为0.24%。结论:静脉复合麻醉配合咽喉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是支气管镜异物摘取术理想的麻醉方法,豆类异物或伴肺不张者危险大,年龄越小危险越大,应高度重视,对有些病例气管切开仍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防止发生喉、气管、支气管痉挛的麻醉方法.方法先用氯胺酮与γ-羟基丁酸钠行全身麻醉后,再用1%丁卡因喉头喷雾表面麻醉局部黏膜.结果治疗患儿653例,效果满意.结论静脉复合加丁卡因局部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是较为安全适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时,采用高氧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法或丁卡因咽喉部喷雾法,何者更有利于抑制气道反射。方法 将拟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两组均采用静脉诱导麻醉,A组以利多卡因高氧雾化吸入,B组以丁卡因咽喉喷雾为气道表面麻醉,观察术中患儿MAP、HP、SPO2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中两组的MAP、HP、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屏气、呛咳、气道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高氧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可将表面麻醉剂吸入咽喉、气管、支气管,避免器械刺激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能更有效地抑制气道反射,使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  相似文献   

5.
气管支气管异物13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的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其误诊、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136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1334例,无麻下经支气管镜20例,经气管切开6例,开胸8例。结果静脉复合麻醉及无麻下呼吸道异物取出1365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1345例,2次6例;术后并发喉水肿25例,窒息死亡3例,死亡率0.21%。 结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静脉复合麻醉配合咽喉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尽量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但有些行气管切开及开胸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20 0 4 0 80 1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 /韩慧…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3,12 (17) 1887~ 1888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 :采用氯胺酮、羟丁酸钠复合浅全麻配合气管支气管黏膜表面麻醉 ,对 6 0例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患儿进行麻醉。结果 :术中患儿心率明显减慢 ,血压降低 ,呼吸频率减慢且幅度加深者为I级有39例 ,占 6 5 % ;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者为Ⅱ级有 18例 ,占 30 % ;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达 4 0次 /min以上 ,血压增高 ,呼吸急促者为Ⅲ级有 3例 ,占 5 %。结论 :氯胺酮、羟丁酸钠复合浅全麻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应用潜窥镜与普通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不同效果,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分析20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诊断、麻醉、手术方法和疗效;对潜窥镜视频监视下与普通支气管镜取异物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采用潜窥镜异物取出术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普通支气管镜行二次手术10例,术中出现喉痉挛8例、支气管痉挛12例,术后出现纵隔气肿1例、气胸2例、皮下气肿4例、心衰2例,行气管切开5例,无异物变位性窒息,气管、支气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潜窥镜下气道异物取出术具有明视、放大等特点,避免了普通支气管镜的盲目性,提高了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后ICU监护及综合处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全麻下取出术后低氧血症的原因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 6 4例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后的病人进行连续血氧饱和度 (Sp O2 )、脉搏及呼吸监测 ,就吸氧不同时间内比较 Sp O2 、脉搏和呼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6 4例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后 Sp O2 监测发现 5 9.38% (38/6 4 )患儿存在不同程度低血氧症 ,除手术和麻醉因素外 ,常因舌后坠、气管分泌物增多和气管粘膜充血、水肿造成呼吸道阻塞所致。结论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后 ICU监护发现 ,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根据不同原因 ,采取相应处理 ,避免因缺氧造成的中枢损害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儿童呼吸道特殊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儿童呼吸道异物的临床资料,5例(3.14%)经气管切开术取出,其中2例为特殊类型异物。结果 159例儿童呼吸道异物中156例(占98.1%)经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1例使用特殊类型导管取出,2例死亡。5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取异物(0.63%),2例为特殊异物。结论当呼吸道异物阻塞较为严重或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难以取出的特殊异物时,气管切开术可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并有助于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危重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硬质气管镜检查术中适宜的气道管理及麻醉方案。 方法 选取134例危重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加压给氧,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3 mg/kg,地塞米松0.4~0.5 mg/kg。呼吸窘迫不明显的119例患儿采用不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方式,已出现呼吸窘迫的13例患儿采取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方式;呼吸窘迫严重导致紫绀、意识不清的2例患儿由耳鼻喉科医师紧急置入硬质气管镜。术中根据血氧情况间断给予高频喷射呼吸机喷射给氧,高频通气频率60~80次/min,吸呼比1∶1.5,驱动压不超过60 kPa。术毕观察患儿呼吸及神志恢复情况,待自主呼吸恢复,刺激有反应后转回耳鼻喉科术后监护室或儿科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结果 134例危重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无严重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情况,无因屏气呛咳被迫退镜情况发生,无麻醉意外发生。1例患儿术前缺氧时间过长,术后8 h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儿术后缺氧改善,自主呼吸平稳,经治疗3~8 d后痊愈出院。 结论 硬质气管镜检查术中麻醉医师需根据呼吸困难程度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案,保证充分氧供,避免胃内容物误吸、气道痉挛,协助耳鼻喉医师尽快解除气道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